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1929年美国的最高税率是29%,1935年则提高到79%,整个社会私人投资被压制,以至于1938年出现了一次经济缓慢恢复中的回冷,史称“罗斯福萧条”。这表明
A.新政从根本上损害了资本家利益,不利发展B.新政提高关税,保护国内市场
C.新政时期政府开支过大,导致经济滞胀D.新政抑制私人投资,作用有限
2019-10-2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桂山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20世纪30年代初,据对美国匹兹堡白领阶层和专业人员的调查显示,大多数家庭白天娱乐活动明显增多:打乒乓球、拼板子、下跳棋、客厅游戏、打桥牌,尤其突出的是听广播。这些现象
A.说明当时美国民众生活悠闲
B.表明新政已使美国重新繁荣
C.反映出美国家庭观念的重塑
D.折射出美国失业现象的普遍
2019-04-29更新 | 780次组卷 | 25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20世纪30年代,美国漫画界开始塑造强大、不可战胜的英雄形象,如人猿泰山、大力水手、超人、蝙蝠侠等,他们匡扶正义,扫除世上的罪恶,为人间带来希望。这类英雄漫画广受欢迎。材料反映出当时
A.社会大众存在逃避现实的倾向
B.美国持续推行霸权主义
C.经济繁荣刺激精神享受的需求
D.科技发展引发科幻热潮
2019-03-15更新 | 883次组卷 | 25卷引用:【市级联考】福建省厦门市2019届高三毕业班3月第一次质量检查历史试题
4 . 以下内容摘自某论著的目录:“议会之母”“驴象之争”“一票共和”“国家干预”“迥异于东方的法律制度”。据此判断该论著的名称可能是
A.《东西方政治制度比较研究》
B.《近代西方政治制度透视》
C.《西方国家政治制度论析》
D.《现代西方经济制度考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政时期,罗斯福的举措在美国国内引发尖锐的认知冲突,现列举如下:

材料二 中国不同时期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

“历史”一词有双重内涵,一是常识意义上过去真实发生的事情,即客观史实;二是对这些事情的记载、考订、叙述,即历史解释。请根据上述材料,围绕“客观史实与历史解释的关系”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简要的论述(要求观点简明,论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8-10-09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34年美国国会通过《互惠贸易法案》,规定:由行政部门实施关税减让谈判并与国外政府签署相关协议;以1930年关税法案规定的关税(美国历史上最高关税税率)为标准,总统有最高不超过50%的税率减让和让外国商品维持免税进入美国市场待遇的权利;实行无条件最惠国原则。根据这一法案
A.国会丧失贸易立法的权力
B.关税壁垒被废除,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C.行政机构在对外贸易中的权力扩大
D.美国确立了国际贸易体系的核心地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政时期,罗斯福的举措在美国国内引发尖锐的认知冲突,现列举如下:

主要派别对新政的认识
保守派与大商业领袖对新政“大笔开支”、“敲诈富人计划”和“社会主义”不满,批评政府抛弃自由政策,某些批评者一提到罗斯福的名字都觉得反感。
激进的左派社会主义政党以及其他激进组织一度激烈抨击罗斯福改革不彻底,攻击财富仍然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他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
多数民众新政提高弱势群体地位,广大中下层民众对新政热情欢呼与讴歌,甚至把罗斯福视为“救星”。

材料二 中国不同时期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

时间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
1945年2月(新政)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扩大了人民购买力,度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代替了快要到来的反法西斯战争,创立了使美国成为全班民主国家大兵工厂的准备工作。
20世纪50-60年代(新政)是彻头彻尾为垄断资产阶级服务的东西,具有很强的法西斯性质,新政的改良措施对工人阶级的让步有很大的欺骗性,不利于革命,是历史的反动,起着阻碍历史进步的消极作用。
1990年(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

“历史”一词有双重内涵,一是常识意义上过去真实发生的事情,即客观史实;二是对这些事情的记载、考订、叙述,即历史解释。请根据上述材料,围绕“客观史实与历史解释的关系”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简要的论述。(要求观点简明,论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8-06-22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广东省中山市2018届高考考前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8 . 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二战”后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三者一致的表现在于
A.采取多种形式的国有化政策
B.集中全国财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
C.尽量避免国有化的形式而力图保持“自由企业制度”
D.利用国家政权力量对经济进行直接干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刘瑜在《罗斯福新政的另一面》中写道:“大萧条之前美国的失业率是3%左右,1931年是15.9%,到l939年仍停留在17.2%。……1943年,美国的失业现象基本消失。”出现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新政调整工业生产B.新政调节农业生产
C.政府兴办公共工程D.“二战”需求的刺激
10 . 美国人卡尔·德格勒曾指出,胡佛与罗斯福“都认为大企业需要控制,都相信企业与政府间的合作是实现这种控制的最佳途径”,“他们认为做某些事情来对付经济危机是政府的责任”……胡佛“是打破政府(对经济)漠不关心和软弱无力的习俗的第一人”。据此可知,卡尔·德格勒认为胡佛改革
A.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
B.以有限干预经济应对危机
C.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无法应对经济危机的冲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