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1 . 1932年,胡佛政府为拯救经济通过了紧急救济和建设法,其中包括为公共建设项目提供资金和成立重建金融公司等内容。重建金融公司的目的是向金融机构、铁路和农民提供政府担保的贷款。 这一机构在建立初期并未产生太大效应,但罗斯福保留了其设置,并将其大幅扩大为新政的一部分。这说明了
A.新政实质上是旧政的一种延续B.新设机构普遍具有一定软弱性
C.干预主义主导胡佛政府的决策D.自由经济政策在美国趋于中止
2 .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
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B.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C.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2021-01-11更新 | 528次组卷 | 28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按照贫困户的收入来源、财产状况、家庭劳动力等因素将其分为极贫、次贫等层级,给予不同的救济扶助。古代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还注重采用经济手段、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扶贫救助,如采用招商赈济、以工代赈等方式。政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如政府资助贫民春耕的种子。

——摘编自孙竞、张文《中国古代扶贫实践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政府一般对经济和社会生活持不干预态度,人们认为穷人应该对自己的贫困负责,政府没有义务为了帮助穷人改变市场竞争和淘汰法则。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人逐渐承认贫困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更多的是由社会原因造成的,政府应该介入社会福利事业。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的扶贫思路并说明其当代价值。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30年代前后美国政府对待贫困问题态度的变化。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贫困问题的认识。
2020-12-22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西校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从下面表格中选出3个关键词,并运用这三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评析。(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自由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罗斯福新政

斯大林模式

凯恩斯主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新自由主义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南方谈话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34年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劳工运动史上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年份,共发生罢工1856次,参加罢工的约有150万工人。1935年7月.罗斯福政府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明确规定劳工的权利,并成立新的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这表明
A.社会贫富差距大为缩小B.新政不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C.政府局部调整生产关系D.政府开始对经济实行干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1932年6月,美国东北各名牌大学的应届毕业生步21974名老学长的后尘,也在拼命找工作了。那时连在纽约百货公司开电梯也要有学士学位,而且对他们当中好些人说来,这已是最好的差使了。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
A.教育发达,人才过剩B.新政开展,以工代赈
C.经济萧条,失业严重D.产业更新,技术升级
7 . 商业贸易与经济发展

材料一   


材料二   1801—1850年英国外贸额增加了6倍,1850年英国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英国出口商品中工业消费品和工业生产资料占85%以上,伦敦成为国际贸易中心。英国占据了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两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向英国这个“世界工厂”“殖民帝国”提供原料和粮食的附庸地。

——摘编自余建华《世界市场和科技革命:经济腾飞的两个巨轮》

材料三   1932年的工业生产与1929年相比,美国下降了46%,德国下降了47%。国际贸易总价值减少65%以上。为摆脱危机,各国起初“各自求生”,采取“以邻为壑”的措施与政策。1931年11月英国颁布《紧急进口税条例》,对进口货物征税50%,美国国会也于1930年通过了历史上最高税率的关税法《霍利—斯穆特关税法》,实际平均税率达53.2%。国际贸易体系在各区域贸易集团圈和各国关税壁垒的作用下,处于割裂与封闭状态。

——摘编自金卫星(1929—1933年大萧条与伦敦世界经济会议》

材料四   



(1)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提取材料一图文材料中的历史信息,说明这一观点。
(2)依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上半期英国对外贸易的特点。
(3)依据材料三分析20世纪30年代国际贸易额大幅减少的原因。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趋势及其原因进行说明和解释。
2020-10-09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新政最常见的批评是指责它未能有效地复兴和发展美国经济。然而新政对美国经济发展和经济活动方式产生了多方面的长期影响。它都提高了工人、农民等新劳动群体的地位。它对西部、南部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它增加了联邦政府的管理功能,协助稳定了以前问题众多的股票市场、银行系统筝领域。它还制定了新的联邦财政方针,使政府在战后有效地推动和管理了经济的增长。新政还通过各种救济计划——特别是社会保障体系为联邦福利国家奠定了基础,彻底改变了政府不愿为穷人提供官方资助的传统态度。

——摘编自【美】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14921997)》

材料二   到1931年初,苏联接受外国技术援助的项目已达124项,其中大部分是由美、德提供的。1931年,苏联向外国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设备出口量的三分之一,而1932年则上升到二分之一左右。1932年,在苏联工作的外国技术人员约2万人。为了实现经济上的独立自主,苏联还必须培养出能够掌握先进技术和装备的本国专家。斯大林于1931年2月提出“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1935年提出“干部决定一切”的口号:要有精通并十分内行地运用这种技术的干部。苏联在利用西方先进技术装备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在指导思想上有很大的片面性,即把独立自主同加强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截然对立起来,在实践上也没有形成一种坚定的对外开放政策,引进外国先进技术装备不过是权宜之计。

——摘编自齐世荣等《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作家约翰·斯坦贝克在《愤怒的葡萄》(1939年)一书中描述了美国贫苦农民的处境:他们静静地站在那儿看着土豆漂走,听着尖叫的猪被杀死在河沟里,被埋上生石灰。在这些人的灵魂深处,愤怒的葡萄正在长成。该作家这一描述
A.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规律B.表明应理性看待美国政府政策
C.呼吁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D.说明了美国联邦制确立的历程
2020-10-05更新 | 3773次组卷 | 38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20世纪30年代,美国政府以睦邻政策取代了此前以武装干涉为中心的拉美政策,并于1934—1939年先后同11个拉美国家签订了互惠贸易协定。这一变化
A.标志着美洲经济一体化的实现B.阻碍了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
C.表明美国改变了殖民主义立场D.有利于扩大美国的商品市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