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马克思说:“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终原因始终是;群众贫穷和群众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立,资本主义生产却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这段论述表明(     
①经济危机的发生与群众的贫穷及其消费能力受到限制有关
②群众的消费能力是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
③资本积累与无限扩大生产也是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
④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能导致经济危机发生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2-07-2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滁州儒林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主要表现在建筑业与汽车工业上,战争又刺激了对外贸易发展,从而积累了大量的黄金,信贷业得到很大发展。然而,在这种繁荣局面下,纺织、造船和制革业的恢复有限,更重要的是农业恢复得极其缓慢。据此可知,当时美国
A.两极分化日益严重B.产业结构渐趋合理
C.经济发展潜藏危机D.粮食短缺难以缓解
3 . 1932年,美国前财政部长梅隆说:“我不相信我们有什么秘诀或灵符能补救我们今天所受的灾害,我不相信我们的社会制度在根本上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作家李普曼也认为:“在人类知识的现阶段,我们尚未具备理解这样一种大规模新型危机的条件。”由此可见,两人
A.否认资本主义制度存在弊端B.主张国家干预度过经济危机
C.认为过度繁荣导致经济危机D.强调国家减少干预经济生活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15年,英国政府为了保护土地贵族的利益,通过了《谷物法》,规定对谷物的进口价格实行限制或禁止,以保证谷物的价格水平,避免外国竞争。但随着工业资产阶级的不断壮大,反对《谷物法》、实现自由贸易就成为资产阶级反对土地贵族、争取更大权利的重要任务。伴随英国自由贸易取得一连串的胜利,1842年英国降低甚至取消了大量商品进出口税。 1846年,英国政府利用民众的不满情绪和顺应工业资本家降低劳动力成本的要求,1846年废除《谷物法》。由此,进一步巩固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形成的自由贸易体制,在不断高涨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中受到威胁。如美国19世纪以来,相继通过《莫里尔法》《麦金利法案》等,不断提高关税;后起的德 国、意大利、日本也采取高关税政策,甚至英国为改善收支差额和增加收入,也颁布保护国内关键行业的关税法案等。而面对1929年的大危机,各国更是纷纷采取提高关税和贸易管制政策,这对世界自由贸易体系产生了巨大冲击。伴随美德异军突起,英国依靠自由贸易的国际收支状况迅速恶化,到1932年,英国彻底放弃了自由贸易主义原则。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高德步、王钰著《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英国废除《谷物法》的原因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自由贸易体制最终瓦解的原因,并指出其瓦解的后果。
2021-12-1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冬季联赛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39年罗斯福建立了总统办事机构如总统办公厅,以及各种各样的总统辅助机构13个,同时将预算局、经济顾问委员会、国家安全委员会等置于总统的直接领导之下。这些做法(     
A.消除了经济危机的影响B.遏制了法西斯势力的膨胀
C.破坏了三权分立的原则D.便利了政府实施经济干预
2021-11-17更新 | 200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A10联盟2022届高三11月段考历史试题
6 . 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资本主义大危机时期的美国,一次是发生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材料二   《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限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全国工业复兴法》

材料三   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说明,苏俄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是什么?该政策失败后又采取了什么政策?材料中的“再后退”退到什么地步?
(2)依据材料二,归纳罗斯福新政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具体内容。结合材料二、三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3)20世纪20和30年代,苏俄和美国世界上两个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为恢复经济都进行了经济改革,对照两国经济改革的内容不难发现:“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说明了什么?
2021-11-17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天柱山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盛行,一百多年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罗斯福新政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干预。20世纪70年代,面对经济“滞胀”,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盛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又适当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B.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趋于保守
C.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根本上落后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
2021-10-16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1933年10月,罗斯福政府将黄金价格由每盎司29.80美元提高到31.36美元。1934年1月31日,罗斯福总统发表公告说,美元的价值已降到59.6美分,政府收购黄金的价格定为每盎司35美元。罗斯福政府这一政策
A.导致世界货币体系分裂B.增强了商品对外竞争力
C.加剧了美国工人的失业D.缓解了政府的财政赤字
9 . 下表是二战前美国、苏联、英国、德国四国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和四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统计表。其中①②③④分别对应的国家是
A.苏联、英国、美国、德国B.美国、苏联、英国、德国
C.美国、英国、德国、苏联D.苏联、美国、英国、德国
10 . 1933年,美国成立的农业调整局以1910—1914年的农产品价格水平作为农产品支持价格的标准,与农产品加工商签订销售协议,以维持农产品价格。1935年农产品价格比1933年提升了近70%。这一举措的根本目的是
A.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B.维持农产品价格稳定
C.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D.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
2021-09-24更新 | 300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