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胡佛曾将1932年美国总统大选定义为“两种政治哲学的竞争”,即个人主义与国家管制的竞争。罗斯福则把它看作是“两条道路之争”,一条是让富人更富,偶尔分羹给普通人;一条是如果让普通人富足,那么繁荣就会像酵母那样让所有阶层都蒸蒸日上。由此可知,两人的分歧包括
①对待富人的态度   ②政制变革的方式
③复兴经济的途径   ④社会救济的力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3-0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九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20世纪30年代,美国漫威和DC两大漫画公司成立。至40年代,两大公司创作了许多有着超级能力的英雄,如超人、美国队长等,他们匡扶正义、除暴安良,给人们带来希望。这一现象
A.体现了加强政府干预的共识B.反映了世界局势的动荡不安
C.反映出美国的世界霸主心态D.表明了现代电影技术的发展
2022-01-2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炉边谈话”是罗斯福通过广播的形式向美国民众进行政策解读。宣传乃至社会动员的演讲方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贯穿罗斯福新政适中的炉边谈话(部分节选)

时间谈话名称涉及主题阶段划分
1933年3月12日谈银行危机遏制经济衰退、挽救金融系统及农业系统、复兴工业等第一次“百日新政”及其强化时期;干预型政府职能模式探索期
1933年5月7日简述“新政”规划
1933年7月24日谈复兴目标与基础解决市场恶性竞争的萧条问题,赢得民众信任
1933年10月22日谈通货形势建立保持持续的政府控制力
1934年6月28日对第73届国会所取得成就的回顾从国会获取干涉市场的权力
1934年9月30日谈推进更多的自由与安全为政府干预行为进行袒护
1935年4月28日谈工程救济计划建立长久立法,遏制“二次衰退”,“以工代赈”,干预劳资关系,政府与司法机构博弈,影响立法,失业人口普查调动积极性,加大政府支出促进就业、提高工资、提升购买力第二次“百日新政”及其阻力克服时期;干预型政府职能模式形成期
1936年9月6日谈干旱形势
1937年3月9日谈司法机构的重组
1937年10月12日给国会特别会议的立法建议
1937年11月14日论失业人口普查
1938年4月14日论经济形势
1938年6月24日谈各党派的初选问题
1939年9月3日论欧洲战争

——摘编自李庚《罗斯福新政与美国干预塑政府职能模式的兴起——以炉边谈话为线索》


(1)编写一幕当时美国民众议论罗斯福新政炉边谈话的对话场景。(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炉边谈话的主要内容;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
(2)结合罗斯福炉边谈话名称及主题的变化,说明新政对美国经济、政治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4 . 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里说,“世界经济如不曾大崩溃,希特勒肯定不会出现。十之八九,也绝不会有罗斯福这号人物”。恩格斯在致瓦·博尔吉乌斯的信中说:“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本身的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他的角色就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这两则观点都
A.反对脱离经济发展水平讨论政治权力的转移B.认为经济危机导致独裁者上台
C.高度赞扬历史人物对历史进程产生的影响D.认识到社会环境影响历史人物
2021-10-14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世纪30年代,美国进行了“罗斯福新政”,德意日等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苏联形成了“斯大林模式”。其共同的根源在于
A.资本主义私有制度的全面危机B.生产的社会化程度的大大加强
C.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D.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全面挑战
6 . 某学者评论道:在500余年的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扮演了一个开拓者和革命者的角色。该学者评论的依据是,罗斯福(   )
A.放弃了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B.否定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度
C.消除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D.改变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的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列宁选集》

材料二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在(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是指什么。列宁的初衷与现实发生矛盾的根源是什么?
(2)材料二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为什么说它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
(3)材料三中“市场经济”出现的问题集中表现于哪--历史事件?材料中的“他"所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与以往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2021-05-22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挽救了罗斯福和他的新政,战争刺激了国内的生产,从而结束了大萧条的噩梦。据此可知,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导致大萧条的重要因素是
A.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B.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
C.生产力的发展滞后于社会需求D.国际贸易秩序的混乱
2021-05-07更新 | 421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早在20世纪初,美国人在观看体育比赛、杂技表演或者去游乐场时,都会随手捧上爆米花,但是崇尚高雅的电影院并不允许携带进场。到30年代后期,几乎每家电影院都开始售卖爆米花,看电影吃爆米花逐渐风靡全球。爆米花的流行反映了
A.美国玉米产量高成本低廉B.电气工业技术的进步
C.电影的大众化商业化趋势D.美国已走出经济困境
2021-04-12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作为一种经济制度和生产方式兴起以来,贵本主义的演进就是繁荣与萧条、衰退与扩张不断循环往复的历史。起初,经济危机还主要是各国的国内现象,而随着世界经济越来越-体化,一国(特别是大国)发生的经济动荡往往对整个世界经济体系产生影响,20世纪以来的经济危机具有明显的世界性。而世界性经济危机则会带来重大的世界性政治后果:在相关国家内部引发社会与政治危机,改变其内外政策,并因此影响国际政治;打击自由民主资本主义模式的声望和吸引力。刺激新的替代性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的出现;改变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重塑地缘政治与国际关系格局;冲击既有国际规范,甚至导致国际秩序的根本性变革。

——摘编自王立新《资本主义经济周期与世界政治的百年轮回》


阅读材料,围绕“经济危机与世界政治”自拟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1-04-06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