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9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7-1938年,农业国对工业国的关税,匈牙利由31.8%增至42.6%,保加利亚由75%增至90%,西班牙由62.7%增至75.5%;工业国对农业国的关税,德国由27%增至82.5%,法国由19.1%增至53%,意大利由24%增至66%。美国脱离金本位制,英镑贬值30%。这对于用黄金、美元和其他未贬值货币计算的进口品和出口品的世界价格都施加了下跌的压力……美国的贬值措施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日元在英镑跌价后,立即贬值。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罗斯福上台时,美国金融系统已几乎完全瘫痪。1933年3月6日,罗斯福援引“对敌通商法”,宣布银行休假四天,开禁止支付和出口黄金。3月9日,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该法案授权复兴金融公司(1932年美国政府创办的金融机构)购买银行偏好的股票,允许联邦储备银行借款给非联储成员银行的州属银行。6月,《1933年银行法》签署,它加强了联邦储备局对其成员的监控力度;授权给联邦储备委员会,使其能够为成员银行制订最高利率。1934 年,又通过《证券交易所法》,明确了政府对交易所的管制,防止弄虚作假。

——摘编自李世安《大萧条时期的美国金融改革及影响》

材料三:1943年-1944年,英美经过多次讨论谈判,商定了充满妥协的方案(布雷顿森林体系)。第一,在汇率上兼顾了稳定性与灵活性。……第二,在帮助会员调节国际收支平衡上,英国向美国让步,英国和美国都认为,当某个国家因为临时性的投机干扰,或周期性和短期性的经济失衡造成国际收支不平衡时,为了整个系统的稳定,应该给予这个国家必要的帮助。第三,双方同意取消贸易和外汇管制。……为预防资本流动对一国收支的扰乱,在某种情况下,特别是当一种货币被确定为稀缺货币时,成员国可以对这种货币实行差别性的外汇管制。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上出现的现象。
(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金融改革的内容。
(3)根据材料三,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
2 . 罗斯福新政是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阅读材料:

材料一   1500多万美国人——占全部劳动大军的1/4强——绝望地从一家工厂的大门踯躅到另一家工厂的大门,去寻求已不复存在的工作……惊恐的储户包围着银行,徒劳地试图在银行关闭或破产前提取一生的储蓄……衣阿华州的农场主把卖不出去的牛奶倾倒在公路上,把玉米和小麦当燃料烧掉。

——解力夫《二次大战三巨头(二)身残志坚——罗斯福》

材料二   《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要通过发展产业组织,促进各同业团体之间的合作行动,以提供普通福利;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下,引导和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惯例;要使各产业的现有的生产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要取消不适当的生产限制(暂时有需要的除外)。

——王春良编《世界现代史文献与要论选编1900——1988

材料三   罗斯福在一次谈话中说:“在救济工作中,我们是同有正当自尊心的美国人打交道。对他们来说,单纯的施舍会伤害要求保持个人独立的一切本能。大多数美国人都想为他们所得到的东西付出点什么。”

——解力夫《二次大战三巨头(二)身残志坚——罗斯福》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美国面临的严峻形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胡佛政府为此采取的经济政策。
(2)据材料二归纳《全国工业复兴法》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颁布的主要目的。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救济工作”的方式及其影响。
2022-07-0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万载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据下表信息我们可以认定(     
人教版必修二教师教学用书3月10日,罗斯福命令停止黄金出口,后来宣布放弃金本位制,10月美元贬值30%左右,增强了美国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870年起》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以罗斯福新政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关税战、货币战,相继组成了一些经济集团,这种经济战就成为政治战以至军事战争(二战)的前奏
张继平《第二次世界大战史》1933年6月召开了世界货币会议,以解决汇率和贸易问题。……而罗斯福声明美国当务之急是恢复国内经济,拒绝承担国际责任,国际合作的努力宣告失败……

A.罗斯福的对外经贸政策有利己主义倾向B.罗斯福新政开了国家打货币战的先河
C.罗斯福应对二战的爆发负有直接的责任D.罗斯福通过货币政策化解了经济危机
2022-07-0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933年3月,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对拉美提出了“睦邻政策”;1933年11月美国与苏联正式建交,并就债务问题、赔偿问题和宗教问题达成谅解;1934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互惠贸易协定法》,降低了长期以来的高关税政策。以上外交举措(     
A.表明美国放弃了国际贸易的主导权B.旨在畅通国际贸易以缓和大危机
C.有利于美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D.导致国际关系格局出现急剧恶化
2022-07-0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赫伯特·斯坦在《总统经济学》一书中说:“整整一代的政治家们、经济学家们以至普通公民都曾对经济萧条耿耿于怀。”“对于1930—1980年整整半个世纪中经济萧条在美国产生的思想和政策的重大影响的重大意义,评价再高,也是不过分的。”这主要说明经济危机(     
A.促进了美国经济政策的调整
B.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
C.加剧了国际经济关系的紧张
D.加速了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动
2022-07-0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美国、苏联、中国经济政策简表

美国苏俄(苏联)中国
自由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国家干预经济新经济政策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新自由主义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阅读上表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表中选出至少两项经济政策,确定一个主题,进行简要评析。(要求:主题立意明确;评析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作为一个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材料二:罗斯福并不比胡佛更懂得宏观经济学的奥妙,更不能未卜先知,他和胡佛一样都信奉“自由经济”,而不像一些人所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凯恩斯主义者。罗斯福比胡佛优秀的地方主要在于不是抱着自由主义的教条不放,而是千方百计去减轻灾难,顺时而变。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做点什么总比什么都不做好”。

——摘编自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罗斯福新政评价及启示》

罗斯福实行新政时,前总统胡佛攻击新政是“敲富人竹杠”“社会主义异端”,一些报纸也写罗斯福,称《社会保障法》是抄自《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摘编自《苏联兴亡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及特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罗斯福新政受到什么经济理论的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1920年苏俄怎样的政治形势?1921年列宁实施的“围攻的方法”是指什么?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和列宁新经济政策有何相似之处?
2022-07-0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运行机制一次成功的调整,也是一次体制创新。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事业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其借鉴意义有(     
①关注弱势群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②正确处理好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
③利用国家政权,进行宏观调控
④倡导企业建立诚信机制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2022-07-0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市场经济发展历程中,西方国家在理论和实践上大体形成和正在形成三种典型的政府职能模式。

模式特点不足
弱政府职能模式自由放任忽视和放任了“市场失灵”。将政府活动限制于主持社会正义和建设管理某些公共设施的狭小范围内
强政府职能模式国家干预无法控制和解决“政府失灵”。正如市场本身有缺陷而导致市场失灵一样,政府有缺陷且也会导致“政府失灵”
中政府职能模式第三条   道路(“中间路线”)政府对市场干预的适度性没有明确可行的规定,难以把握政府干预的“度”

——摘编自王春香《西方国家政府职能模式演变及其启示》


材料中的“政府职能模式”蕴含着诸多启示,请自拟一个主题,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予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说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10 . 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市场,经历了一个由被动到主动、艰难而曲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5世纪早期这段异乎寻常的历史中……正是制度结构和向外推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

材料二   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材料三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1)材料一中“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西方的冒险事业”各指什么?二者有何内在联系?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英美两国创立的市场经济模式分别是什么?两国的市场经济模式产生的共同历史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并分析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