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危机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国家纷纷推行贸易保护政策,导致美国产品价格下跌显著。美国贸易顺差从1920年的近30多亿美元一路下降到1923年的几乎为0,虽然之后有所回升,但是基本在10亿美元以下。1929年美国股市大跌,经济陷入萧条。在此背景下,美国签署《斯穆特一霍利关税法》,使平均总体税率从之前的15%左右提升至接近20%的水平。但美国进出口跌幅进一步扩大,并且出口跌得更多,基本都保持在-20%左右。

——整理自姜超《历史上美国如何打贸易战》

材料二   1947年关贸总协定对缔约方在经济贸易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作了详细而具体的规定,它与之后经多边谈判而签订的一系列协议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调节国际经济贸易关系的一整套规则和法律框架。至1994年,它被世界贸易组织代替之前,关贸总协定共调节着100多个缔约方和20多个适用关贸总协定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多边经济贸易关系,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量占到了世界贸易总量的90%以上。

——侯紫娟《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历史进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间贸易发展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材料二与材料一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关贸总协定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
2020-11-24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1届高三新高考11月联合调研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工业革命推动下,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为了抢占更多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欧洲列强加紧殖民扩张,许多国家沦为其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从而把全世界落后的自然经济地区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

——摘编自雨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材料二   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世界经济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在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严重失衡。1924年,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短暂的经济繁荣。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随即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形成前所未有的、持续最久的世界经济大危机。之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争夺世界市场,奉行经济民族主义,高筑关税堡垒,保护本国市场。

——摘编自谭学涛《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2020-09-1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部和西南部的路上挤满了饥饿的搭便车者……农民因为工人的贫困而变得贫困;同时,工人也因为农民的贫困而生活困苦。这两类人都没有钱去购买对方的产品,因此我们也就同时在一个国家中遇到了生产过剩和消费不足的现象。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美国富足生活中的贫困(1932年)>》

材料二   罗斯福总统受到了全国人民的深切爱戴。据说,当时(20世纪30年代)曾经有人在纽约的小学生中做了一次民意测验,结果发现,罗斯福总统最受欢迎。他后面才是上帝,而且上帝票数还远远落后于罗斯福。

——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概括这一事件的特点。
(2)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总统为什么深受全国人民的爱戴?其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立的新模式是什么?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与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指出:“政府支出具有一种大于原始支出数额的连锁效应,一笔政府支出可以取得几倍于原始支出额的收入水平,这种现象被称为‘乘数效应’。”《泰晤士报》记者对其理论进行了广泛宣传,并报道了当时“乘数效应”在三个国家取得的经济奇迹。

从1928年起,苏联投资10亿卢布的高尔基汽车厂整套设备由美国生产,约有20家美国厂商为其提供了技术。1930年,意大利、瑞典等国对苏贷款达8亿美元,1931年增加至12亿美元。1932年,有2000名德国工人、730名美国工程师在苏联工作。1933年,美国政府投资40多亿美元成立公共工程署,兴建了18万个小型工程项目,包括校舍、桥梁、下水道、防护林、邮局等,先后吸引了400万人工作。1934年,美国国会拨款50亿美元成立的全国青年总署,总计雇佣人员达2300万,占全国劳动力的一半以上。1935年,国民党通过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实施大纲案》,全面指导经济建设。财政部发行1亿元“金融公债”充实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资本,推行法币政策。1936年,中国实业部建成各类机器厂2387家,超过了过去十年的总和。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宋朝的商业革命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影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对西方社会产生的“爆炸性的影响”是指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泰晤士报》记者对凯恩斯理论广泛报道的原因。概括20世纪30年代苏、美、中三国“乘数效应”呈现的特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方国家极力把祸水引向他国。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一霍利关税法,把关税平均提高了20%以上。其他各国也相继提高了关税,进行报复。除关税战外,各国还展开了货币战。从英镑贬值开始,56个国家相继使本国货币贬值,以增加出口,减少进口。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中国债权的启示》

材料二

(1)依据材料一,概括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经济危机采取的办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办法在当时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中后期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的新特点。

2018-07-31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B)试题
6 .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给世界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各国纷纷应对。
材料一   1929—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33%,倒退到19世纪末的水平。资本主义世界贸易大幅下降60%,其中,1929年美国的出口总值是52.41亿美元,进口总值43.99亿美元,1932年下降到16.11亿美元和13.23亿美元。            
——摘编自《世界史资料汇辑》                                                  
材料二   1930年美国通过了臭名昭著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将2万多种产品的进口关税大幅度提高,平均税率达53%,美国1028名经济学家致书胡佛总统反对这一关税法案,24个重要贸易对手国向美国政府抗议,随后纷纷采取了关税报复措施……
——摘编自《外国经济史》                                                                   
材料三   30年代初期,斯大林在会见美国客人时说:“我们希望美国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在技术方面做我们的老师,我们做他们的学生。”1929至1945年间,苏联和德、法、英、意、日本等国之间约有200个技术援助协议在执行中。可以说,30年代苏联所有的骨干大型企业都是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武装起来的。 1930年,意大利提供国家担保对苏2亿里拉的贷款,随后,英国、德国、瑞典、丹麦、挪威也大都提供了这类信贷。苏联最大的第聂伯河水电站是引进美国技术设备,雇用美国技术专家建成的;同时,1932年时,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各国专家约有6800人。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实施的后果?
(2)概括材料三苏联在大危机期间所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出台的背景。
2011-01-21更新 | 5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