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危机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历史照片和第一手的文字材料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可以呈现历史的真实。请阅读以下图片和文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叹交易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我们不能只要有所得,也要有所贡献:我们要前进,我们就必须像一支有训练而忠诚的军队那样,为了共同的纪律而乐意有所牺牲。因为没有这样的纪律就不可能前进,就不可能实现有效的领导。
——罗斯福1933年就职演说
材料三 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                 
——罗斯福(1936年)
请回答:
(1)透过材料一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一、二,归纳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主要特点。
(3)从材料二说明罗斯福政府所强调的“纪律”、“实现有效的领导”与胡佛政府的政策有何不同?
(4)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对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2010-07-22更新 | 7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福建福州八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7-19世纪英法贸易冲突持续了两百年之久,19世纪30年代的中英贸易冲突持续了20年以上,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与西欧之间的贸易冲突实际持续了15年,20世纪80年代的日美贸易冲突也持续了10年以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三次大国贸易冲突期间都发生了战争,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的发展冲突难以调和,修昔底德陷阱的成分明显。贸易冲突的背后,是政治经济利益剧烈冲突所致,贸易冲突往往只是守成大国的表面借口,根本上是要维护其原有的地位和利益格局,有效遏制新兴大国的经济崛起和现实挑战。

——摘编自黄汉民、范冬梅《大国崛起中的贸易冲突及其策略选择》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日贸易矛盾不断加剧。在整体的较量中,日本处于劣势。日本大量出口货物都是依赖美国市场。若是美日关系破裂,日本的对外经济将严重萎缩,成千上万的出口成品将囤积在仓库,难以找到第二家这样豪放的买主。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战后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政府开始想方设法提高其政治地位,最迫切的目标就是使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而这都需要美国的大力支持。

——摘编自刘思岑《美日贸易战给我们的启示》

材料三2018年初,美国针对中国开始挑起贸易争端,不断单方面升级冲突,酿成近30年来烈度罕见的贸易战。2018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命令,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开启了关税战,中国运用关税手段进行反制。20198月,美国商务部宣布把46家华为实体列入管制“实体名单”,华为公司认为,美国此举是利用打压手段来保持技术领先的地位。20198月,美国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目的是在汇率问题上对中国施压,迫使中国推动人民币升值,从而减少贸易逆差,促使制造业向美国回流,缓解美国国内的经济压力。

——摘编自柳棕耀、陈琪《大国贸易冲突对比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发生的三次国际贸易冲突的主要特点。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大国贸易冲突对世界形势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日美贸易冲突中日本采取妥协政策的原因。
(3)依据以上材料,你认为中国应该采取哪些手段和对策缓解中美之间的贸易冲突?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9年,经济危机到来,美、英、法等国匆忙应对:

美国

英国

法国

1930年通过了《斯穆特一霍利关税法案》,将多种产品的进口关税大幅度提高,平均税率达53%。罗斯福新政时放弃金本位制度,实行美元贬值

1931年颁布《紧急进口税条例》,对进口货物征税50%,后来又规定:帝国内部各邦的货物彼此实行优惠税率,形成区域集团贸易圈

在提高关税的同时,率先在对外贸易中实行大规模进口配额制度

——摘编自迈克·亚达斯《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材料二 徽州古村落的营建,无论大小聚落,因是聚族而居,所以均以宗祠为中心,环围此中心营建民宅、园林、牌坊等。徽州古村落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将浓郁的徽州文化与园林情调综合起来,这是纯粹的农业聚落所没有的,也正是徽商文化的产物。明清学人评价徽商,称其为亦贾亦儒,贾而好儒,威近士风。

——摘编自王星明、罗刚《桃花源里人家徽州古村落》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三国应对危机措施的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徽州古民居的布局特点和徽商群体的优秀特质。
2022-08-0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第一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3月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工业复兴法》的秘诀就是合作:行业通过自愿签订适用于所有行业的通用公约和适用于某一特定行业的专门公约来展开合作,目标是要通过帮助产业组织制订经济规划,取缔不当竞争和创造再就业。而从过去两年的情况来看,这根工业廊柱正在不断壮大,主要表现在重新就业总人数和再就业的持续增长。

——摘编自《罗斯福炉边谈话》

材料二   大危机破坏了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外,还同样地、不偏不倚地破坏了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由这一事实看来,大危机对“穷国”和“富国”的冲击是一视同仁的。不过,生存空间的思想起了使“穷”国的人民团结起来、去支持各自政府的扩张主义政策的作用。它还为那种公开宣布其目的是为穷人提供食物、为失业者提供工作的侵略提供了表面上看来合乎道义的正当理由。

——斯达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全国工业复兴法》的主要内容,概括指出罗斯福新政在前后两个阶段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大危机爆发的社会根源是什么?为摆脱危机,美国和德日各选择了怎样的方式并分别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20年代末,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各国纷纷寻找摆脱大危机困境的模式。

材料一   固定不变的工厂工资和不断下降的农场收入,这两大因素结合在一起,导致了国民收入严重的分配不均。1929年,5%的美国人得到全部个人收入的三分之一。这意味着人民大众不充分的购买力与那些拿高薪水、得高报酬的人的高水平的资本投资同时并存。20世纪20年代中,资本货物的产量平均每年的增长率是6.4%,而消费品出来的增长率是2.8%。这最终导致了经济的受阻;这种低下的购买力不能支持如此高比率的资本投资。结果1929年6月到10月,工业生产指数从126下降到117,从而造成了促使这年秋天股票市场崩溃的大萧条。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能奏效,他才试用了试验性疗法。

——摘编自(美)内森米勒《罗斯福正传》

材料三   罗斯福“新政”是在大危机威胁美国的形势下,试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对其中某些弊病加以改革,以保证资本主义的稳定与发展……“新政”作为挽救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救急药方,其直接效果虽不十分显著,但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篇》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1929年的社会发展特征。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试用了怎样的“试验性疗法”?指出这一做法的实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留下的“深远的影响”。
2020-06-1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促使各国政府纷纷进行政策调整,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由此发生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和失业情况

                    国别
项目
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
工业下降46.2%40.6%28.4%16.5%8.4%
外贸缩减70%69.1%50%48%50%
失业人数1700万600万近300万85万300万

材料二   1933年,美国政府成立了田纳西流域管理局,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工程,包括开凿内陆水道、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它保护了3000万英亩的农田,使整个流域居民的平均收入提高了9倍。

——《图说历史课程标准》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哪项措施?简要说明该举措取得的成效。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施行的特点。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期的国家分裂割据,货币和度量衡制度的五花八门,重重关卡的限制,德意志商业和贸易的发展受到了极大阻碍。普鲁士首先推动了关税统一进程,1818年普鲁士颁布“新税法”,取消一切商品进口的禁令;同时废除境内税收和商业关卡,建立统一税制。1828年,普鲁士与黑森——达姆斯塔特根据普鲁士税法原则订立关税同盟条约。1834年,那些原先担心主权丧失的邦国,如巴伐利亚、符腾堡、萨克森、图林根各邦等也先后加入了普—黑关税同盟,德意志关税同盟正式生效。

——摘编自徐剑《关税同盟与德国的民族统一》

材料二   1932年,英国在渥太华召开英联邦和殖民地帝国经济会议,签订了11个双边协定,其主要内容是:自治领、殖民地农产品在英国的销售市场需得到英国的保证,运往自治领、殖民地的英国工业品要相应地受到优待;对成员国间的进口商品,相互降低税率或免税;对成员国以外的进口商品,则征收高额关税。这样,在英国与自治领、殖民地之间建立了关税同盟性质的帝国特惠制。

——摘编自倪宏忠《1932年渥太华会议前后英美在加拿大的经济博弈》


(1)根据材料一,指出德意志关税同盟建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意志关税同盟的建立对德意志统一进程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帝国特惠制”的特点,并简要评析“帝国特惠制”。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30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对890种商品提高征税的法案。由美国挑起的关税战,激起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恐惧和愤慨,有33个国家提出了抗议。到1931年底,有25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到1932年4月更增加到76国以上。这就形成了激烈的关税战、市场战、货币战。二战结束后,关贸总协定应运而生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进入80年代后,国际贸易发生重大变化。1992年,银行、通信和娱乐等服务业贸易大约占到世界贸易总额的30%。1986年到1990年的四年期间,世界直接投资额的增长速度是世界生产总值增长的三倍。跨国公司的跨国界的经济活动,各国政府和地区经济组织的宏观调整活动,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形成。与此同时,各国在新兴贸易领域的纠纷日渐增多。1994年4月15日,关贸总协定117个成员国正式签署了乌拉圭回合协议,决定成立新的国际贸易组织。

——摘编自刘祚昌等著《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出现的现象。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国际经济协调机构的变化及其原因。

2018-01-24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二,纽约股票交易市场出现了大规模股票抛售,引起股票价格狂跌。随着经济混乱而来的就是工资的大幅下降和失业率的上升。到1932年工业产值已经降至1929年工业产值的一半。由于世界繁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的资金和美国进口市场的力量,所以美国经济的萎缩引起了全球的波动。与美国经济联系密切的奥地利、德国最先受到波及,随后欧洲局势进一步恶化。
材料二        美国政治家和商界的重要人物希望建立符合他们利益的国际贸易体系,取消阻碍自由贸易的制约性贸易准则。推动无限制的全球贸易的机器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它是由23个非共产主义国家在1947年签署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成员国带着取消或者减少贸易壁垒的目的进行了一系列的协商。
——摘编自《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全世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关贸总协定签署的影响。
2016-08-17更新 | 135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练习题(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