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有人评价某位美国总统:“他采取了一系列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但他的大部分举措,对当时的美国甚至以后都产生深远影响,”该总统是
A.华盛顿B.杰斐逊C.林肯D.罗斯福
2021-05-08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20世纪30年代以来实现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并实现快速增长的主要手段是
A.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自由放任B.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C.构建新的国际秩序,加强合作D.冷战对峙与世界多极化发展推动
2021-05-08更新 | 154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下图为美国1910—1960年失业率数据如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胡佛的不干预政策是1929年经济危机的根源
B.罗斯福新政促进了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C.罗斯福新政使美国彻底摆脱了经济危机
D.二战使美国摆脱了1929年以来的经济危机
2021-05-08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以统制经济的方法企图繁荣美国数年来之不景气"的美国总统是
A.华盛顿B.林肯C.威尔逊D.罗斯福
2021-05-0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等级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30年代 出现的多种现代化模式,“在私有企业制度基础上加大国家干预调控”的是
A.自由资本主义模式B.斯大林模式
C.法西斯模式D.罗斯福新政模式
6 . “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儿童福利政策改革”某学生拟写一篇题为“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儿童福利政策改革”的小论文,首先需要收集、辨析史料。

材料一   “大萧条期间约有200-400万中学生中途辍学;许多人忍受不了生理和心理的痛苦而自杀;在布鲁克林区的‘血汗工厂’里,15岁左右的童工每周只挣二元七角八分;公立学校的小学生有20%营养不良”。

——整理自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

材料二   一组大萧条时期的儿童照片

领救济食品的儿童美国孩子的圣诞晚餐

材料三   美国儿童局是世界上第一个办理儿童事务的政府机构.1929年儿童局被削减了用于研究的活动经费.1929年,国会取消旨在保护母亲和儿童权益的谢泼德·托纳法案。

——整理自《美国儿童福利政策变革与儿童保护制度》


(1)上述材料对于研究主题具有怎样的价值?

材料四

时间措施
1935美国实施了面向孤儿、单亲家庭和失能父母家庭儿童的“家庭援助计划”,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向儿童支付津贴,联邦政府承担总支出的50%—79.6%
1935《社会保障法》获得通过.与儿童福利相关的,包括未独立儿童补助、妇女和儿童健康服务、残疾儿童服务、一般儿童服务等项目
1935全国青年署为家庭贫困学生提供半工半读机会,中学生每月可挣57美元,年满17岁者可参加政府建立的自然资源保护队,每月可得30美元
1938国会通过《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禁止使用16岁以下童工;18岁以下童工不能从事41项危险职业;法律将大多数农业部门的雇佣儿童排除在外

——整理自《新政时期的美国儿童局》


(2)根据材料四,概括新政时期美国儿童福利政策改革的特点

材料五

时间法案内容
1961《特别未成年儿童援助法案》将援助儿童的范围由孤儿、单亲扩大到父母双方一方失业的儿童
1963《社会保障法修正案》进一步加强对困难家庭儿童的援助计划
1974《儿童虐待预防及处理法案》将遭受家庭虐待与忽视的儿童纳入政府保护体系

(3)综合上述材料,评价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儿童福利政策改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在美国人民评选的“最受欢迎的总统”中,罗斯福常名列前茅,原因之一是他
A.领导美国独立B.引导美国走出经济危机
C.维护联邦统一D.倡议成立国际联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一位西方国家领导人说,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下面与这一观点吻合的史实是
A.新经济政策的推行B.工业革命的开展
C.罗斯福新政的实施D.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9 . 一个“南方丽人”的经历

戴安娜·摩根是一位富有的棉花商之女。她曾经是名副其实的“南方丽人”,衣食无虑、养尊处优。大萧条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那时她还在念大学三年级,圣诞节回家却发现家里已经一无所有了。戴安娜如今要自谋生路了,她被迫加入了就业大军的行列,四处讨生活。最后,她在一个新政机构——土木工程署(CWA)求得一职,主要负责向申请救助者询问一些令人感到羞辱的问题,确认申请救助者处于穷困状态之中。为新政机构工作的经历改变了戴安娜的生活和处事的态度;并使她成为社会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她的大萧条经历使其对旨在解决国家的贫穷和不幸的种种努力心存感激。

——节选自【美】加里·纳什等编著《美国人民》,p.777


问题
(1)以戴安娜的经历说明土木工程署这一机构的建立有何意义?
(2)对于美国历史发展说,戴安娜的个人经历可以说明什么?
2020-04-2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如图为1929—1945年美国生产恢复柱状图。对图中信息解释正确的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美国经济在二十年代跃居世界首位
B.罗斯福新政实施仅三年就使经济超越大萧条之前的水平
C.二战破坏导致四十年代经济增长缓慢
D.国家宏观调控是经济恢复的政策取向
2020-04-0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