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席卷了资本主义世界。193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一次集会上发表演说:“当一个国家的贫困和失业人数超过了国家所能承受的范围和程度,那政策调整只能成为政府唯一的选择。”

材料二 :就在西方世界遭遇经济危机的时候,新生的国家苏联却是风景那边独好。经历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探索,并在30年代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基本上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迅速成为世界强国,为二战打败法西斯国家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也有很多弊端。最终导致了八、九十年代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调整”通常称之为什么?它开创了什么样的资本主义经济新模式?
(2)材料二中“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指什么模式?它在经济领域有哪些弊端?
(3)20世纪九十年代初,在社会主义建设遭受重大挫折时,中国探索出了一条什么样的改革开放之路?
2023-02-06更新 | 176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合格考)历史试题
2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据叶书宗《善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
(2)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
2022-03-30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十年(2011—2020)高考真题历史分项(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面对农业的持续萧条,罗斯福政府先后两次颁布《农业调整法》,通过削减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等方式维持粮食价格,不致出现“谷贱伤农”。其次,政府还向遭受自然灾害的农场主提供援助,19331937年仅因干旱而给农场主的援助就达到10亿美元。同时,为解决农业过度开发和农产品过剩等问题,罗斯福政府还通过立法和推广应用新技术等形式,采取了如退耕还林等措施对农业资源进行保护,到1940年,新政把相当于1930年耕地面积16的土地从农业生产中撤出来,并予以绿化。此外,美国政府还专门拨出经费,形成农业教育、科研、科技推广三位一体的体系,从而大大提升美国在农业科技方面的力量。

——摘编自曾中平《罗斯福农业政策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材料二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政策改革的重点主要是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由此获得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粮食产量不足的困境,初步解决农民温饱问题。80年代中期开始,中央一号文件多次给乡镇企业以政策支持,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农民增收的巨大动力。进入新世纪,党中央从全局出发先后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乡村振兴”等农村发展战略,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21225日,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摘编自孙竹雪《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三农”政策历史演变和新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农业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罗斯福农业政策相比,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政策的不同之处,并简述其意义。
4 . 儿童福利的演变

材料一   19世纪初到19世纪中期,教会及慈善人士通过建立孤儿院、儿童救助站等福利机构对儿童予以救助。但在工业革命后,由于城市中孤儿和弃婴数量的增多带来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机构养育也因其缺乏家庭养育氛围等种种弊端遭到诟病。因此,自19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城市中的贫困儿童开始基于反机构化、反城市化的理念被安排到农村家庭去。然而进入20世纪,特别是经济大萧条对美国社会福利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从前人们认为社会福利主要依靠自救与互助的想法被抛弃,民众要求政府担责。1935年,美国《社会保障法》颁布,以法律形式正式确立了对儿童权利的保护。

——满小欧《美国儿童福利政策变革与儿童保护制度》

材料二   战后以来,英国建立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许多人认为这是一项值得自豪的成就。……出生:*贫困的母亲可获得附加补助加上一次性补助。每个婴儿出生、医药费平均为1150英镑,全免。儿童时代:(16岁以前)每个儿童每星期得6.85英镑津贴。贫困失业家庭11岁以下的儿童每星期得9.60英镑津贴。*未失业贫困家庭可获得家庭收入补助。小学和中学教育免费。*有的儿童可享受免费牛奶、午餐。(注:带*的为政府打算取消的项目)

——洪江《“从摇篮到坟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孤儿援助方式的变化,分析20世纪30年代美国孤儿援助观念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的欧美儿童福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儿童福利政策改革”某学生拟写一篇题为“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儿童福利政策改革”的小论文,首先需要收集、辨析史料。

材料一   “大萧条期间约有200-400万中学生中途辍学;许多人忍受不了生理和心理的痛苦而自杀;在布鲁克林区的‘血汗工厂’里,15岁左右的童工每周只挣二元七角八分;公立学校的小学生有20%营养不良”。

——整理自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

材料二   一组大萧条时期的儿童照片

领救济食品的儿童美国孩子的圣诞晚餐

材料三   美国儿童局是世界上第一个办理儿童事务的政府机构.1929年儿童局被削减了用于研究的活动经费.1929年,国会取消旨在保护母亲和儿童权益的谢泼德·托纳法案。

——整理自《美国儿童福利政策变革与儿童保护制度》


(1)上述材料对于研究主题具有怎样的价值?

材料四

时间措施
1935美国实施了面向孤儿、单亲家庭和失能父母家庭儿童的“家庭援助计划”,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向儿童支付津贴,联邦政府承担总支出的50%—79.6%
1935《社会保障法》获得通过.与儿童福利相关的,包括未独立儿童补助、妇女和儿童健康服务、残疾儿童服务、一般儿童服务等项目
1935全国青年署为家庭贫困学生提供半工半读机会,中学生每月可挣57美元,年满17岁者可参加政府建立的自然资源保护队,每月可得30美元
1938国会通过《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禁止使用16岁以下童工;18岁以下童工不能从事41项危险职业;法律将大多数农业部门的雇佣儿童排除在外

——整理自《新政时期的美国儿童局》


(2)根据材料四,概括新政时期美国儿童福利政策改革的特点

材料五

时间法案内容
1961《特别未成年儿童援助法案》将援助儿童的范围由孤儿、单亲扩大到父母双方一方失业的儿童
1963《社会保障法修正案》进一步加强对困难家庭儿童的援助计划
1974《儿童虐待预防及处理法案》将遭受家庭虐待与忽视的儿童纳入政府保护体系

(3)综合上述材料,评价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儿童福利政策改革。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3年3月4日,刚刚就任美国第32届总统的罗斯福要求国会授予他“一件唯一足以应付目前危机的武器,这就是,让我拥有足以对紧急事态发动一场大战的广泛行政权。”……3月8日,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凡2月1日以后向银行提取过黄金,而到下周一为限还不退回储存的,银行便公布其姓名。几小时之内,各地银行门前又排起了长龙,如上周争先提款的情景一般。3月9日晚,罗斯福签署《紧急银行法》。当晚国家印制局添雇375名职工,印钞机全部开工。不出一周,13500家银行复业,交易所又重新响起了电锣声。

——摘自【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紧急银行法》的主要内容,概括指出罗斯福新政对战后美国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改革的影响。
7 . 经济体制的创新、经济政策的调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8月,在莫斯科市民惊异目光的注视下,一位23岁的美国青年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的名字叫阿曼德·哈默。1921年10月28日,苏俄第一份给外国人特许权的合同正式签署,哈默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开始了他真正的商人生涯。1979年5月,应邓小平的邀请,一位年过80的美国老人带着20多位美国专家,专门到中国开展经济合作计划。这位81岁老人就是哈默。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

材料二   它(田纳西水利工程管理局)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它将不受那些不相干的国家界限的禁制,而且将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一旦开始运作,它将指挥自己的经营活动,偿还国家投资,并将其“利润”投入到进一步的开发工作。它的逐年的经费筹措(与管理)既不依靠州议会,也不依靠国会。这乃是政府企业经营活动的一般特点。

——罗林斯编《合众共和国:1933年田纳西河流域法》

1983年广东成为中国第一个不再为多种商品——如稻米和鱼类定价的省份……直到1980年代初,几乎所有的中国汽车还属于某个工作单位,由单位的司机驾驶;自广州从香港购买了一些计程车后,它成为中国运营商业计程车的先驱。

——(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材料三   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背叛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

2007年美国学者库珀·雷默在《中国形象》一书中,别出心裁地把“中国形象”界定为“淡色中国”。他解释说,“淡”可以把两种正好相反的东西结合成一种清晰的颜色。在汉语中,“淡”将“水”与“火”两种不相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使对立的东西成为一种和谐。

——俞可平《雷默的“淡色中国观”》


(1)根据材料一,概述哈默在中俄两国投资经营的有利条件。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田纳西水利工程管理局的特点。依据材料二所涉及的经济体制调整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两国经济体制发生的基本变化。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两种“淡色”的认识。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3年,艾森豪威尔就任美国总统,这是共和党人在民主党执政20年后首次入主白宫。共和党保守派希望艾森豪威尔回到20年代传统的共和党的老路上去。在他们心目中,新政以来联邦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大规模干预,无异于滑向社会主义,而共和党自由放任的传统政策才是美国社会的正宗。艾森豪威尔也曾表示,政府在国内事务上的作用是确保公平,而不是直接指导全国的经济生活。

——摘编自刘绪贻主编《美国通史》

材料二   1956年,艾森豪威尔再次赢得总统竞选。他在阐述执政方针时说,联邦政府负有领导责任,在对我们巨大经济机器的生产力进行安排时,要做到没有一个人无辜地遭受灾难和贫困。现在,它包括了教育、卫生等广阔的领域。

——摘编自韩铁《艾森豪威尔的现代共和党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共和党保守派对罗斯福新政的看法。
(2)比较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艾森豪威尔在经济指导思想上的基本变化,并予以简要评价。
9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据叶书宗《善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据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等
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
(2)据材料二,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
2019-01-30更新 | 1489次组卷 | 23卷引用: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促使各国政府纷纷进行政策调整,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由此发生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和失业情况

                    国别
项目
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
工业下降46.2%40.6%28.4%16.5%8.4%
外贸缩减70%69.1%50%48%50%
失业人数1700万600万近300万85万300万

材料二   1933年,美国政府成立了田纳西流域管理局,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工程,包括开凿内陆水道、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它保护了3000万英亩的农田,使整个流域居民的平均收入提高了9倍。

——《图说历史课程标准》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哪项措施?简要说明该举措取得的成效。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施行的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