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1714年,新任英国国王乔治一世不懂英语,内阁会议由指定一名大臣来主持。1721年,罗伯特·沃尔波尔任首席财政大臣,他被认为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任首相。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在1832年议会改革之后得到进一步发展。1841年,罗伯特·皮尔获得大选胜利,迫使维多利亚女王命其组阁。首相和内阁需从下院多数党中挑选,并依靠其多数优势以保证执政党政策和法令的顺利实行。两党制形成后,执政党可以利用其议会多数的优势改变和操纵议会工作议程。18871897年,政府议案占下院工作时间由83%增加到84.5%。1905年,经国王爱德华七世批准,内阁长官正式被授予“首相”称号,在法律上明确了首相与其他阁员的主次关系。

史料二   1933年的《全国产业复兴法》中规定,联邦政府有权管制工资与工时,但该法于1935年被联邦最高法院宣布违宪。国会遂于1938年制定《公平劳动标准法》。目的是消除“对维持工人健康、效率和福利所必需的最低生活水平有害的劳动条件”。该法规定第一年的最高工时为每周44小时;第二年为42小时,以后为40小时;第一年的最低工资为每小时25美分,第二年为30美分,以后六年为40美分。

——美国《公平劳动标准法》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责任内阁制发展呈现出的特点和历史意义。
(2)根据史料二说明美国的权力运行机制及原则,结合所学指出《公平劳动标准法》的核心内容并分析产生这一法规的原因。
2 . 资中筠在《美国十讲》中概括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为:第一,通过《紧急银行法》把黄金的流动权控制在政府手中;第二,政府主办一些大的工程:第三,政府通过立法保障劳工权益等。从中可见政府作用的加强,这能够说明新政的显著特点是(     
A.全盘推行计划经济B.完全消除经济危机
C.政府全面干预经济D.彻底解决劳资矛盾
3 . 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学者认为新政修改了所谓的“自由企业制度”及其运行方式,这些破天荒的政策对挽救资本主义经济至关重要。与此同时,一些人激烈批评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据此可知,以上认识(     
A.一定程度上夸大了历史史实B.从不同视角评价了罗斯福新政
C.基于社会主义理论展开评论D.都肯定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
2022-09-18更新 | 178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2023届高三9月诊断性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从“自由放任”变为“国家调控”,始于(     
A.18世纪下半叶B.19世纪下半叶C.20世纪30年代D.20世纪80年代
2022-08-21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下)》
5 . 罗斯福新政是适应20世纪30年代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而实行的资本主义改良措施,新政不仅缓解了当时的经济危机,而且对美国社会甚至国际社会都产生了一系列深远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     
A.国家干预经济B.实行自由放任C.转向计划经济D.加大市场调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全国工业复兴法》签署后,美国的罢工浪潮日益加强。1934年3月,通用汽车公司面临罢工威胁,拒不承认任何工人组织;劳联领袖也宣称将于3月21日举行罢工。罗斯福总统在强大的公司压力面前,做出了有利于资方的判决。这说明“新政”(     
A.本质上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B.缓和了资本主义劳资关系
C.并没有改善劳工阶层的处境D.减少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是创作于1935年的一幅美国漫画《人民的声音》。作者借用“特洛伊木马”的故事,意在(     
A.肯定总统新政的成效B.揭露权力失序的现实
C.警惕行政权力的扩张D.讽刺美国民众的无知
2022-07-09更新 | 239次组卷 | 9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期期末摸底测试(高三零诊)历史 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美国、苏联、中国经济政策简表

美国苏俄(苏联)中国
自由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国家干预经济新经济政策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新自由主义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阅读上表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表中选出至少两项经济政策,确定一个主题,进行简要评析。(要求:主题立意明确;评析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市场经济发展历程中,西方国家在理论和实践上大体形成和正在形成三种典型的政府职能模式。

模式特点不足
弱政府职能模式自由放任忽视和放任了“市场失灵”。将政府活动限制于主持社会正义和建设管理某些公共设施的狭小范围内
强政府职能模式国家干预无法控制和解决“政府失灵”。正如市场本身有缺陷而导致市场失灵一样,政府有缺陷且也会导致“政府失灵”
中政府职能模式第三条   道路(“中间路线”)政府对市场干预的适度性没有明确可行的规定,难以把握政府干预的“度”

——摘编自王春香《西方国家政府职能模式演变及其启示》


材料中的“政府职能模式”蕴含着诸多启示,请自拟一个主题,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予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说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10 . 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市场,经历了一个由被动到主动、艰难而曲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5世纪早期这段异乎寻常的历史中……正是制度结构和向外推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

材料二   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材料三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1)材料一中“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西方的冒险事业”各指什么?二者有何内在联系?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英美两国创立的市场经济模式分别是什么?两国的市场经济模式产生的共同历史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并分析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