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福利国家的出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2 道试题
1 . “最穷的与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差距可以缩小到3倍”。材料表明北欧国家福利政策的推行,其深远影响是
A.缩小了社会贫富差距B.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C.保障了家庭最低收入D.提供了良好社会服务

2 . 分配问题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体现社会公平与正义,分配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还是政治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联)国家通过农业税(后改所得税)、义务交售、实物支付等方式,拿走了集体农庄很大一部分产品。这种方式实际上带有近乎无偿占有或半无偿占有的性质,……使庄员很大程度上失掉了对自己生产成果的物质兴趣。

——包雅玮:《评析我国高级社与前苏联集体农庄之差异》

材料二人民公社时期中国粮食收购量及其占产量的比重(表2)

表2人民公社时期中国粮食收购量及其占产量的比重(单位:万吨)

年份产量收购收购量占产量(%)
1958200005876.029.4
1959170006740.539.7
1960143505105.0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计划司:《中国农业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

材料三20世纪到福利制度黄金时期的70年代,英国福利开支增长了2.7倍,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4%上升到29.4%,1983年,增至占政府财政总支出的38.2%。

——王振华《重塑英国:布莱尔与“第三条道路”》

请回答:

(1)材料一、二的分配方式存在什么共同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相似背景。列举后来两国为改变这种状况所采取的措施。

(2)概括材料三中西方国家在分配领域的举措。结合史实分析其背景,并予以简要评价。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分配制度的认识。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近代以来,只要存在着市场关系,资本一直主导着资本、社会和政府三者的关系。从资本和社会的关系来看,自近代以来,世界已经经历了两次大的革命。今天的世界开始进入第三次革命时代。这三次革命的根源都是资本。
第一次革命可称之为资产阶级革命,是资产阶级和君主贵族之间的斗争。可分为两个历史阶段。在第一阶段,商人辅助君主统一国家。商人追求利润和地位,而君主追求更大的权力,在国家统一问题上,两者找到了共同的利益。没有商人在背后的金融支持,君主很难完成统一大业。在第二阶段,商人和君主分享政治权力。在国家统一过程中,商人在经济上支持君主,如何在国家统一之后保持自己的权力和权利,是商人阶层的主要问题。商人通过把持议会的形式和君主分权,又通过议会的立法来保护商人的私有财产。今天西方很多制度,包括私有产权制度,都是商人阶层和君主互动的产物。
商人和君主的互动就是近代民主的开端。历史学家摩尔(Barrington Moore)曾形象地说过,没有资产阶级,就没有(西方)民主。
材料二
第二次革命可称为无产阶级革命,或者工人阶级革命。近代国家统一之后,西方各国经济得到持续的发展,也导致了产业革命。之后,西方逐渐发展出了大规模的工厂和生产方式,产生了新兴的工人阶级。工人阶级运动就是资本和劳工之间的冲突,产生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在西欧,运动导致了民主社会主义路线的产生,资本和劳工阶层达成妥协,逐步走向福利国家制度。工人阶级运动促成原始资本主义向更人性化的资本主义转型。政府在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此前,政府是资本的代理人,为资本服务。工人阶级运动促成了政府和资本的相对分离,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力量。政府为了保护资本主义不会自我毁灭,实行各种形式的社会政策(例如社会福利)来保障社会的稳定,和资本的正常有效运作。在后期,随着投票权逐渐扩展到工人阶级,政府(政治人物)的动机也发生变化,逐渐地偏向工人(选票)。从原始资本主义到福利资本主义的转型,是一个政治和社会改革的过程,为资本和社会力量之间,造就双方都能接受的均衡状态,资本得到了稳定的新环境,社会得到了新利益。
在另一端,主要是不发达的国家,无产阶级革命造就了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模式。其特点就是消灭资本和市场经济,试图通过公有制让社会控制经济。这也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试验,在早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就,成为落后国家赶上发达国家的主要路径。问题在于,这个模式最后走向了一种“贫穷社会主义”的局面。因为没有了资本和市场,政治替代了市场,经济发展没有动力。在和西方模式竞争过程中,最后归于失败。
--—郑永年《笨蛋,这是资本》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资本有哪些特性?
(2)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商人(资本)在帮助君主完成统一大业中的动机。如何理解“摩尔的‘没有资产阶级,就没有西方的民主’”?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次革命带来什么结果?说明原因。
(4)福利国家为资本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即高税收,而规制国家为资本设置了重重障碍,限制资本的活动。你认为现阶段“资本”追求自由的方法是什么?
2016-12-12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吉林东北师范大学附中高三上期第二次摸底考试历史试卷
4 . 20世纪70年代,虽然爆发了两次严重的经济危机,失业率居高不下,但发达国家仍保持社会稳定,其原因主要是
A.政府推行以工代赈B.政府推行社会福利政策
C.第三产业日渐发达D.实行“人民资本主义”
5 . 1949年,社会保障支出在英国政府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仅为13.5%,到1997年已经上升到32%,成为英国财政支出中比例最大的一项,几乎等于教育支出的三倍。从1978年到1997年,英国社会保障的实际支出水平平均每年增长4%,其增长速度高于其他任何一项政府支出。因此英国推行福利制度改革。英国福利制度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A.社会欺诈现象严重
B.政府的财政负担严重
C.经济发展缓慢
D.阶级矛盾的缓和
6 . 2013年9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说“(各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社会的关系。就是市场能做的就让市场去做,……政府管好自己应该管的事情,让市场发挥应有的作用,激发更大的活力。”下列史实在精神上与此观点有悖的是
A.亚当·斯密经济学B.新经济政策
C.“福利国家”制度D.里根经济学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迅速发展。一般说来,现代欧洲各国的福利国家制度主要包括医疗、疾病、养老、事故、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其失业保险规定:凡出于年老、残废、疾病、分娩、工伤、失业等原因全部或部分丧失或暂时丧失劳动能力者,国家将提供一定的社会津贴。除此之外,国家对因公死亡或者伤残的人给予补偿,对有各种困难的人和群体给予补助,同时国家还实行社会救济制度,以保障每个人的最低生活水平。

—刘玉安《北欧福利国家制度剖析》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制度陷入重重困境。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蓬勃兴起与加速发展,资本可以随意跃出国界,工会对福利的任何进一步要求和政府扩大社会福利支出的政策都会促使资本“外逃”,资本“外逃”反过来又加剧了国内的失业压力。庞大的社会福利支出用于消费,增加了西欧国家产品的生产成本,导致这些国家在对外经济中处于劣势。国民对福利的过度依赖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劳动力市场僵化,“福利经济”培养出一批坐享其成的懒汉,诱发了长期困扰西方社会的“福利道德”问题。

—摘编自代恒猛《全球化与欧洲“福利国家”:一个理论研究视角》

(1)根据材料一,概括现代欧洲国家福利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的福利制度带来的社会问题。

(3)综合以上材料,你对实施社会福利政策有何认识?

8 . 2011年2月17日,英国政府宣布了福利改革方案,其中的重要一项就是减少对长年依赖“低保”度日的懒汉们的津贴福利。而英国《每日镜报》却反驳政府道:“人人各尽其能,服务社会自然是好事,可老百姓并非都有这样的机会。”上述材料不能反映
A.英国政府要激励人们的进取心
B.英国政府要解决贫富分化问题
C.英国社会存在失业问题
D.英国政府存在财政负担
9 . 对于英国福利制度的奠基性文献——《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社会主义右派认为它“已经走到了通往莫斯科的半路上”,社会主义左派则认为它“将人们的注意力从社会革命的实质问题上引开”。上述评价说明福利制度
A.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新形式
B.有利于工人阶级参与政权
C.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冲突
D.实现了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2016-11-27更新 | 329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7届湖南长沙长郡中学高三上期第三次月考模拟历史试卷
10 . 有学者指出,社会主义在追求社会公正问题上有探索,资本主义在实现经济效率问题上有成就,两者必须结合,合成一个新东西,才能建成一个现实的、缺陷最少的社会。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追求社会公正、实现社会平等的措施主要是
A.采取国家干预经济
B.进行企业自我调节
C.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D.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