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福利国家的出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 道试题
1 . 1965~1970年西欧各国的社会福利支出增长了11.6%,1970~1975年间增长了15.3%,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比重也从60年代的20%上升到了70年代的30%。社会福利的增长速度比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快了一倍左右。据此可推知(     
A.政府干预经济未惠及所有国民B.高福利会增加经济发展的包袱
C.国有化是实施福利政策的前提D.福利政策拉动了西欧经济增长
2020-07-03更新 | 1107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9年3月17日《每日 一题》二轮复习 每周一测
2 .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读如图《英国社会保障投入构成百分比(20世纪50年代)》,可以看出英国社会保障

《英国社会保障投入构成百分比图》
A.资金主要来源于资本家纳税B.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C.覆盖面比较广而且日渐完备D.标志国家对经济干预减少
2019-12-01更新 | 631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中学2018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模拟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非常恶劣。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
4 . 正确处理富民与强国的关系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甄,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他主张立国之道在于富国,富国必先富民。他谈到:王公之家,一宴之费耗去农家一岁之获。天地之道故平,平则万物各得其所,不平势必影响天下的安定……他主张明君、贤辅、良司应该实行“养民之善政”“古之贤君,举贤以图治,论功以举贤;养民以论功,足食以养民。”他希望“农贾乐业,衣食滋殖”“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农安于田,贾安于市,财用足,礼义兴,不轻犯法,是去残去盗之本也。”…针对民间苏州育婴堂收养弃子一事,他认为“此一乡之善事也”,政府要担当起救济百姓的重任。救助弃婴扩而大之为鳏寡孤独废疾贫病之人的根本,是使四海之民,家给人足,衣食饱暖。

——摘编自王卫平《富民与养民:唐甄的社会保障思想》

材料二:工业革命之后,西方社会贫富悬殊拉大,劳动者要求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的呼声逐日高涨。为此,发达国家推行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以使贫困人口和由于各种原因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得到最低的生存保障。这一制度被称为“福利国家”制度。二战以后“福利国家”在西欧日渐完美,在很大程度上起了稳定社会情绪的作用。这样的“福利国家”必然占用相当大的财政预算,而人民对福利政策不仅已经习惯,而且不嫌其多,只嫌其少。至80年代,“福利国家”的弊病已明显化。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严重地妨碍了经济的增长和发展高新科技的投入。

——摘编自陈乐民《20世纪的欧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甄“富民与养民”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方“福利国家”产生的历史根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福利国家”日渐完善的主客观条件,并指出“福利国家”遇到的难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按照贫困户的收入来源、财产状况、家庭劳动力等因素将其分为极贫、次贫等层级,给予不同的救济扶助。古代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还注重采用经济手段、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扶贫救助,如采用招商赈济、以工代赈等方式。政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如政府资助贫民春耕的种子。

——摘编自孙竞、张文《中国古代扶贫实践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二 1601年的“济贫法”,是英国社会福利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文件。它实际上是都铎王朝在不同时期针对贫民制定颁布的各种有关法律的汇编。

其主要内容是:地方教区负有救助贫民的义务;国家开征救贫税,作为各种济贫活动费用的专项开支……法令推广在伦敦首先实施的感化院制度。

——摘编自卢海生《试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济贫法的调整》

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政府一般对经济和社会生活持不干预态度,人们认为穷人应该对自己的贫困负责,政府没有义务为了帮助穷人改变市场竞争和淘汰法则。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人逐渐承认贫困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更多的是由社会原因造成的,政府应该介入社会福利事业。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的扶贫思路并说明其当代价值。
(2)根据材料二,概括17世纪英国济贫制度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01年“济贫法”出台的主要社会背景。
(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30年代前后美国政府对待贫困问题态度的变化。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贫困问题的认识。
2019-07-03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高考(通用版)历史一轮复习同步练习卷: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6 . 解读《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表》,针对表中所反映的经济发展问题,西方国家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GNP年增长失业率物价指数年增长率
1968—1972年4.3%3.2%4.8%
1973—1975年2.4%5.3%9.4%

A.大力发展“混合经济”
B.增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扩大政府的财政支出
D.增加社会福利开支
2019-06-2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7 . 2015年4月29日,久拖不决的希腊债务谈判再次出现危机,欧盟拒绝了希腊政府的72亿欧元的贷款申请,其原因是希腊政府在减少福利开支方面没能履行事先既定的6%~10%的约定。这主要是因为“福利政策”
A.激化了社会矛盾
B.加重了政府的负担
C.消除了贫富不均
D.挫伤了劳动积极性
8 . “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西方现代社会……国家调节社会利益分配和财富分配……国家以社会的名义‘侵犯’资本。”这反映出的是战后西方发达国家
A.完善福利制度,保障公民权利
B.削弱私人资本,避免盲目生产
C.建立国营企业,大力推行国有化
D.调整经济政策,发展“混合经济”
2019-09-12更新 | 217次组卷 | 20卷引用:第21讲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练)-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促使政府负担社会福利责任的步伐加快了。……然而这类社会计划一旦建立起来,就很少被取消——尽管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曾致力于这样做。不过,政府致力于提升社会福利并没有终止持续出现的社会问题。——(美)理查德

——E.苏里文等著《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由于高福利是以高税收为前提条件的,“福利国家”政策的长期实行必然与经济发展的效率发生矛盾。巨额公共开支,国家不堪负担,社会成员的劳动积极性下降,产品竞争能力不强,中产阶级日益削弱,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这些在欧美国家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被称作难以治愈的“瑞典病”,它是一种由“福利国家”政策而引发的现代社会病。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福利资本主义制度在左与右的意识形态的两端徘徊……左派坚持传统福利模式的运行逻辑,发挥“福利国家”社会安全网的正功能,不断提升福利水平,强化国家在福利提供中的主体责任,实施普遍福利,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充分就业与社会平等;而右派……主张削减福利、降低税率,强化个人责任,严格界定福利资格,实施最小化福利,依靠市场促进就业与社会福祉。

——刘建峨《当代福利资本主义的危机、矛盾与政策选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西方福利制度加快发展的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西方‘福利国家’的矛盾及启示”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00字左右)
2019-05-21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6月29日《每日一题》必修2—— 周末培优
10 . 据官方《国民收入与支出》统计:1951—1982年英国社会福利增长2.7倍,而国内生产总值只增长近1倍,同期社会福利金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4%跃升为14.4%。材料反映英国的社会福利
A.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
B.促进了国民经济高速增长
C.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D.扩大了社会消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