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经济”的出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道奇妙的分水岭:对西方国家来说,它似乎意味着现代化的结束……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在民族国家之上和之下的层面上对它进行越位,从而对它的主心骨一国家主权实行分解。

——钱乘旦《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出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罕见的持续性高速度增长。在信息技术部门的带领下,美国自19914月份以来,经济增长幅度达到4%,而失业率却从6%降到4%,通胀率也在不断下降。如果食品和能源不计在内的话,美国1999年的消费品通胀率只有1.9%,增幅为34年来的最小值。这种经济现象就被人们表述为新经济

——叶蔚、袁清文《网络金融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对自身进行“修补”的?“修正民族国家”在西欧有何具体体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经济”的发展给美国经济带来了哪些积极的变化?
2021-07-18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信息科技革命在当代新科技革命中处于主导地位,是人类智力进入新纪元的主要标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摘编自夏禹龙等、《发展科技,实现产业化一项关系到当前和长远的任务》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从其结构到其运行方式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在经历了1987年的华尔街“黑色星期五”之后,19914月,美国经济从战后的第9次经济危机中走出来,开始持续、稳定、较快地复苏和增长。更为神奇的是,长期困扰美国经济的滞胀之痛在这一轮经济扩张中消失得一千二净。一联串的数字,都展现了美国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和新经济迹象。

——摘编自石培新《新经济现象及预测》

材料三   1992-1997年美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2.0%,1998年达到3.5%,1999年达到4%;失业率从1991年的6.7%降为1998年的4.5%,同期通胀率则由5%降至1.8%。另外,政府财政赤字也由1992年近3000亿美元高位回落到1997年首次财政盈余,1998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高达6.1%;除去食品和能源,1999年消费品通胀率只有1.9%,增幅为34年来的最小年份。

——摘编自石培新《新经济现象及预测》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运行方式发生的重要变化,并分析美国改变经济运行方式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经济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意义。
2021-07-04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全国百强名校领军考试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盛顿者,美利坚之总统也。美立国至今才百年,百年以前,美国为英国属地,英待其民,甚为暴虐,华盛顿创‘离英独立’之说,举兵与英人抗,英不能敌,许其独立。华盛顿既为美君,不传位于己子,而使国人公举才能之士,三年任满,则复举而代之,名曰‘总统’,又曰‘民主’。”

——《便蒙丛书初二集》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政府继承了罗斯福新政的传统,以凯恩斯主义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使经济持续增长。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凯恩斯主义失灵。里根政府采用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理论,终于使美国经济走出衰退;而克林顿政府的经济政策使美国经济重新高涨,迎来所谓的“新经济”时代。

——整理自《历史·必修二》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华盛顿的贡献?萨拉托加大捷后,美英战争扩大为国际性的战争。结合所学,指出哪些国家支援过美国?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克林顿政府的经济政策。分析“新经济”时代的特点。
2021-06-2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就业人口分布(%)

经济部门年份美国联邦德国
农业195012.223.2
19902.85.1
工业195034.742.2
199025.840.5
服务业195048.932.4
199071.454.4

——据《中外历史纲要》(下)整理

材料二   工业劳动者年末人数(单位:万人)

年份公有制职工数量城镇个体劳动者农村集体和个体劳动者合计
19525333603531246
1956105183161375
1978425637505009
1979443768975340
19804674109165600
198452333810346338

——据《中国工业经济统计资料1949—1984》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美国、联邦德国就业人口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美国和联邦德国相比较,中国工业就业人口变化的总趋势有何不同。并分析从1952—1984年我国工业劳动者人数变化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利用自身首屈一指的工业优势,英国开始积极推行自由贸易政策,逐步建立起来了自由主义的经济体系。它率先采用……自由贸易成为了英国的国策。“英国制造”从此在更大的世界市场里长驱直入。……1849年,贸易垄断的标志,实施了近两个世纪的《航海条例》被废除了。

—摘自《》大国崛起・英国》

材料二美国许多商业和政治领导人则公开宣称:“由于美国拥有‘新经济”,,而其它国家没有,因此美国无可争议地成为全球老大,其它国家必须采用美国的价值观念,如果要与美国平起平坐,则必须效仿美国的制度。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率先取得“工业优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经济”的含义。

6 . 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变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下资本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层的人竞争。这样,君主们就被完全解除了监督私人产业、指导私人产业,使之最适合于社会利益的义务。

——亚当·斯密《国富论》

材料二   根据工业复兴法,成立了有大银行家、工业家和经济学家参加的全国工业复兴局,由国家监督生产,调节各企业主之间的关系。各企业分成十七个部门,每部门公布“公平竞争法规”,规定产品的产量、质量、市场分配和产品价格、工资和工时。

——北京师范大学编:《史学评述》l982年第l期

材料三   直到2000年12月克林顿任期结束时,美国经济连续增长了112个月,超过了美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增长期。特别是1996年起,年实际增长率达到4%,而且与此同时,美国经济保持着较低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1999年这两项指标分别为4.2%和1.9%。

——《读书》2003年第3期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什么经济思想?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作者提出这种观点的目的。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说明国家政权在社会经济中的职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当时的美国状况分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表明美国经济形成了什么新的发展模式?根据材料概括这种发展模式的特点。
(4)依据上述材料,说明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的原则。
7 . 有人曾把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社会概括为精神上的“饥饿”时代。然而到了20世纪后半期,美国人们在物质满足的同时,也享受到了丰富的精神生活。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有
①科技革命的进一步发展②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主流价值观的改变③大众传媒的重要作用④社会福利制度的不断完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中国有企业最多的国家。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在70年代给人的总体印象就是活力不足,“老大帝国”的包袱沉重,创新精神明显不足,经济增长乏力和滞胀,被世界经济界称为“英国病”。

1979年,保守党上台执政。一方面紧缩财政,放松政府管制,鼓动市场竞争,积极引进外资,一方面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改革。1997年以后,布莱尔领导的工党上台执政,在继续倡导市场自由竞争的同时,推行了鼓励研究开发与全球化的经济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被称为‘英国模式”的社会改良。改革主要涉及亏损较为严重的国有企业,以及公用事业和自然垄断性行业。

1995年以后,改革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将那些必续依赖政府补贴才能维待经营的企业也包括进来。主要包括公共运输系统和邮政系统。将企业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这种形式要求资金市场有效地运转以吸收股票投资。

—摘编自吴敬琏《英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

材料二1978年开始,国家提出“扩权让利”改革。国家在计划体制内逐步调整国企与政府之间的经营管理权和利益分配。政府把国有企业一部分生产经营管理权放给企业自主支配,并且把一部分利润让出,不断放松管理体制,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1984年,对国有企业实行“利改税”改革。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揭开了城市经济体制全面改革。1993年,国有企业以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为目标,不断深入改革。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强调明晰产权,政企分离,完善科学的管理企业。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股份制改革成为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趋势。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导致“英国病”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英两国国企改革措施的异同点。

9 . 尽管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制定相应的经济发展模式,但融入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

——罗斯福(1936年)



(1)材料一中罗斯福所说的“伟大而成功的战争”是指什么?这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对“我们自己”和“全世界”有何影响?
材料二 我们必须做前辈从未做过的事情……让我们决心把政府变成如同富兰克林·罗斯福所说的一个‘大胆、持久试验’的场所,一个为我们的明天,而不是我们的昨天服务的政府。

——1993年1月克林顿总统就职演说


(2)克林顿执政期间,在经济政策上做了大胆的“试验”,具体指什么经济政策?在此期间,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材料三 在现有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在这个意义上,国家的主动性就是而且应该是无可辩驳的。但是进而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须毁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

——(德国)路德维希·艾哈德


(3)材料反映三战后联邦德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
材料四:图片

(4)请将材料四图片加以分类,并填在下表中
类别图序号
反映经济全球化组织
反映经济区域化组织

2016-11-18更新 | 2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山东省泗水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