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经济”的出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罗斯福在整顿银行的同时,还采取了加强美国对外经济地位的行动。1933年4月19日,禁止黄金出口,放弃金本位;……1934年1月10日,宣布发行以国家有价证券为担保的30亿美元纸币,并使美元贬值40.94%。通过美元贬值,加强了美国商品对外的竞争能力。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直到2000年12月克林顿任期结束时,美国经济连续增长了112个月,超过了美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增长期。特别是1996年起,年实际增长率达到4%,而且与此同时,美国经济保持着较低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1999年这两项指标分别为4.2%和1.9%。

——《读书》2003年第3期


请回答:
(1)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经济出现了什么问题?为此美国罗斯福政府推行了什么政策?
(2)据材料一,归纳美国在货币发行政策上采取的具体措施。
(3)二战后,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新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请指出该体系的三大支柱。
(4)材料二表明美国经济形成了什么新的发展模式?根据材料概括这种发展模式的特点。
2019-12-20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高中教学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学测科目联考历史试题

2 . 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揭示了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但事实是二战后资本主义却迎来了历史上最长的平稳快速发展期之一,进入了所谓的“黄金时代”,这着实耐人思考。请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美国经济发生了麻烦。世界上力量最雄厚的工业国,其经济增长速度却是最落后的……我将在今后14天内向国会提出一些法案……从税收方面鼓励正常的工厂投资;加紧开发自然资源;促使物价稳定;并采取旨在保证迅速恢复经济并为今后扩大的长期发展铺平道路的其他步骤

——肯尼迪《扭转颓势》

材料二持战后资本主义可以自行调节观点的人的错误的根源在于他们错误地分析了战后繁荣的根本性原因,比姆斯很好地批评了这种错误,他说:“这种观点忽视了这样的事实,即战后繁荣并不是因为凯恩斯主义而兴起,在很大程度上这种繁荣与二战期间的暴力破坏所造成的世界资本主义结构的巨大变化相联系。随着这一战后繁荣的结束(这是一个客观过程的结果),凯恩斯主义的各种调节措施并没有能够减轻随之而来的危机。相反,在某些方面这些调节措施反而加重了危机,并产生了中产阶级对工人运动发动攻势的社会基础。”正是由于大的条件变化了……凯恩斯主义不再符合私人垄断组织的利益和要求,垄断资本于是抛弃了它,选择了以私有化市场化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

——刘元琪《战后以来垄断资本的演变过程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材料三直到2000年12月克林顿任期结束时,美国经济连续增长了112个月,超过了美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增长期。特别是1996年起,年实际增长率达到4%,而且与此同时,美国经济保持着较低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1999年这两项指标分别为4.2%和1.9%,基本上实现了传统经济学教科书中宏观经济四大目标不能同时实现的论点和菲利普斯曲线的假定,也否定了潜在的经济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这种经济就是新经济。

——刘绪贻《我看美国新经济》,《读书》2003年第3期

请回答:

(1)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归纳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并运用史实证明凯恩斯主义加重了危机。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20世纪80年代新自由主义的表现。

(3)据材料三归纳新经济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经济出现的政策因素。

(4)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其巨大的破坏力至今仍影响着我们。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的认识。

2017-07-0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燕子矶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克思在1859年撰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希腊罗马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这里所说的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指从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


(1)概括材料反映的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依据唯物史观加以评价。
2022-04-14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4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钢铁、汽车等传统产业就业比例,从1982年的22%下降到8%而与此相反,在战后科技革命中兴起的新产业却在迅速发展。电子产业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0%~20%许多经营传统产业的垄断组织,为了稳定地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也在采取新的对策:一方面对传统产业实行技术改造,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开始兼营新兴产业,向多样化经营的方向发展,以占领新的市场和开辟新的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的途径;此外,还力图将传统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其目的是继续利用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廉价劳动力和商品销售市场,以便为国内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摘编自宿景昌《论战后科技革命及其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   1995年,美国直接持有股票的人数是5130万人,占美国成年人口的31%,如果加上间接持有股票者,到1996年,美国共有占成年人口43%的人持有股票。1989年,美国有32%的家庭直接或间接地持有股票,1995年则上升到42%到2007年,美国人口3亿,股市开户人数8000多万,开户人数占总人口的近27%,全美50%以上的家庭都涉足股票市场,股票价值占美国家庭财产的1/3以上。

——摘编自徐林《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产权结构演变的趋势及原因分析》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根源。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新变化的影响。
2021-12-0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昌吉州昌吉教育体系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使美国的力量空前强大,为美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政治经济利益的要求建立美国主导下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这一秩序的基础就是能够带来世界经济繁荣的所谓“全球自由经济体制”,其核心内容是各国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从事国际贸易,输出或接受跨国投资,以此形成相互依存的世界体系,这种经济体系又必须由新的国际权力结构加以保障。因此,二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重点并不是对苏联的全面遏制,而是精心构建资本主义的全球体系。

——岳建勇《全球时代的美国与中国》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二战后美国“构建资本主义全球体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采取的相应措施。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成为美国“新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美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建立起新型的产业间分工体系,而从旧有的产业中解放出来的生产要素则用于发展高科技产业。美国积极推行以拓展海外市场为核心的贸易政策,克林顿政府制定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出口战略,进出口的快速扩张为新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极大的牵引力。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为美国带来了巨额的进出口,外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也给美国带来了巨额的资本净流入,其中外国直接投资有相当部分流入了高新技术产业。

——王清平《论美国新经济的实质》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经济全球化为美国“新经济”的发展提供的条件。结合所学,除了经济全球化因素之外,美国新经济的兴起还与克林顿政府的哪些政策措施有关?
2020-10-2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胡佛)主张救济主要应由地方政府和社区,私人慈善团体进行;救济重点在照顾处于困境中的大工业资产者、金融家和大农场主。他说:“联邦政府一干预,这种保险或干预,就会一成不变地堕落为仅仅的布施。对我们国家的理想和精神来说,自愿自觉的行动总比国库里拨出款来要强上千倍。”

——黄安年《罗斯福和1935年社会保障法》

材料二   罗斯福认为,(联邦)政府对于全体公民的福利负有一种终极的责任。如果私人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未能为那些愿意工作的人提供工作和为不幸的人提供救济,那么,那些并非由于自己的过错而遭遇困难的人就有一种要求政府予以援助的权利,他宣称“所有的人”,都有权“享受充分保障不必在经济上担心老、病、事故和失业的权利”。

——塞缪尔埃利奥特莫里森《美利坚合众国成长史》

材料三   1933—1939年,美国政府各项救济工作的支出总额达到了约180亿美元。这样的结果,毫无疑问的造成了美国政府的连年赤字1936年财政年度的赤字为43亿美元,但客观效果却使整个国家的境况有所好转,大大减轻了失业者的贫困和痛苦。

——温荣刚《罗斯福实行赤字财政政策的原因分析》

材料四   战后初期至60年代末,美国对经济的积极干预充分发挥凯恩斯主义的财政赤字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大力刺激经济的增长逐步健全和完善政府经济的机构,通过立法手段将政府经济干预深入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争夺世界霸权,政府将经济与军事生产相结合,庞大的军工生产和军事开支成了政府干预和调节经济的重要的经常化的手段之一。

——陆月娟《二战后美国政府干预经济的历史演变》

材料五   1980年竞选胜利的里根,身边聚集了一批经济顾问,有弗里德曼、格林斯潘、拉弗、里斯顿、麦克拉肯等货币学派和供应学派经济学家。上台后的施政纲领主要包括下述方面:大规模削减个人及公司所得税;大规模削减非国防开支;放慢货币增长速度,抑制通货膨胀;切实放松政府管制。

——赫伯特·斯坦《总统经济学》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比较胡佛和罗斯福对社会救济的主张的不同。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救济举措及影响。
(3)概括指出材料五的经济政策与材料四相比有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020-07-24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川师大万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就业人口分布(%)

经济部门年份美国联邦德国
农业195012.223.2
19902.85.1
工业195034.742.2
199025.840.5
服务业195048.932.4
199071.454.4

——据《中外历史纲要》(下)整理

材料二   工业劳动者年末人数(单位:万人)

年份公有制职工数量城镇个体劳动者农村集体和个体劳动者合计
19525333603531246
1956105183161375
1978425637505009
1979443768975340
19804674109165600
198452333810346338

——据《中国工业经济统计资料1949—1984》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美国、联邦德国就业人口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美国和联邦德国相比较,中国工业就业人口变化的总趋势有何不同。并分析从1952—1984年我国工业劳动者人数变化的原因。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际上欧洲的文艺复兴并不是以科学为向导的,其代表人物对美学和哲学精神的重视更甚于客观主义和怀疑主义。他们在不同程度上保留了中世纪的思想方式。他们继续崇尚和相信不可知和幻想的事物。他们仍然试图找到哲学家们所说的能将普通金属变成黄金的石头。他们继续相信占星术,并把它与天文学混为一谈。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反映出文艺复兴的侧重点在哪些领域?又有怎样的局限性?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   最初,科学从矿山和工场那里汲取的东西要比后者从它那里得到的多得多。在早期阶段科学并不是经济生活的组成部分,因此对科学的利用也就是少量的、零星的——甚至在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叶工业革命的早期阶段也是如此。但是到19世纪末,形势发生了变化,科学不再处于从属的地位:它已经开始改造旧工业,甚至创造了新工业。

——同上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学在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不同作用,并举出两例“全新工业”?

材料三   (90年代以来)可以说,谁掌握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谁就掌握了优势,谁就掌握了未来。

——路甬祥《全面认识科学的价值及其时代的特征》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观念形成的背景。综合材料一、二、三你得到哪些认识?
9 . 国家经济政策的背后总是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82年,马萨诸塞州首次为了保护本州内的国内生产者抵制英国进口,提高了州关税率。1784年,纽约州政府规定,进口货物如果由外国船只运至纽约,将被收取比美国船只运送高出一倍的进口税,并且对外国船只征收的吨位税也比美国船只高。1787年宪法规定“一切关税、输入税、货物税应全国统一……对于任何一州输出的货物,不得课税或征收关税”。第一届联邦国会于1789年7月通过了第一个关税法案,征税商品81种,对部分货物如布匹、烟草、靛蓝、食盐等则征收高达50%的关税。1816年又颁布了新的关税法案,对铁制品征收30%的关税,对棉织品和毛织品征收25%的关税,而且对部分工业原料进口征收较高的关税或特别关税。

       ——据李江《铜墙铁壁保护下的美国崛起之路》、邓峰《论美国关税法的演变》等整理

材料二   罗斯福虽然坚信平衡预算的所谓“健全财政”,但在出现大量失业和饥寒交迫的人群时,他仍然不顾强大政敌的反对,实现大规模的赤字开支。……(有些学者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一一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①经济的运营,并不总是有利于,并不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运营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②改进和补充。”

       ——《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1929—1945》

材料三   克林顿政府实行了以新贸易主义为核心的外贸政策一一“战略性贸易政策”。此政策既强调维持开放的贸易体系,又积极帮助美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为此,克林顿政府积极推进区域经贸合作及全球经济合作。其目的是为了利用美国的经济优势,通过全球化进程谋求美国经济利益。克林顿时期美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为美国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活力。研究者后来把克林顿推行的一系列振兴美国经济的政策称为“克林顿经济学”。



20世纪9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公债统计图(单位:百万美元)

——据刘绪贻等主编《美国通史(第6卷)》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建国初期主要的内外经济政策,并分析其历史背景。
(2)指出材料二中①、②两处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点“改进和补充”的表现。并简要分析“改进和补充”对美国经济的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克林顿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概括其积极影响。
2019-12-20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19年高三上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的科学革命为技术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物理学革命为原子能、电子技术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化学革命为分子设计和开发新材料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大量兴起,以至任何一项重大的科学发现和发明,都不再是单一学科发展的结果。科学事业也不再是少数人的事业,而成为社会性的巨大事业。

材料二   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业劳动生产率,1946年至1970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增长了大约4倍。同时,海陆空立体交叉运输网络形成,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兴产业部门,如信息技术产业已被人们从第三产业中独立出来,作为第四产业。科技革命造成的新的技术水平,使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很少能单独全面开发新产品,因此必须进行产品零部件开发的国际合作。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春明<科技革命的历史轨迹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以来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