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1954年,赫鲁晓夫发起垦荒运动。截至1956年,总计开垦约3600万公顷荒地。垦荒使哈萨克斯坦成为苏联农牧业发达的加盟共和国。这表明赫鲁晓夫改革(     
A.促进了苏联边疆地区的开发B.突破了“苏联模式”的束缚
C.扭转了工业为主的经济导向D.改变了农业长期滞后的局面
2023-08-03更新 | 14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1962年,利别尔曼教授提出,用利润、奖金等手段来发展企业的生产,把盈利率作为衡量企业好坏和规定奖金多少的标准。赫鲁晓夫支持利别尔曼的观点,国家只下达给企业生产的数量和交货期限两个指标,其余由企业自行制定,并在乌克兰的一些工厂试行。据此可知,赫鲁晓夫改革
A.废弃了部门管理的传统模式B.推动了单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C.利用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经济D.利用经济手段调动生产积极性
2022-05-30更新 | 1452次组卷 | 10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演练历史试题
3 . 20世纪的世界,一方面在衰落一方面又在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在1932年说:“由于某种难以确切指出的东西,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非但没有更加接近,非但没有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反而还采取了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

材料二   19836月,在国际高级研究协会联合会的一次会议期间,来自15个国家的学者们一致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都不再令人满意地起作用。“我们生活在一个正常秩序被打乱了的行星上,这一行星以一些与当代现实没有关系的经济观念为基础……我们要对那些基本信条提出异议,看看能否对它们加以修改或调整。”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导致1932年的世界充满“猜疑、恐惧和威胁”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都不令人满意”的表现。为此二者各自做了哪些经济政策调整?
4 . 下图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经济发展情况(年平均增长率,%)。据此可知,当时苏联(     
A.产业结构失衡加剧B.国民经济日益失去活力
C.经济重心转向农业D.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指出,戈尔巴乔夫改革虽然允许个体经济存任,但仍受制于传统社会主义理念,视市场为资本主义的,用国家订货代替国家计划,实质是反对市场经济。该学者认为戈尔巴乔夫改革
A.在经济领域方面收效甚微B.背离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C.未能根本突破斯大林模式D.学习了中国改革成功经验
6 . 1947 年,苏联部分地区出现缩小集体农庄规模、取消作业队,实行包产到组的制度等现象。这些现象
A.解决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B.为赫鲁晓夫改革提供借鉴
C.被高层认可并在全国推行D.缘于美苏冷战的国际环境
2021-05-18更新 | 373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1届高三5月仿真题历史试题
7 . 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的是
A.“废除余粮收集,拥护固定粮食税”
B.“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C.“开垦、开垦、再开垦”
D.“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2020-07-13更新 | 211次组卷 | 24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学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赫鲁晓夫曾试验和推广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中的机械化小组实行包工包产制度,出现过三种形式:综合机械化生产队,一般规模不大;在综合机械化生产队中又分若干个机械化小组;农机手家庭承包。这一措施
A.提升了苏联农业的机械化水平B.改变了农村的所有制成分
C.有利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D.继承并发展了新经济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B.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D.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2019-01-30更新 | 2605次组卷 | 75卷引用:广东省佛山一中、石门中学、顺德一中、国华纪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10 . 1981—1985年,苏联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5.1%、3.1%、2.2%、1.8%.因此,戈尔巴乔夫一上任就惊呼,“国内形势已经潜伏着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据此,戈尔巴乔夫
A.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B.制定“加速发展战略”
C.加强执政党地位
D.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