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33 道试题
1 . 图所示是1960~1985年苏联经济比重概况(%)。该图反映出,这一时期苏联(       

A.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现象一直存在B.已成为与美国相匹敌的军事强国
C.社会经济各领域的发展势头良好D.民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
2022-07-1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指出,赫鲁晓夫在工业上没有认识到计划经济体制管死了经济,也管死了企业,生产者和经营者都缺乏积极性,而把中央在物资、生产、工资等方面的很多权力直接下放给加盟共和国,使改革转了一圈又回到原地。据此可知,该学者旨在强调赫鲁晓夫改革的(       
A.滞后性B.高度集中性C.盲目性D.内容僵硬化
2022-07-16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如表为勃列日涅夫时期部分年份国内生产总值和军费开支表(单位:亿美元),材料说明,这一时期的苏联
年份国内生产总值军费开支军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
1965329037011.25%
1970516053910.45%
19747750113014.58%
19769370127013.55%
A.综合国力显著提升B.成功突破斯大林模式
C.国民经济比例失调D.美苏争霸中占据优势
2022-07-16更新 | 94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954~1956年,苏联各部和主管部门撤销了一半以上的处、司、局和总管理局,下放了1万多个企业,国家指令性指标减少52%左右,扩大了企业在计划、财务、劳动工资等方面的自主权。这些举措(     
A.加强了对企业的领导B.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提高了企业职工工资D.调动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
2022-07-16更新 | 403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主要靠下达大量指令性指标来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勃列日涅夫改革时,国家给企业下达的指标由八类二十多项减为六类九项。这表明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A.旨在计划经济体制B.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
C.取得巨大经济成效D.导致了农业发展缓慢
2022-07-16更新 | 180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961年,赫鲁晓夫提出“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的口号。1977年,勃列日涅夫宣称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这两位领导人的认识(     
A.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B.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C.脱离了苏联基本国情D.造成了人民思想混乱
2022-07-15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有学者形容某个苏联领导人“他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却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段材料反映的是(     
A.列宁主导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建立高度集中体制
C.赫鲁晓夫改革未突破旧体制
D.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失败
2022-07-15更新 | 133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表反映了1981-1990年苏联主要经济指标的变化情况。
1981—1982年1983—1988年1989—1990年
国民收入指数0.961.110.91
固定生产投资指数1.031.121.13
固定生产产出指数0.990.930.92
材料消耗指数1.051.041.07
上表说明当时苏联(     
A.经济有所发展B.经济结构比例失衡
C.经济面临停滞D.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2022-07-14更新 | 86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957年,赫鲁晓夫提出几年内在人均畜产品产量方面赶上美国,1961年他又声称在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这些做法(     
A.突破了计划经济模式B.严重脱离苏联社会实际
C.充分调动劳动积极性D.埋下了苏联解体的隐患
10 . 有人曾形象地说:“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党的脖子。”材料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
A.否定苏联共产党领导B.以农业为突破口
C.存在经济决策的失误D.重点在工业领域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