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1 . 勃列日涅夫主政时期,苏共中央书记苏斯洛夫撰文,要求苏联理论界响应勃列日涅夫的号召,转向研究“发达社会主义”,并说:“苏联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从理论上研究发达的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科学地论证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逐步进入共产主义的途径和方法。”这反映出当时(       
A.个人崇拜之风已死灰复燃B.苏联经济改革出现停滞
C.勃列日涅夫改革成效显著D.国家建设方面急于求成
2023-07-01更新 | 149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1986年,戈尔巴乔夫提出了新的经济政策,把资金重点投向提供新技术设备的机械制造部门,用这些新的设备来扩大生产以加速经济增长,并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据此可知,该政策(     
A.突破了苏联传统经济模式B.推动了世界多极化
C.忽视了对经济结构的调整D.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3 . 勃列日涅夫执政后,废除了赫鲁晓夫时期的干部定期更新制度,各级领导班子的更新幅度很小。苏共二十三大连选连任的中央委员达79.4%,到二十五大,连选连任者比例更上升到83.4%,而二十六大选出的中央政治局和书记竟然是二十五大的原班人马。勃列日涅夫此举直接导致(     
A.干部队伍从稳定到僵化B.体制弊端开始显现出
C.决策权力向个人集中D.国家机构的日益膨胀
2022-07-18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有人曾形象地说:“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党的脖子。”材料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
A.否定苏联共产党领导B.以农业为突破口
C.存在经济决策的失误D.重点在工业领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帮助苏联实现了有效的宏观经济规划和调控,有效地集中有限的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但是在另一方面,却严重抑制了企业生产的积极性,生产效率低下。备战型的发展模式,导致苏联一味追求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发展,忽略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虽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但实际上却导致了苏联国民经济内部产业发展严重失衡,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摘编自刘玮换《浅谈斯大林模式》

材料二   二战结束后,虽然人们希望有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来重建家园,但战争的胜利却向苏共高层证明了工业化和集体化的正确性,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则又强化了这种体制。至赫鲁晓夫时虽然全盘否定了"斯大林",但在改革中却一只脚迈向了民主,另一只脚又陷入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泥潭。而勃列日涅夫一边进行积极的经济改革,一边不断加强党政集中领导制、干部领导终身任职制等,个人集权和特权思想逐渐泛滥。至戈尔巴乔夫时期,强大的阻碍机制致使经济改革举步维艰,并最终使其转向政治领域,加速了苏联剧变的历史进程。

——摘编自陆南泉《对苏联改革历史的回顾与再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对苏联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认识。
7 . 在1985年4月的苏共中央全会上,苏共提出了“加速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主要目的是集中财力和物力,大力发展机械制造业,购买西方技术,实现工业部门的快速增长。据此可知,该战略
①未实现苏联社会经济加速发展
②忽视了对经济结构的调整
③旨在改变苏联传统的经济模式
④重视国民消费行业的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2-06-16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1971年,苏共二十四大决定在已有的国家计算中心网和全国统一的自动化通信网的基础上建立“自动化计划计算系统”,以运用经济数学方法和通信手段编制计划并监督计划的执行,并使国民经济计划趋于完善。这一系统工程(       
A.提高了苏联经济发展效率B.改善了苏联计划经济运行状况
C.推动了新科技革命的发展D.无法弥补苏联经济制度性缺陷
9 .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经济改革涉及的面比较广泛,这个时期的改革主要是减少中央的指令性计划指标,改革管理体制、改进管理方法和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强调利润对企业领导和工人的物质刺激作用。这说明勃列日涅夫改革
A.实行计划体制内的有限利用市场B.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使经济全面提升
C.促使苏联工业结构发展渐趋平衡D.承认市场管理体制,造成了经济混乱
10 . 据统计,从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末,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增长从8.5%下降到5.9%,农业总产值从4.3%下降到1.1%,劳动生产率年增长从6.8%下降到3.2%。这-局面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苏联整体国力不断衰退B.军备竞赛拖累经济建设
C.传统发展模式不可持续D.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