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如果说赫鲁晓夫的改革,主要是在“条条”与“块块”之间兜圈子,那么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改革,则是在减少还是增加几个指令性指标之间扭来扭去。该学者作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是,两人的改革(     
A.未突破苏联模式B.领域各有其侧重点
C.引发苏联社会剧变D.依据科学理论指导
2 . 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苏联核武器的保有量占比从美国的80%变成了美国的1.82倍。同期苏联的经济指标逐年下滑,1975年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仅为美国的40%,勃氏执政末期不足美国的30%。材料说明勃列日涅夫时期(     
A.军备竞赛导致经济负担的加重
B.苏联军事实力全面超越美国
C.经济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D.经济结构失衡问题得以解决
4 . 自1987年6月始,苏联先后通过了《苏联个体劳动法》《苏维埃合作社法》《租赁法》《苏联合作社法》《稳定国民经济和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基本方针的统——方案》等法案,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改革。这些举措
A.增强了物资供应B.加剧了经济恶化C.激活了市场活力D.缓解了社会矛盾
2021-12-14更新 | 340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2届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观察下图。由图中苏联经济增长率两次高于世界可推知
A.赫鲁晓夫突破了斯大林模式B.苏联取得世界经济大国地位
C.苏联改革曾推动了经济发展D.苏联得到社会主义国家支持
6 . 有学者指出,戈尔巴乔夫改革虽然允许个体经济存任,但仍受制于传统社会主义理念,视市场为资本主义的,用国家订货代替国家计划,实质是反对市场经济。该学者认为戈尔巴乔夫改革
A.在经济领域方面收效甚微B.背离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C.未能根本突破斯大林模式D.学习了中国改革成功经验
7 . 赫鲁晓夫曾对国家计划委员会进行改革,“在物资供应体制方面,从一切为国家调拨,改为产品物资的供销,一般通过供需双方企业直接订立合同的方式解决。但所订合同不能超过上级为他们规定的限额及任务指标”。这反映出赫鲁晓夫改革时期的苏联
A.企业获得了生产自主权B.经济重心是发展工业
C.并未突破斯大林模式D.遵循了客观经济规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