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经济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0 道试题
1 . 1920年,列宁强调,为了恢复经济,就要取得外国的生产资料,为了取得外国的生产资料,就要付给外国有关方面一定的代价,用什么来支付呢?用黄金吗?俄国黄金储备有限,用粮食吗?俄国的粮食尚不能养活国内所有的人。因此,我们要靠租让来解决问题。列宁意在说明(     
A.余粮收集制在战后可以恢复经济B.苏俄急需获得外国的生产资料
C.苏俄要实行粮食税过渡到社会主义D.苏俄需要调整经济政策发展生产
2 . 如图为苏俄(联)某经济政策实施前后农业发展情况。该经济政策为(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D.用收购制取代义务交售制
3 . 下图反映的是1913年至1925年俄国粮食产量的变化曲线。这组数据可以说明(     
A.“战时共产主义”引发苏俄政治经济危机
B.通过农业集体化实现了农业反哺工业目标
C.固定粮食税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D.“苏联模式”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
2023-02-19更新 | 367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联调(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这表明,苏俄开始推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D.单一公有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新经济政策】

材料一   当时许多领导人都把实施新经济政策看作是一种退却,以拯救苏维埃政权。正如列宁所强调,我们向作为商人的农民作了让步,即向私人买卖的原则作了让步。就整体而言,新经济政策确实是由军事共产主义向后退却,用当时的说法,由直接进攻改为迂回。但是,这样理解是不够的。对当时的苏俄来说,首要的任务应当是全力抓经济,为落后的俄国创造社会主义所必须的物质条件。

——摘编自郑异凡《对新经济政策的不同诠释及其命运》

材料二   凯恩斯认为,在自由资本主义下,仅靠私人经济是不能达到经济最大化的,期间需要国家出面来弥补和干预,以使国民收入全部用来生活消费和生产投资,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的最大化。一般而论,国家的干预和弥补,必须是在不损害个人的自由基础上进行的人性管理,因而大体上限于以财攻货币手段刺激有效需求。

——何正斌《经济学300年》

材料三     1979年撒切尔夫人率先在西方国家中摒弃凯恩斯主义进而推行以现代货币主义为中心的新经济政策,人们通常称这付药方为撒切尔主义。它首先对付以滞胀经济为特征的结构性经济危机,重新倡导资本主义自由经营和私人首创精神,减少国家的过度干预,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职能,缩小工会组织对经济事务的影响,减轻公司和私人的税收负担,削减政府过于庞大的公共开支。

——摘编自黄安年《评撒切尔夫人治理“英国病”》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背景,新经济政策是如何向农民“让步”的?
(2)指出材料二中凯恩斯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在二战后对这一理论的实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撒切尔夫人做了哪些改革?
6 .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说:“我们并不苛求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者知道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的一切具体情况。……至于在实践中具体如何走,那只能在千百万人开始行动以后由千百万人的经验来表明。”列宁的相关成功经验是(     
A.实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B.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取胜
C.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D.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
7 . 1926年,列宁格勒一半以上的居民参与到房屋的租赁和买卖中去。没有单独房间或住宅可供租赁的住户,往往将自己的住处用柜子、窗帘、屏风等隔成一些角落出租。这反映了当时苏联(     
A.工业化的发展带动了人口的激增B.农业集体化管理体制已逐渐推行
C.新经济政策向社会生活领域渗透D.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在持续下滑
2022-08-11更新 | 329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列宁曾说:“无论如何要继续前进并学会欧美科学中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20世纪30年代,面对有人质疑苏联大部分大型企业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斯大林表示,社会主义的经济并非“绝对闭关自守,绝对不依赖周围各国”。这可以用来说明,苏联的经济政策(     
A.经历了两次重大调整B.存在发展速度偏慢问题
C.注重优先发展重工业D.承认西方科学技术成就
2022-08-10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早期资本主义阶段,形成了古典自由主义,其学说的代表人物为亚当·斯密。随着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社会化生产不断扩大,垄断资本主义出现。古典自由主义终结于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主要代表的凯恩斯主义开始大行其道。第二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70年代,行政干预、提升政府在维护个人自由及市场经济方面的作用被人们广泛接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2001年网络泡沫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及随后的欧债危机,更是打破新自由主义神话,让美国模式威信扫地,使人们的信心发生彻底动摇。

——摘编自徐飞彪《美国乱局背后的新自由主义衰落》

材料二 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期间,商品货币关系基本被取消。但落后的生产力条件和普遍的小农生产,导致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设想难以实现。列宁推动实施了恢复商品货币关系的“新经济政策”。苏联迅速推进了农业集体化和计划经济,形成了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在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下,斯大林重新确定了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的作用范围,即众所周知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只存在于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之间。1956年的“秘密报告”后,赫鲁晓夫推动的经济改革使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出现松动,在社会主义阵营反思苏联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讨论重新形成。

——摘编自王立胜《科学理解唯物史观中经济与政治的辩证关系:三次争论及其当代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历程,并指出罗斯福调整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俄(苏联)经济政策的演变情况,并简要评价斯大林模式。
(3)根据材料一和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计划与市场对经济发展的认识。
10 . 下图所示为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作物产量和粮食作物耕种面积情况。这一变化主要缘于(     
A.“苏联模式”的建立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C.新经济政策的推行D.“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