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经济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6 道试题
1 . 列宁指出:“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为走出困境,列宁(     
A.颁布《和平法令》B.实行余粮收集制
C.施行新经济政策D.实施农业集体化
2023-09-05更新 | 19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列宁说:“我们向作为商人的农民作出了让步,即向私人买卖的原则作了让步;正是从这一点……产生了合作社的巨大意义。”据此可知,当时政府实施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D.农业集体化
2023-07-12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苏俄(联)某经济学家对当时正在实行的经济政策提出如下问题:如何对待富农问题;如何对待私营经济的经营者;如何获得工业化的资金……据此可知,该经济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D.社会主义工业化
4 . 1921年春,苏俄布尔什维克以新经济政策的形式实施战略退却时,无产阶级队伍中的一些派别和集团叫嚷布尔什维克“蜕化”、“共产主义没落”等等。布尔什维克的对立面孟什维克则以为这是苏维埃制度的演变,并且对此表示欢迎。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部分人士尚未认清新经济政策本质B.苏维埃制度遭到苏俄民众一致反对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影响力依然存在D.尚未找到向社会主义过渡正确途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列宁全集》

材料二 斯大林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途径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快速地推进现代化。

——米艳《斯大林模式:落后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途径》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冲击”“围攻”所对应的政策,分别指出这两种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举措并对此作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022-10-06更新 | 237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列宁曾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为此,苏俄(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实行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
C.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措施D.合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7 . “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从‘强攻’转为‘围攻'……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即把任务限制在较容易完成的范围内,那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苏俄为此采取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计划经济体制D.“新经济体制”
8 . 日本学者不破哲三认为:1917年至1920年,是列宁理论活动中“荒废的时代”,称1920年11月之后是列宁的“最后三年”,在这一时期,列宁的理论活动精彩地复活了,或者说恢复了活力。列宁理论的“复活”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推行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施
C.新经济政策的提出和实践D.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守
9 . 苏俄(联)的某一政策规定,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这一政策的实施(     
A.调整了国家与农民的关系B.损害了农民利益
C.动摇了国有企业的地位D.形成了苏联模式
10 . 1920年至1921年的苏俄农村出现了这样的场景:工人为了自身的生存,需要从农村取得粮食,而农民为了自身的生存,需要保卫自己的粮食,于是“红军和工人征粮队员往往被农民打死,而农民也因暴力抗征而遭枪杀”。这表明当时苏俄(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功大于过B.经济政策的调整势在必行
C.余粮收集制造成了国家分裂D.农村经济十分衰败和凋敝
2022-07-06更新 | 439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