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经济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1 . “其特点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引入市场机制,恢复并运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价值规律等一向被看作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其本质的目的是发展生产力,以便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在此基础上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材料反映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023-07-15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列宁全集》

材料二 斯大林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途径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快速地推进现代化。

——米艳《斯大林模式:落后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途径》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冲击”“围攻”所对应的政策,分别指出这两种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举措并对此作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022-10-06更新 | 237次组卷 | 17卷引用: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选择性考试历史试题
3 .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说:“我们并不苛求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者知道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的一切具体情况。……至于在实践中具体如何走,那只能在千百万人开始行动以后由千百万人的经验来表明。”列宁的相关成功经验是(     
A.实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B.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取胜
C.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D.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
4 . 1922年列宁指出:“一年来农民不仅战胜了饥荒,而且交纳了大量的粮食税,现在我们已经得到几亿普特的粮食,而且几乎没有使用任何强制手段。”这是因为苏俄(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
C.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D.开展农业集体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认为不能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绝对地对立起来。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替代物,它要克服的是资本主义的弊端,而不排除资本主义一切有用的形式。据此可知,十月革命后的苏俄(联)实施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D.戈尔巴乔夫改革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两代锁海或海禁之时,正逢西方史学家所说的“商业革命”,时间为公元1300年至1700年。西方经济思想史学家亦认为15001750年为重商主义时期,18世纪更进入工业所导出的资本主义时代,西方国家尤其是英国,正在积极寻求贸易尤其是自由贸易,而明清两代政府还在变本加厉地闭关自守,尤其是昏庸的道光皇帝更作许多不合理的人身限制,终而酿成鸦片战争,成为一连串不平等条约的始点。

——侯家驹《中国经济史》(下)

材料二   仅在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头一年,就有一万家企业租了出去,其中大部分都转到了私人手上。按其规模说,这都是些工人不超过5人的小作坊;它们通常利用本地的原料,生产日用必需品。……和新经济政策以前时期相较,对照是令人惊讶的,因为在苏维埃政权的初年私人贸易是被禁止的,而对工人的剥削是绝对不允许的。

——B.C.列利丘克著《苏联工业化:历史、经验、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与西方实行的贸易政策及其对本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经济政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并简要阐述对中国当今世界形势下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借鉴意义?
2022-07-03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阶段(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20世纪20年代的列宁认为,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只有满足这个条件才能获得彻底的胜利: 即掌握政权的无产阶级和大多数农民之间达成妥协。因为在和平时期,小农需要的东西同 工人需要的不一样,只有同农民妥协,才能拯救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材料表明列宁意在 (     
A.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B.寻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路径
C.全力推行余粮收集制D.着手调整苏俄的经济发展政策
8 . 如图为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图中苏俄(联)粮食产量增加主要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推动B.新经济政策的实行
C.农业领域内的集体化运动D.赫鲁晓夫农业改革
9 . 列宁指出,在大机器工业还没有充分发展的条件下,商业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这反映出列宁
A.找到了实现工业化的新途径B.对市场和货币作用的新认识
C.表达了建立市场经济的新愿望D.对直接过渡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2022-04-30更新 | 448次组卷 | 10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为什么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
(2)材料二中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具体指什么经济体制?并指出该目标确立于党的哪次代表大会?
(3)纵观上述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2021-12-1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