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经济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列宁全集》

材料二 斯大林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途径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快速地推进现代化。

——米艳《斯大林模式:落后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途径》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冲击”“围攻”所对应的政策,分别指出这两种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举措并对此作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022-10-06更新 | 237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列四项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推出结论的是
A.AB.BC.CD.D
2021-11-19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新经济政策实施之初,党内外有人传播流言,说这一政策是在耍政治手腕,是权宜之计。列宁批评指出,新经济政策要“认真地和长期地”实行,但同时又指出,奥新斯基把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期限估计为25年“多少有点悲观”。上述史实表明,当时
A.新经济政策难以得到有效推行B.列宁对实现社会主义谨慎乐观
C.党内就经济发展手段分歧严重D.经济政策缺乏长期性和连贯性
4 . 1921年苏俄规定:“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可以用来改善和巩固自己的经济,也可以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此规定出自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农业集体化政策
C.新经济政策D.“自由放任”政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21年苏俄实行的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妥协,是苏俄通往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次暂时的退却。苏俄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为什么没有坚持下去?其原因引起史学家的极大兴趣,以下原因你认为最有可能的是
A.缺乏配套的系统的政治改革B.缺乏相应的立法保障
C.受马克思主义传统观念影响D.国内外形势十分严峻
6 . 苏联史专家闻一在《凯歌悲壮》里把苏俄1921~1927年称为“退却年代”,20世纪30年代是“剥夺年代”。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到访苏联后写下《莫斯科日记》:“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其中,“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消极的东西……不可避免”主要是由于
A.大危机暴露了自由资本主义的弊端B.苏联建立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
C.苏联脱胎于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情D.农奴制改革没有废除沙皇专制制度
7 . 有学者认为:新经济政策中在鼓励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又限制市场作用。这同样是种矛盾的态度,特别是通过国家政治力量干预商品交换,为商品交换规定固定的场所。该学者意在说明新经济政策
A.与当时苏俄基本国情不相符B.实质上是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C.目的是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D.为斯大林模式奠定理论基础
2021-08-09更新 | 155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019届高三学情调研(五)历史试题
8 . 苏联(俄)七十余年的历史进程中,粮食政策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调整(如图所示)这些政策
A.大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B.是苏联(俄)发展历程的历史见证
C.以牺牲农民切身利益为代价D.是计划经济体制推行的具体表现
9 . 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主要指
A.借助商品、市场的自由调节B.宏观调控与计划相结合
C.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D.实行粮食税制度
2021-06-30更新 | 331次组卷 | 3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五月检测历史试题
10 . 下面是苏俄(联)1920~1924年农村平均税率的变化示意图。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列强武力干涉促使苏俄调整政策B.余粮收集制度严重破坏了工农联盟
C.国家宏观调控实现经济快速恢复D.政局稳定使政府放松对经济的干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