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经济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1921年2月,苏俄一个海军基地发生兵变,这一事件引起列宁等人的高度重视。随后,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实施
A.余粮收集制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D.斯大林模式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

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

——【苏】列宁《论粮食税》,《列宁全集》第四十一卷

材料二   “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三四年来我们稍稍学会了实行急剧的转变……学习实行‘新经济政策’。”

——【苏】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列宁全集》第四十二卷

材料三   新经济政策的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同时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

——《中外历史纲要》(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为何种情况所迫?其最重要的措施是什么?功劳何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列宁为什么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错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经济策”“新”在何处?有何作用?
3 . 《全球通史》中称:“对列宁而言,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只是一次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这表明列宁实行该政策的最终目的是
A.缓和工农间矛盾
B.恢复社会经济
C.向社会主义过渡
D.发展商品经济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俄国革命已经过去100年。从导致沙皇俄国崩溃的二月革命发展到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掌握权力的十月革命,应如何评价这一系列动摇全球的大事件呢?在迎来100周年节点之际,全球掀起了讨论热潮。俄罗斯独立民调机构列瓦达中心的舆论调查显示,52%的受访者认为尼古拉二世给俄罗斯带来好影响,而列宁为46%,两人基本不相上下。由于舆论分成两派,俄罗斯政府难以对革命100周年明确表达立场。

——2017年6月《环球时报》

材料二   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1921列宁《论粮食税》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性质。如何理解十月革命是“动摇全球的大事件”?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列宁是如何“利用资本主义”的?结果怎么样?

材料三   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象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3)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主义运动遭受的重大挫折是指什么事件?我们应当从中吸取哪些教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24年,季诺维也夫在俄共(布)十三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强调“不会再有因新经济政策而采取的新的退却”。此后,党的许多领导人也纷纷表示,反对“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这表明当时他们认为,新经济政策( )
A.已经完成了恢复经济的任务B.是特殊时期被迫做出的暂时妥协
C.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D.应该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取代
2019-01-30更新 | 2987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7年海南省海口市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6 . 1921年,苏俄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列宁作出了很好的回答:“退一步,进两步。退是为了进,为了进必须退,不退就不能进。”当时“退一步,进两步”是指
A.放弃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
B.全面放弃计划经济,实行市场经济
C.利用市场经济手段,向社会主义过渡
D.实行工业国有化,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7 . 苏俄曾流行这样一首歌谣:“土地属于我们,但面包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针对广大人民对当时政策的不满,1921年春,苏俄政府实施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全盘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