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2022高三上·山东·专题练习
名校
1 . 下表反映了1924、1928、1939年苏联人口的阶级构成,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成分半份工人和职员集体农民和合作化手工业者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资产阶级、地主、商人和富农
192114.8%1.3%75.1%8.5%
192817.6%2.9%71.9%1.6%
193950.2%47.2%2.6%0.0%

A.国内外局势的影响B.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
C.农业集体化的推行D.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
2022-08-10更新 | 202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9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备战2023年山东历史新高考【3年真题+1年模考】精练【学科网名师堂】
2 . 1953年,苏联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对这一现象的出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经济危机下农业破产的表现B.前提是国家给予农民大量补贴
C.筹集工业化资金的现实需要D.体现了赫鲁晓夫对农业的调整
2022-07-06更新 | 433次组卷 | 9卷引用:专题19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备战2023年山东历史新高考【3年真题+1年模考】精练【学科网名师堂】
2022·山东·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苏联推行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在苏联农村的主导地位,如表为1940—1945年苏联集体农庄劳动日平均实物工资情况,材料反映了集体农庄
1940—1945年苏联集体农庄劳动日平均实物工资(公斤)
1940年1941年1942年1943年1945年
谷类2.01.61.00.80.7
土豆1.20.40.30.50.3

A.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B.体现按劳分配原则
C.完全不利于苏联社会发展D.加重农民生活负担
2022-05-15更新 | 360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19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备战2023年山东历史新高考【3年真题+1年模考】精练【学科网名师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图为1937年世界主要国家工业产值比重图。其中②③分别指的是

A.美国、苏联B.苏联、德国C.美国、德国D.英国、德国
2022-05-12更新 | 268次组卷 | 10卷引用:专题19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备战2023年山东历史新高考【3年真题+1年模考】精练【学科网名师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美国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有些国家甚至开始了自己的持续时间不一的计划,希望来减轻本国的经济困难。这主要表明
A.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困难重重B.苏联的经济模式有较大优势
C.美国要搬用计划性经济模式D.西方国家对自身模式产生怀疑
2022-05-05更新 | 228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9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备战2023年山东历史新高考【3年真题+1年模考】精练【学科网名师堂】
6 . 下图是苏联(俄)历史上某一时期经济体制模式的主要特点。据此判断该时期是(  )
除了农业外,几乎对全部经济(包括对超过5人的小企业)都实行国有化,以此来达到最大限度地扩大国有制企业(分配上实行高度的平均主义实行劳动力的强制分配和普遍劳动义务制

A.1918-1921 年B.1921-1927 年
C.1928-1956 年D.1956-1964 年
7 . 有学者指出,苏联存在的70多年里,一共有过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军事共产主义模式,它被列宁否定,但斯大林延续了这一模式;另一种是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模式,但它被斯大林所推翻。苏联的社会主义探索与建设模式的变化
A.纠正了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偏差B.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
C.反映了计划和市场地位的不同D.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向
8 . 如表为1928年、1932年和1937年苏联拖拉机数量与农业集体化发展状况统计表。它反映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是
时间拖拉机数量(万台)参加农业集体组织农户占全国农户比例(%)
1928年2.71.7
1932年14.861.5
1937年56.193.0
A.优先发展重工业B.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同时并举
C.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D.农业集体化滞后制约工业化发展
2021-07-08更新 | 8644次组卷 | 73卷引用:专题19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备战2023年山东历史新高考【3年真题+1年模考】精练【学科网名师堂】
9 . 1928年初,斯大林连发指令,要不遗余力的“打击粮食商贩和富农”,“逮捕投机商人和囤积粮食的富农”,用严酷的刑罚惩戒“苏维埃政权的破坏者”,以震慑中农。促使斯大林发出这一指令的主要因素是
A.农业集体化挫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B.苏维埃政权面临敌对分子的进攻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激化了社会矛盾
D.战时共产主义的思想基础仍然存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