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据统计,从1928~1933年,苏联生产资料生产增长1.7倍,消费资料生产只增长56%。重工业由1928年的39.5%,上升到1933年的53.4%,轻工业则由50%以上降为46.6%,甚至食品生产和加工工业大部分产品还未达到1913年的水平。这说明苏联
A.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正式确立B.计划经济使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C.实现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D.工业结构中明显的比例失调趋势
2 . 下图是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时期工农业产值增长示意图。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反映了苏联调整经济结构的愿望B.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
C.农业和轻工业呈现出负增长趋势D.开始确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2021-03-03更新 | 281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粮食问题事关国计民生,影响社会发展与稳定。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西汉初年,"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淫侈之俗,日日以长",北方匈奴的侵扰,国家安危犹在。贾谊向汉文帝上《论积贮疏》,引述管子"仓廪实而知礼节"来说明贮粮的重要性,认为"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并建议"驱民而归之农",从而"富安天下"。

-吴慧《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材料二俄国(苏联)历年谷物产量统计表(部分)

时间()1928–19291930–19321933–19371938-1940
人均粮食产量(公斤)470460440–450420-430

一-据陆南泉等主编《苏联真相》

材料三进一步考察(新时期以来)不同时期粮食增长率的变动情况,发现其增长率呈相对下降趋势。平均增长率1978-1985年为3.17%,1978-1990年为3.23%,1978-1995年为2.54%,1978-2000年为1.91%,1978-2004年为1.77%。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背景下,耕地面积急剧减少,粮食产量要继续维持1.8%左右的增长速度将面临很大困难。

——张瑛、钟钰《我国粮食生产特征与政策建议——1978年以来粮食生产回顾》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贾谊粮食安全思想产生的背景。(不得照抄材料原句)
(2)据材料二,指出上世纪20年代末至40年代,苏联粮食生产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近年来影响我国粮食增长率攀升的主要因素。综合以上材料,请你为保障新时代的粮食供应献计献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学者许倬云认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有了两种选择:一种是以国家权力有计划地规划经济发展的模式,制约财富的分配。另一种则是在相对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上,制定各种节制资本与保障人民福利的政策。”这两种选择
A.说明实行福利主义政策已成为共识
B.均通过经济改革改变了国家的性质
C.反映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的趋势
D.都在探索适合本国的经济发展模式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反映1913年俄国、1920年苏俄、1925年苏联的农业和工业生产情况

项目191319201925
农业总产值(%)10067112
种植业(%)10064107
畜牧业(%)10072121
粮食(万吨)765045197247
牛(万头)606052506210
猪(万头)209017502180
工业总产值(%)102.514.1077.39

材料二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坦率地讲,我们过去搞社会主义是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问题。我们现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文选》


(1)材料一中1920年与1913年相比,工农业生产情况变化的原因有哪些?1925年工农业总产值与1920年相比,发生变化的主要政策因素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有何特点?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在经济体制方面进行了哪些改革?
2021-08-1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全盘集体化运动使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富农阶级被消灭,个体农民变成集体农庄庄员,分散的小生产变成集中的大生产,农业成为直接听从党政机关指挥的部门。这一变化
A.推动新经济政策落地B.改变了农业发展落后局面
C.有利于工业化的实现D.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认为1921~1927年是苏俄(联)历史上的“退却年代”,20世纪30年代是苏联历史上的“剥夺年代”。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到苏联访问之后写下了《莫斯科日记》,书中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材料二 他是一个精明的统治者,在驾驭政府与时代方面有无与伦比的胆略和才能,又由于他在内政方面的巨大建树和在与法西斯斗争中的不朽功绩,而被世人公认为同华盛顿、林肯相比肩的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是他,把美国人民从苦难和经济大萧条中拯救出来,扩大了中央政府的权力,首创干预经济生活的先例。

材料三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中国领导层看来,中国1977年全年的农业成就是不能满足本国需要的,其失误……在于农民缺乏努力工作和发挥积极性的动力。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材料一中的“退却年代”是指什么?如何理解“某种消极的东西”?
(2)材料二中的“他”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突出贡献是什么?对世界有何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前一种“组织方式”弊端的主要表现。后一种“组织方式”做出了怎样的政策调整?
2021-07-0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从1917年到1953年,苏联(俄)的粮食产量从5460万吨增加到8100万吨,同期粮食征购量从180万吨增加到3100万吨。从1918年到1933年,苏联(俄)的食品和食品原料的外贸进口占比从14.8%下降到8.2%。导致以上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内外战争的影响B.农业集体化的推行
C.经济体制出现变化D.应对经济危机的需要
2021-07-13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暨新高三适应联考)历史试题
10 . 下图反映了不同年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的大工业产值在世界工业中的比例。对图中比例变化认识正确的是
1913年1929年1937年
美国38.2%46.6%41.9%
德国15.3%11.1%11.6%
英国12.1%8.6%9.3%
法国6.6%6.5%5.7%
俄国(苏联)2.6%3.7%13.7%
其他国家25.2%23.5%17.8%

A.美国遭受经济危机打击严重B.两种社会制度的冲突较为激烈
C.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已丧失D.计划经济对苏联工业作用巨大
2021-08-2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