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影响和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讲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图为俄国粮食产量变化曲线:


材料三   1989年共产主义制度在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的崩溃,当然还有东德——它以并入联邦德国而整体消失……一度令人畏惧的柏林墙被敲成一片片碎片做了纪念品。1991年12月底,飘扬在克里姆林宫镰刀锤子的苏联红旗徐徐降下,俄罗斯的白蓝红三色旗升上了克里姆林宫上空。

——据《俄罗斯史》


(1)材料一反映了俄国社会的什么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对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并指出其基本原因。
(3)材料三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发生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2 . 下表为1917——1953年工业总产值发展速度(苏俄、苏联)(以1917年为100%)

对图中阶段趋势及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1917--1921年下降趋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体现局限
B.1925--1936年快速上升: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成效显著
C.1940--1945年下降明显: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
D.1946--1953年发展迅速:赫鲁晓夫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2020-07-11更新 | 25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历史试题
3 . 下图为俄国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其中粮食产量低谷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一战中协约国对俄国的武装干涉B.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
C.自然灾害和农民暴动共同作用D.放弃市场和商品经济
2020-06-09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历史试题
4 . 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推动社会经济稳定健康地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苏联兴亡史》

材料二   斯大林认为,如果将用来购买汽车和机器的资金用来购买布匹,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在工业化建设上,斯大林明确表示决不能放慢速度,必须竭力加快速度。斯大林用强制的办法,使农民的一半收入交给国家,“一五”计划时期,从农业吸收的资金占用于发展工业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一以上。

——据陈仲丹《墙头政治——现代外国宣传海报解读》整理

材料三   1935年,“新政”进入第二阶段,对经济、社会等领域系统改革,以解决美国经济发展的问题。这些措施造就了中产阶级,建立了社会保障,创造了走出危机的条件。新政一改此前政府的有限权力,从制度上实现了国家职能与政府角色的重大转变——政府有权介入经济体,直接干预民众生活,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

——摘编自吴海山《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的反危机实践:以美国三次大危机为例》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冲击的方法”和“围攻的方法”分别指苏俄实行的什么经济政策?与“冲击的方法”相比,“围攻的方法”有何显著特点和作用?
(2)据材料二,指出斯大林加速实现工业化的原因及主要举措,并分析这些举措的主要弊端。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政府角色发生的变化。指出这一变化对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各国经济政策的调整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借鉴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面两幅历史图片反映的情况有明显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行题B.新经济政策的实行
C.战争结束,形势发生变化D.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2018-02-2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高中历史必修2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综合练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