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1 . 下图为1980年和1996年世界不同类型国家进出口依存度变化示意图。据下图可知(     
A.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B.发展中国家经济高速增长
C.世界经济区域化的发展D.发达国家经济陷入“滞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冷战结束后,全球治理模式呈现出霸权治理衰落、多极治理兴起、网络化治理出现的状况,同时政府间的国际组织角色也在发生变化,其不得不与非政府组织等协调关系共同参与全球治理。这种变化
A.巩固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B.旨在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
C.反映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D.改变了发达国家主导地位
2022-05-31更新 | 356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国家财富的增长是以国民的普遍富裕为基础的,富裕对于国家来讲,就是国民财富的不断增长,劳动者掌握的财富越大,国富,即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就会被越多地生产出来,国家的财富也就不断地扩大。如果劳动者生活维持费用不足,是社会停滞不进的症候,而劳动者处于饥饿状态,就是社会处于急速退步的表现。他还认为,促进国民财富的增长,必须遵循经济的自由原则。为此他提出“任其自由,广其竞争”的原则。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

——据《国富论》(1776年出版)

材料二: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牙买加体系建立,各国货币不再规定含金量,黄金也不再用于官方结算,黄金的货币使命终结。……而当前美元仍然占各国外汇储备的65%左右,国际外汇交易的40%以上,国际贸易结算的50%以上……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是一种浮动汇率体系。……弹性化、多样化的汇率制度符合国际经济一体化、资本流动量剧增,各国发展特色化的客观要求,外国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开发、资本项目自由兑换化的过程中,汇率制度的弹性化为其保持货币政策的相对独立性提供基础前提。

——朱丰根、朱延福《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基本特征与问题分析》

材料三:1980年、1996年世界不同类型国家进出口依存度表。

国家类型


时间
高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中低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
198038%43%42%30%
199640%52%43%42%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对“国富”的认识有哪些?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牙买加体系与布雷顿森林体系在货币形态和汇率机制上的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4 . 20世纪70年代以前,联合国关注的是“传统安全”,包括国家安全、主权独立、民族国家平等的安全和免受外来干涉、军事侵略的安全。20世纪70年代以后,环境问题、发展问题等“非传统安全”受到联合国的重视。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全球化趋势的加强B.世界主导力量的交替
C.联合国职能的扩大D.国际政治局势的缓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图反映了我国1990~2010年贸易进出口总额变化趋势。导致图中数据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D.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
6 . 【国际贸易的发展与变化】

材料一   1900-1981年世界贸易与世界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


——摘编自姚曾荫《国际贸易概论》

材料二   1930年美国总统胡佛签署了《美国关税法》,增加了应纳税目和提高了关税,招来了贸易伙伴的报复,引发了贸易战,使得大萧条时期的美国雪上加霜,也加剧了世界经济危机。二战后,美国力推自由主义贸易政策,构建“自我利益的多边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然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新保护主义抬头,其国际贸易政策在此时期充满摇摆性和矛盾性,即自由主义贸易政策和保护主义贸易政策交替运用。

——摘编自郭百红、顾学华《美国国际贸易政策演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00-1981年国际贸易的发展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美国新保护主义抬头的原因,并谈谈贸易保护主义的弊端。
7 .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传统行业的劳动力需求量减少,雇佣单位对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素养提出更高要求,全球劳动力流动呈现出“精英迁移”的趋势,这在跨国公司尤为明显。这表明全球化进程中
A.发展中国家成为主要受益者B.逆全球化成为国际主流现象
C.新的国际政治格局已经形成D.劳动力市场结构发生了变化
2020-08-10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85-2018 年部分国家汇率变化表( 1美元合该国货币数)


国家和货币名称1985年1990年1996年2000年2010年2018年
中国(人民币)3.205.228.328.286.776.62
日本(日元)200.50134.40102.83107.7787.78110.42
英国(英镑)0.690.520.650.660.650.75
俄罗斯(卢布)4.6428.1330.3762.67

——摘编自联合国《统计月报》

材料二   

2015年 12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正式宣布将人民币纳入SDR (特别提款权)篮子,所占权重为10.9%, 仅次于美元和欧元。IMF统计数据显示,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从2016年末的1.1%稳步提升到2019年第二季度末的2.0%。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8年末,全球已有60多家央行或货币当局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当前环境下,受到美国国内单边主义行为的影响,离岸美元流动性总体面临收缩趋势;与此同时,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程度提升,人民币资产逐渐走进全球犬类资产配置的视野,人民币国际化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摘编自鲁政委等《人民币国际化十年“三级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四个国家汇率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原因。
2020-05-22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湖北省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高三5月联合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9 . 国际舆论和学术界总会流行一些新名词,新概念,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先后出现亚洲四小龙,金砖四国,欧盟,“新型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这些名词的出现本质上说明:
A.世界经济一体化加强
B.美国霸主地位丧失
C.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
D.国际主导力量变化
2018-09-29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湖北、山东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10 . 近现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全球化趋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历史看,全球化分几个阶段,主导方式不停变化。第一阶段是1500年到工业革命时期,强国通过海上战争控制航路,击溃竞争对手商船船队寻求贸易垄断,建立主导性的全球贸易网络。第二阶段是英国工业革命后,强国以殖民方式在全球进行原材料 掠夺和市场扩张,这个时期的全球化本质上是种“帝国模式”,英国是霸权国。第三阶段是二战后,世界各国间逐渐走向全球性相互依赖,国家间处理彼此关系的行为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最强大的国家认为以战争方式开疆拓土得不偿失,战争无异于自杀,美国靠贸易就能致富。

——摘自徐秀军、刘贞晔等的《特朗普会大开经济全球化倒车吗?》

材料二 1990年后,全球经济开始为公众所注意,国家间贸易的扩大,对外投资的增加,资本的自由流动,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政府干预的减少和新型合作的出现,通信技术的进展……推动了世纪经济的全球化。1995年世贸组织建立,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舞台,拥有行使决定的权力。

——摘自杰里.齐格勒的《新全球史下》

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对第三世界来说,风险多于机会,代价大于利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于穿上了一件紧身囚衣。美国政府认为,中国进入世贸组织后势必造成失业狂潮,这样中国社会就会不稳定,政府就可能垮台。全球化是美国政治精英的一个重大阴谋,这在美国决策圈实际上早就是公开的秘密。

——摘自马立诚的《最近四十年中国社会思潮》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全球化三个阶段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靠贸易致富”的有效机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们应如何正确认识全球化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