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图一、图二分别为1965年、1995年世界贸易中国家或地区所占份额的示意图。能合理解释图一到图二变化的是(     
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B.世贸组织推动国际贸易发展
C.亚洲经济地位日益重要D.世界经济格局已经发生改变
2 . 如图是1937-1987年初级品和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据此可以推知

①初级品占国际贸易的比重呈下降趋势
②二战后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开始形成
③技术革命使国际贸易结构发生了变化
④发展中国家是国际贸易的最大受益者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 . 【国际贸易的发展与变化】

材料一   1900-1981年世界贸易与世界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


——摘编自姚曾荫《国际贸易概论》

材料二   1930年美国总统胡佛签署了《美国关税法》,增加了应纳税目和提高了关税,招来了贸易伙伴的报复,引发了贸易战,使得大萧条时期的美国雪上加霜,也加剧了世界经济危机。二战后,美国力推自由主义贸易政策,构建“自我利益的多边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然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新保护主义抬头,其国际贸易政策在此时期充满摇摆性和矛盾性,即自由主义贸易政策和保护主义贸易政策交替运用。

——摘编自郭百红、顾学华《美国国际贸易政策演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00-1981年国际贸易的发展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美国新保护主义抬头的原因,并谈谈贸易保护主义的弊端。
4 . 由下表可推知
南北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表
时间南方国家北方国家
1965—1973年3.9%3.6%
1973—1980年3.1%2.1%
南北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变化表
1960年29.7%70.3%
1980年34%66%
A.南方国家经济基础薄弱B.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C.北方国家经济走向衰落D.区域集团化趋势得到加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国集团(G20)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最初只是由各国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参加,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开始举行首脑会议,共同维护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稳定。这些变化说明
A.全球经济治理引起了各国高度关注B.经济全球化获得了迅速发展的动力
C.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加强D.政治多极化影响经济全球化
6 . 1945年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重要事项都需会员国投票决定,投票权的大小与会员国认购的股本成正比。而1995年的《世贸组织协定》则将“协商一致”作为主要的决策方式,投票表决只是辅助方式。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
A.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增强
B.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
C.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D.冷战结束推动国际决策民主化
2020-01-08更新 | 483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近现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全球化趋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历史看,全球化分几个阶段,主导方式不停变化。第一阶段是1500年到工业革命时期,强国通过海上战争控制航路,击溃竞争对手商船船队寻求贸易垄断,建立主导性的全球贸易网络。第二阶段是英国工业革命后,强国以殖民方式在全球进行原材料 掠夺和市场扩张,这个时期的全球化本质上是种“帝国模式”,英国是霸权国。第三阶段是二战后,世界各国间逐渐走向全球性相互依赖,国家间处理彼此关系的行为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最强大的国家认为以战争方式开疆拓土得不偿失,战争无异于自杀,美国靠贸易就能致富。

——摘自徐秀军、刘贞晔等的《特朗普会大开经济全球化倒车吗?》

材料二 1990年后,全球经济开始为公众所注意,国家间贸易的扩大,对外投资的增加,资本的自由流动,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政府干预的减少和新型合作的出现,通信技术的进展……推动了世纪经济的全球化。1995年世贸组织建立,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舞台,拥有行使决定的权力。

——摘自杰里.齐格勒的《新全球史下》

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对第三世界来说,风险多于机会,代价大于利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于穿上了一件紧身囚衣。美国政府认为,中国进入世贸组织后势必造成失业狂潮,这样中国社会就会不稳定,政府就可能垮台。全球化是美国政治精英的一个重大阴谋,这在美国决策圈实际上早就是公开的秘密。

——摘自马立诚的《最近四十年中国社会思潮》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全球化三个阶段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靠贸易致富”的有效机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们应如何正确认识全球化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什么?
8 .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500年以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基本固定生活在彼此隔离的地区。……1500年以后,西班牙人是果园爱好者,除了给美洲带来橄榄树和欧洲葡萄树外,还带来了种类繁多的水果。作为回报,美洲印第安人贡献出非常丰富的粮食作物,特别是玉米和马铃薯,此外还有木薯、番茄等。……动植物的交换并不限于欧亚大陆和南北美洲之间,整个世界曾卷入这种交换。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世纪晚期起,资本主义列强在领土扩张的同时,凭借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从经济上加紧掠夺、控制落后国家和地区。列强利用资本输出,牢牢地控制了落后国家的经济命脉,榨取了大量的财富。通过掠夺性的国际贸易,殖民地半殖民地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工业原料的产地。资本输出、掠夺性贸易,再加上海陆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大发展,最终摧毁了一切落后国家和民族的堡垒,瓦解了它们的传统自然经济,从而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轨道。

——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近现代史》上册教学参考书

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摘自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500年后人类经济活动的突出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交通工具有哪些?对世界市场分别产生怎样的影响?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强的原因。21世纪中国积极加入紧急全球化,最突出的事例是什么?
9 . 有学者指出,尽管经济全球化对第三世界引进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等无疑有正面效应,但从第三世界的角度看,东欧剧变后资本主义全球化在理论和实践上最轰轰烈烈的近10年间,实质上是对第三世界重新殖民化的过程。该学者意在说明(     
A.第三世界成为重要力量B.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C.冷战思维意识依然存在D.国际经济新秩序亟待建立
10 . 根据亚太经合组织预测的数据,从2020年到2030年,全球中产阶级人口将从33亿增长至49亿,这一增长中的80%发生在亚洲。还有数据显示,自2013年以来,全球范围内签订的44个自由贸易协定中,有28个涉及亚洲。这可以用于说明,当前至未来(     
A.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明显加强B.亚洲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C.亚洲科技和贸易居于世界前列D.世界的政治多极化格局日益巩固
2023-05-05更新 | 512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德成学校2023届高三高考预测卷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