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上的全球化与“逆全球化”

发展阶段 标志事件
第一轮全球化 最早有记录的全球化始于中国汉朝的“丝绸之路”。但国外主流文献把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作为第一轮全球化的开端。
第二轮全球化发轫于1 8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工业或技术革命把全球化推向高潮,并被看作为第二轮全球化的起点。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终结了第二轮全球化。
第三轮全球化由美国主导延续至今的第三轮全球化,萌发于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
“逆全球化”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逆全球化”浪潮开始涌现。

——整理自万广华,朱美华《“逆全球化”:特征、起因与前瞻》

根据表格内容和所学知识,以全球化为话题展开论述,题目自拟,要求论证详实,线索清晰,条理清楚。
2023-02-24更新 | 389次组卷 | 6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8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近代以来,全球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世界历史发展发生重大变化。

材料一   15—18 世纪,由于各种现实动机与航海技术的不断进步,亚洲和欧洲的航海家都发起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欧洲人开辟了多条新的远洋航线。欧洲影响力的扩大有助于全球性的交通、通信和交流网络的建立……在错综复杂的贸易网络中诞生了一个世界性的经济体系。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欧洲探险者”及其开辟出的“交通和交流网络”的主要史实。

材料二   19 世纪末以来,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方法是其对现代能源(即煤、石油、天然气和水力、电力而不是木材)的消耗,因为这既表示一个国家利用各种无生命能源的技术能力,也表示了其经济发展速度。

1890~1913 年欧洲各主要国家的能源消耗表 (相当于百万吨煤)


——摘编自[英]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2)根据上述表格,概括欧洲各主要国家能源消耗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原因。
3 . 以英国脱欧为标志,欧盟一体化出现反向运动,出现前所未有的“去一体化”现象,观察表格分析其原因是欧盟(     
A.经济基础遭到削弱B.内部差异未见缩小
C.经济增长后劲较强D.一体化推动力不足
2020-07-0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月考(五)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下表所示为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亚洲部分经济体的技术引进情况(单位:件)。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这一时期
国家(地区)1980~1984年1985~1989年1990~1993年
累计年均累计年均累计年均
中国(大陆)716b1792920584232c232
韩国157631531226242560640
中国(台湾地区)7201441184273741185
马来西亚589118677135601150
菲律宾49198862172401a134

注:a为1990~1992年数字:b为1981~1984年数字:c为1990年数字
A.发展中国家积极融入全球化潮流
B.全球化加速源于发达国家的扩张
C.经济发展建立在技术创新基础上
D.发展中国家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2021-07-29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州超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英国学者戴维·赫尔德在他的著作《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一书中统计的 1820—1985 年部分年份英美进口关税率(%)的变化情况。据此可知
A.英国处于"世界工厂"地位B.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C.美国的经济远远落后于英国D.世界贸易的体系化制度化趋势加强
6 . 下表是活跃于当代国际舞台上的多边峰会组织表(部分)。峰会组织的涌现反映了
多边峰会类型
G20峰会、G8峰会致力于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大会
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欧洲联盟峰会地区性峰会
世界气候大会峰会专业峰会

A.多极化趋势加强B.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C.国际经济旧秩序瓦解D.经济区域集团化进程加快
7 . 整体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它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材料一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强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下表是1913~1918年外国输华棉纺织品总值变化表(单位:千关两)

年份

棉纱

棉织品

1913

72537

109882

1914

67091

111168

1915

68415

80885

1916

63977

72705

1917

66501

93449

1918

55573

95807

——摘编自汪敬虞《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

材料三 日系在华汽车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和缴纳税费


——腾讯新闻百科


(1)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经济方面概括17~19世纪英国成为世界大国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1913—1918年外国输华棉纺织品的总体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由此带来什么积极影响?
(4)由于中日钓鱼岛冲突,去年以来“抵制日货”屡见网端,甚至出现打砸日本车、视购买日货者为“汉奸”……等现象。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2020-02-1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屏东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是20世纪60年代前后《纽约时报》部分新闻的标题,它反映出
新闻标题时间
外蒙古试图赶上20世纪的发展1959年8月3日
民间音乐在肯尼亚衰颓1959年11月8日
埃及学生要刷牙,学校免费提供牙刷和牙膏1960年4月22日
巴布亚人离开石器时代1960年7月1日
牧童上了开罗的电视1962年11月25日
电视的影响在日本扩大1967年8月17日
西贡姑娘的服装用超短裙代替了袄代1969年3月31日

A.文明的趋同化态势
B.世界格局呈现的多极化趋势
C.资本扩张加速趋势
D.不同文化背景的多样化趋势
2019-03-1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是联合国有关机构关于国际投资的统计数据。
1993年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状况
时间1990年1991年1992年1993年
发达国家投向发展中国家的资金额(单位:美元)310亿390亿510亿800亿
占世界直接投资的比重15%24%32%41%

据此可推断
A.新兴资本市场逐渐崛起
B.跨国公司全球并购行为日趋活跃
C.发达国家经济增速加快
D.世贸组织推动国际投资迅速增加
10 . 下表为《1980—1995年世界贸易情况表》。
1980—1995年世界贸易情况表

表表明
A.国际贸易对主权国家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B.传统贸易优势影响强大
C.贸易竞争力取决于规模经济、技术优势
D.国际贸易发展日益受阻
2019-09-26更新 | 86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