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指出:“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B.APEC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D.中国积极推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
2022-08-03更新 | 258次组卷 | 46卷引用:2011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文成中学十校联合体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如图为2020年受新冠疫情冲击后世界部分主要经济体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增长情况。这反映了(     
A.外贸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
B.经济全球化进程面临困境
C.东西方力量对比发生逆转
D.中国同欧美间的贸易顺差扩大
2022-07-08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反经济全球化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使发达国家看到,如果穷国与富国之间日益扩大的发展差距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缓解,不但世界安全和稳定会受到威胁,而且它们自身的发展也将面临困境。由此推知,反经济全球化(       
A.有利于世界经济朝互利共赢方向发展
B.扼制了发达国家的霸权主义行径
C.解决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
D.有助于国际政治形势的稳定发展
4 . 下图为2019年金砖国家的全球治理参与能力测评情况(虚线为G20国家平均值)。由此可知,在当前全球治理中(     
A.G20国家治理能力普遍下降B.新兴经济体正日益崛起
C.国际政治经济新格局形成D.逆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统计,全世界最富有的1/5人口和最贫穷的1/5人口的人均国民收入之比,1960年为30:1,1997年达74:1;前者占有全世界生产总值的86%,出口市场的.82%,外国直接投资的68%,而后者都只占以上各项的1%。有鉴于此,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们应
A.坚决抵制全球化以维护权益B.大幅度提高进口税率以保护民族经济
C.和发达国家不断斗争和较量D.努力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6 . 论证历史,探究历史,运用新史观解读历史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密认为,美洲及东印度通路被发现以时,……看到了世界历史的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欧洲人的优越势力,使它们能为所欲为,在此等遥远的地方,作出各种不合正义的事体。

材料二   当代美国历史学家彭慕兰,他把公元13501850之间500年,称为“漫长的16世纪”,是“世界经济”向“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转化的过程,亚洲(中国)由“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和“创生者”,逐步走向衰落的过程。……“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

——韩毓海《五百年来谁著史》

材料三   1930年代,保护主义到处蔓延,人们放弃了相对稳定货币的追求,“世界资本主义退到了民族国家经济及相关帝国的避难所里。”

——【意】杰奥瓦尼·阿瑞基《漫长的20世纪》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开启世界历史转折点的标志性事件?试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角度分析欧洲人的“优越势力”?
(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指出“漫长的16世纪”中国开始走向衰落的表现?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分析1500年—19世纪末,西方工业文明对东方农业文明造成的冲击。
(3)“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研究历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二战后初期“世界资本主义如何走出民族国家经济及相关帝国的避难所”。
2020-11-2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南街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是1965-1995年世界出口方向(占世界总出口百分比)统计表。据此可知,该时期

(注:总数不足100归因于与经互会国家的贸易,国家未被区分,有误差。)
A.世界各国经济差距日益缩小
B.贸易不平衡加剧发展中国家的贫困
C.发达国家一直主宰世界贸易
D.世界经济格局已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2019-02-20更新 | 10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范县第一中学2019年高一下学期历史调研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也反映了中国在历史上的强大时期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注重平等的经贸往来,与欧洲的殖民主义做法完全不同。

——《拓展海上丝绸之路复兴海洋文明》(凤凰网2014午9月17日)

材料二   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伊莎贝拉女王(到)英国女王维多利亚,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

——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材料三   全球化带来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相互依存,“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将给世界带来无限生机和美好前景……首先,“一带一路”具备强大的经济投入,一些地区建造更多基础设施,像公路、铁路以及船运等,从而拉动经济增长。“一带一路”将成为精彩的范例,供国际社会在推进不同地区之间合作时参考……“一带一路”是全球化的“新脚步”。这将充分调动沿路国家未充分开发的增长潜力,也将极大缩短欧洲和中国陆路交通的时间,未来东西方贸易将更便捷,成本更低。

——《南方周末》2017年5月10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新闻中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海上丝绸之路在“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近代西方列强征服世界的手段与古代中国有何不同。并从全球化的视野出发评价西方列强征服世界的活动
(3)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的有利因素及意义。
9 . 2010年4月21日,第三届东盟与中日韩(10+3)媒体合作研讨会在天津滨海新区开幕,15家重要媒体到会商议合作报道上海世博会,共谋亚洲区域发展。本届“10+3媒体合作研讨会”议题包括四项内容,一是深化互利合作,共谋区域发展;二是共聚上海世博盛会,见证多彩文化;三是合作报道世博,传播亚洲盛事;四是走进天津滨海新区,感知绿色城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1年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产品博览会。在博览会期间,最受参观者瞩目的展品是蒸汽机、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技术型产品。
材料二 1854~1856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中,三种类型商品所占份额图。

材料三 为了纪念独立100周年,1876年美国在费城举办了世界博览会,博览会会址建立了一个火车站,并建有通往各地的有轨电车线,突出交通设施建设成果。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世博会,展出当时世界先进的科技产品。
材料四 1851年,伦敦世博会上,上海英商“宝顺洋行”买办徐荣村携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参加了伦敦世博会,获金银大奖。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博会上,中国馆的展品是中国传统的农产品、手工业品和工艺品,汇聚了各种各样富有中华特色的游艺戏院、一间佛殿、一间茶室、一个东方美食园。
材料五 世界博览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其特点是举办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影响深远。上海世博会尚未正式开幕,但已有11项纪录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之最。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三中,世博会展品的变化说明了什么?请你设想一下,1904年世界博览会能展出哪些当时世界先进的科技产品?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分析出现材料二这一现象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一至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参加世博会的展品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参加的展品有何不同,并说明其原因。
(4)依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世界博览会的特点,再请你谈谈对上海世博会的认识。
2016-11-2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南灵宝实验高中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10 . 世界联系的加强并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白银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送世界各地,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从此,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2


材料二:见下图

材料三 “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大陆可以发现。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业已测量清楚,连大西洋中时隐时现的珊瑚岛也已记录在案。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的‘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                      

——冯骥才《献给命运的紫罗兰》


(1)材料一中的历史现象与哪件事情有关?结合材料简述该事件对世界市场形成的作用?
(2)依据材料二中的三图片,写出中国加入的区域经济集团的名称(中文名称)?这些组织的出现,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哪种趋势?
(3)结合所学知识, 材料三中的“地球村”的说法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这一趋势(进程)还存在哪些问题?你对解决这些问题有什么建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