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冷战结束后,国际军事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渐渐退居次要地位,而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的轻重正开始走。上前台,进入主战场。在本国的技术、人力、资源、资金都有限的条件下,加入区域集团无疑可以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可以借助其他经济实力强大和资源、资金雄厚者发展本国经济,在最短的时间内改变落后局面。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多数国家陷入滞胀或负增长阶段,导致各国、各经济主体间的竞争更为激烈。从生产、贸易、金融三个角度看,区域集团化都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益,刺激经济增长并加快全球化的进程。由于加盟国之间缔结自由贸易协定,从制度上确立自由贸易体制的区域性经济联合组织迅速增加。同时,区域集团内部的平等协商与互利合作,这在总体上有利于本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在国际舞台上不仅扮演着经济角色,也扮演着重要的政治角色。

——摘编自谢晓平王淑芳《区域集团化对当前世界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   国际贸易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也呈现出若干新特点。据专家测算和世贸组织统计,二战前工业制成品贸易占全球贸易的比重只有40%左右,1990年这一比重上升到70%,1995年后保持在80%以上。其中,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在制成品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同时据世贸组织统计,从1980~2003年,国际服务贸易增长速度总体上快于货物贸易增长速度,同期服务贸易规模从3643亿美元增加到17626亿美元,增长了30.8倍,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已超过19%。由于实体部门间国际交换的价值实现离不开金融服务,而且其实现程度又日益受到金融产品交换本身的市场变化规律的支配,其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不仅成为国际垄断资本巧取豪夺的重要领域,而且成为各国政府防范经济风险的重点。

——摘编自裴长洪林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的新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区域集团化出现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在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提升国家经济安全的主要策略。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时的欧洲,很多人认为世界是一片广阔的陆地,尽头是万丈深渊。虽然……他们知道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神秘的国度中国,但中国和欧洲之间的交通非常困难,很少有人到过中国,也很少有中国人去过欧洲。
材料二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资金和用于流动的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博会,给世人留下深刻的记忆。博览会主题展馆有:电气馆,这是当时最引人注目的展馆,有电灯、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爱迪生曾亲自到展馆检查;机械馆,供应世博会的能源,有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机械设备等,是实业家流连忘返的地方;运输馆,汽车堂皇出入……。
材料四   20世纪80年代末,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比80年代前期增加了两倍,其中,80%集中在美、欧、日,只有18%在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跨国公司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控制着国际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2/3和技术转让的1/3。现在它们越来越重视就地生产和销售,全世界生产和销售有20%是在国内进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地域隔阂的时代背景。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分析英国首先爆发工业革命的条件。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届博览会的展品的特点。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分析这种发展趋势的双重性影响。
2014-07-31更新 | 2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年广西桂林市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水手对通往亚洲航线的寻找,把他们带到了西半球和辽阔的太平洋。地理知识的积累使他们能够把世界各地区通过便捷的贸易网络连接起来。然而,商业交流并非是全球网络的唯一结果。农作物的移植和牲畜的传播改善了人类的营养状况,增加了东半球的人口。外来的病原体引发的传染病使美洲和太平洋岛屿上的土著人口大量减少。大量移民和人类群体的迁移改变了美洲的社会文化图景,加速了世界人民的融合。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二   拉丁美洲是一个血管被切开的地区。自从发现美洲大陆至今,这个地区的一切先是被转化为欧洲资本,而后又转化为美国资本,并在遥远的权力中心积累。各国的生产方式和阶级结构取决于每个国家进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程度。所谓国际分工就是指一些国家专门赢利,而另外一些国家专门遭受损失,拉丁美洲就沦为专门遭受损失的地区,为他人之需要而存在,成为富国的石油、铁矿、铜矿、肉类、水果、咖啡、原料、粮食的产地和仓库。

——摘编自爱德华多·加莱亚诺《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全球贸易网络形成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简析拉丁美洲贫困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对全球化的认识。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预言电的伟大革命力量,认为“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19世纪后期,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登上了历史舞台。

材料二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个地区之间从隔绝走向交流,世界贸易体系也逐渐建立起来,开始了经济全球化的过程。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生产技术不断更新,生产力迅速提高,这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层出不穷的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先进的技术手段把世界连接在一起。两极格局的结束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原来处于对峙状态的国家建立和加强了彼此间的交流。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的速度大大加快,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材料三   近年来反全球化者主要来自发达国家。这是因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发达国家在利益分配方面也是不均等的,也出现了相对贫困和边缘化现象,即所谓的“第三世界化现象”。一些国家,尤其是冷战结束后的美英政府把全球化作为其主要的政策。但这些国家的政府并没有同等重视全球治理。民众享受全球化之利时不会反对全球化,当遭遇全球化之害时,民众就不得不通过现存政治机制(比如民主)对作为政策的全球化进行抗议。

——庞中英《走出全球化困境,需正视经济民族主义》


(1)材料一中的“蒸汽大王”与“电力的火花”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了哪两个时代?与此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全球化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2021-07-0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育才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五眼联盟”始于二战中的英美情报合作。1943年英美签订协议,建立了情报共享和人员交流机制,以共同应对德国和日本的威胁。二战后为了对抗苏联阵营,英美双方签署《英美通信情报协议》。1948年,英国出于平衡美国的目的,把英联邦成员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拉进合作阵营,至此“五眼联盟”正式形成。“五眼联盟”曾在战后西方国家的国家安全领域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也成为西方国家进行集团对抗、应对恐怖主义、支撑护持美国霸权的重要工具。

——黄紫斐《网络时代五眼情报联盟的调整》

材料二   2018年加拿大按照美国指示,拘留华为高管孟晚舟,此事显然与五眼机制有关。2020年“五眼联盟”国家外长发表涉港联合声明。美国会主动挑起越来越多中美争端,“五眼联盟”的一致行动也会越来越多。我们对此要有底线思维,各方面都要未雨绸缪,做好不懈斗争的心理准备。

——贾烈英《霸权安全观与“五眼联盟”的演化》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五眼联盟”成立的背景和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如何应对“五眼联盟”对国家安全带来的挑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现代经济大事年表(部分)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
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签署
1949年苏联等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1995年世贸组织建立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根据材料,概括二战后初期世界经济体系的新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有人说,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根据材料说明这一观点。
2020-08-0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系列要求。

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遍联系、交往和融合。以电子技术为主导、信息技术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空前地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体制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被普遍地接受,促进了世界统一的市场经济的最后形成,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体制基础。跨国公司与其海外子公司之间通过所有权、经营管理、技术转移以及利润分配等方式建立起各种联系,加深了国与国之间的一体化程度。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快速增长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相继开放,国界正在逐步地消失,金融全球化的进程正在加快。这些都对经济全球化起到了加速的作用。

——摘编自孔淑红、郑芬《90年代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 区域经济发展进入21世纪,延续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迅猛发展态势并有所加强。各种不同层次的区域经济集团数量大量增加,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效果明显,许多国家为了谋求自身利益发展,积极参与了许多不同领域的区域经济集团。区域经济集团的成员机构发生较大的变化,世界经济已经形成了以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超大区域集团为中心的格局。随着北美自由贸易区“南进”、欧盟“东扩”以及亚太经合组织制度化,世界经济的“三足鼎立”局面将会更加明显。各区域经济集团采取了开放政策,扩大自身的势力范围,加强与非成员国的合作。目前区域集团的各种形式中,自由贺易区的发展形势十分突出。

——摘编自豆丁网《论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和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21世纪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
2020-08-16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北海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500年至1763年的近代初期,是前几个时代中的地区孤立主义与19世纪的欧洲世界霸权之间的一个中间阶段。在经济上,这一时期中,欧洲人将他们的贸易活动实际上扩展到世界各地,不过,他们还不能开发那些巨大的大陆块的内地。虽然洲际贸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但贸易量仍远远低于以后世纪中所达到的数量。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全球化”套用当代美国语言学大师杭士基所讲的,是居全球化中心位置的“中心国家”日趋“流氓化”。他分析,随着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日益流氓化,它对全球化的边陲国家的宰割与剥削,几乎达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而且尤有过之。经济学家告诉我们,“M型”社会已经来临,两端很高,中间很低。随着全球化,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如纳米科技、通讯科技、认知科学、生命科学的快这发展,带来了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贫富不均的问题。

——黄俊杰《全球化时代,需要经典精神的召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初期”起、止的标志性事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全球化”引发的问题。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其成因。
2020-07-28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在重商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法国、荷兰、英国的商业发展极为迅速。面对先期走上大洋洲际贸易和殖民扩张道路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呈现出后发之势,以更强劲的势头参加到这场争夺远东乃至世界贸易主导权和殖民地的角逐中来。英国东印度公司在经济上是一个商业股份制公司,在政治上却是侵略征服的殖民扩张的机构。它的形成及发展适应了近现代全球化的潮流,为英国重商主义实践的成功铺平了道路,为英国从商业资本主义向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也为英国从单一民族国家走向世界性殖民帝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摘编自潘毅《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起源及性质》

材料二

跨国公司在后帝国主义阶段已成为一种象征霸权的国际垄断势力。它们集中了越来越巨额的资本,其经济实力可与许多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相匹敌。由于跨国公司的活动,国际分工进一步专门化,“合理化”:处于“核心”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实验室、控制台和金融中心,而处于“边陲”地区的第三世界国家则专事生产,特别是那些消耗资源、劳动力密集和环境污染严重的生产行业,迅速向“边陲”国家转移。并且,“边陲”市场要“包销”大量新产品,还要负责消化在“核心”已经过时或剩余的商品。跨国公司所到之处,不仅经济秩序发生变化,而且阶级结构、政治关系、社会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也悄然改变。

----摘编自陈一筠《跨国公司与“后帝国主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的时代背景,并指出当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跨国公司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不利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东印度公司与当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跨国公司在性质上的相似之处,并以此为例,简析第三世界国家在融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0 . 工业革命、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是改变人类命运和世界面貌的三位一体历史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1848年)

材料二   只要发展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就具有不可阻挡之势。19世纪,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发动了第一次经济全球化浪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反思第一次经济全球化利弊得失的基础上,世界进入了“战后秩序”时期。美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领头羊…至今记忆犹新的是,曾经进行过非市场经济发展道路的最辉煌尝试的原苏联东欧国家和中国等亚洲国家,在20世纪实行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但最终未能取得成果:或者解体,或者“归顺”市场经济。

——金碚《论经济全球化3.0时代》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工业建立了…世界市场”的具体原因。并简要概括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是如何构建世界经济“战后秩序”的。并简析苏东剧变后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因素。
2020-08-0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