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有学者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看作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早期表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全球化经历了3个伟大的时代,“全球化1.0”主要是国家间融合和全球化,开始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时,持续到1800年前后,推动全球化的力量来自国家;“全球化2.0”是公司之间的融合,从1800年一直到2000年,推动全球化的力量来自企业;而在“全球化3.0”中,个人成为主角,肤色或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再是合作或竞争的障碍。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通过因特网轻松实现自己的社会分工,世界变平了。

——摘编自【美】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在“1.0时代”“2.0时代”“3.0时代”之中任选一个观点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经济全球化是资本逻辑使然,是资本全球性扩张与增殖的产物,贸易保护主义根源于资本主义自身制度弊端。资本逻辑与国家利益逻辑的勾连使得一国贸易政策充满变数。当经济全球化处于高潮、发挥积极性时,贸易保护主义衰退;当经济全球化处于低潮、更多显露消极面时,贸易保护主义随之抬头。

——摘编自黄一玲《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经济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兴衰》(有改动)


结合世界近现代史,提取材料信息,围绕“经济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衰”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具体,史实论证充分且符合逻辑)
2023-04-0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欧洲殖民帝国的灭亡、柏林墙的倒塌以及冷战的结束使得战后最为明显的政治障碍消失了。然而远在此之前,文化和技术上的进步已经在打破边界方面开启了类似的进程。(西方媒体)通过展现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品,传播共产主义阵营解体的每个篇章,电视事实上已经推动了结束冷战的革命。如克里斯蒂娜·马茨蔡特证实的那样,在柏林墙被推倒前,她只是在电视上看过西柏林。东德人接受的全球消费文化的最早产品是可口可乐,是由西柏林的商店老板提供的。与贸易和商业组织一样,文化行为也已经被全球化了,在信息、观念、品味和价值的持续流动中不断发展。20世纪末,部分地得益于技术和通信上的进步,信息和文化行为真正被全球化了。1964——1965年在纽约举行的世界展览会上,沃特·迪斯尼公司的一句流行广告词总结了通信发展的影响:世界终究太小了。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上一个百年,世界经济联系程度不断加深,全球治理体系也渐次建立起来。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既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需要认真对待的新威胁、新挑战。工业化给西方国家带来物质财富的极大增长,但一些发展中国家沿袭西方工业化道路,出现了贫富差距拉大、增长乏力.能源危机、生态恶化等一系列问题。西方个别国家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占据主导地位,使得近年全球治理体系与不断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的地方越来越多。于是,G20机制、金砖国家机制等应运而生。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对话、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提供了重要沟通平台和全新治理模式。

——摘编自张蕴岭《在大变局中把握发展趋势》,原载《人民日报》2019315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现代史的所学知识时绕“全球治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展开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表述清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美国主导下的全球化以世界银行(W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关贸总协定作为协调和管控成员国货币政策、发展资金和贸易分歧的重要平台。冷战终结后,东西方两个相对独立的经济板块逐渐融合统一,以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推动了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高度互嵌、深度融合。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也为全球化注入了新的发展理念和增长动力。当然,经济全球化运转的基础制度架构仍旧以美国在二战结束后主导缔造的基本盘为依托,以WTO为核心的全球经贸治理体制正处于改革争论之中。

——摘编自苏冠英《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调整与应对》

材料三

——数据来源: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世界银行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给此地图命名,并概述形成这一格局的主要原因。
(2)参考材料一二三,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相关史实,围绕经济全球化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 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2023-04-08更新 | 223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全球化的历史

古代亚历山大大帝给古希腊城邦带去了帝国制度;汉武帝派遣以张骞为首的远征队开辟了丝绸之路。
中世纪伊斯兰商人引领亚欧贸易;蒙古帝国的兴盛是马可·波罗成为畅销书作者的背景。蒙古和平时期的副产品——黑死病,引发全球化的倒退。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欧洲开辟了到达亚洲和美洲的新航线。西班牙征服者通过武力从美洲原住民手中夺走波托西矿山。
重商主义时期金融业发达的荷兰因期货和期权交易爆发了“郁金香泡沫”危机。对皮草的需求推动了俄罗斯的领土扩张。1851年,英国召开了史上首个世界博览会——万国博览会。
19世纪中后期一度在经济上附属于英国的爱尔兰遭遇了"土豆饥荒",一方面导致了大量人口死亡,另一方面引发了"新世界"移民潮。日本在美国的强迫下开放门户。在美国的西部垦荒时期,曾经漫步在大平原上的野牛惨遭灭种。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9世纪末,大型企业登场。
20世纪由于两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全球化严重倒退。20世纪既是大众文化融合的时期,也是全球化进程推进的时期。

——摘编自【韩】宋炳建《图说世界经济史》

上表显示出全球化是各种动机作用的结果。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导致全球化的任一"动机",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明确写出"动机","阐释"需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促使每个国家打开国门接纳彼此,世界市场的开拓让许多国家的经济水平得到了提高,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多的国家渴望彼此进行文化间的交流。但一些西方大国凭借其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主导地位,对外推行文化侵略与文化霸权,它以否定原有文化的核心思想与价值观念、鼓吹自身文化的先进优秀作为主要手段,并在具体情境中通过一系列方式来伪装侵略的本质,以达到把整个世界“西方化”的目的。

——摘编自李培森《论当前文化侵略及应对策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文化侵略”,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3-07-0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战以来,全球已出现过三次产业转移,目前第四次产业转移正在进行中。(如下表)

时间产业转出经济体产业承接经济体
第一轮20世纪50年代美国日本、联邦德国
第二轮1960年—1970美国、日本、德国亚洲“四小龙”
第三轮1980年—2000美、日、德、四小龙中国大陆
第四轮2008美、日、德、四小龙、中国大陆——

——摘编自鲁政委《制造业全球布局的成本洼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全球产业转移”为话题,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2-03-20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二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心”与“外缘”

由于第三世界是一个世界经济范畴,因此它的最主要的特征是欠发展(或欠发达),按依附论的观点,欠发展是指外缘地区国家经济的一种畸形发展状况。

根据依附论和世界体系的理论,近代资本主义兴起所构筑的由“中心”与“外缘”地区组成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结构,大致如图所示。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亚诺斯著《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依附与畸形”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表述成文,叙述完整。)
2022-02-23更新 | 774次组卷 | 14卷引用:辽宁省大连两洋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般而言,研究两国贸易结构中的产品国际竞争力问题时,国内外学者常使用净出口比率(RNX)这一指标。下图所示为19892010年中日两国RNX指数。


(注:RNX指数越接近于-1,表示中国商品越具有比较优势,出口竞争力越强。反之,RNX指数越接近于l,表示日本商品越具有比较优势,出口竞争力越强。)

——摘编自苏国辉、李彬《中日贸易关系20年回顾与展望》


提取图中相关领域RNX指数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可以从一个或多个领域提取信息,说明顺有史实依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