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欧盟的建立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冷战开始后,由于“苏联威胁”引出的德国重新武装问题,舒曼计划应运而生。法、比、荷、卢、意希望通过在关系国家经济基础和军备的煤钢部门实行一体化,把煤钢部门的管理权合并起来,即采用一体化体制以对抗德国。由此可知,欧洲一体化始于煤钢部门的初衷是(     
A.应对美苏威胁B.保证西欧和平
C.提高政治地位D.加快经济发展
2 . 有学者指出,近几年来,欧盟政治面临分裂的风险,不断累积的难民问题和移民问题等加剧了欧洲社会矛盾和欧盟治理难度。欧盟的政治分裂和重心转移给欧洲未来发展带来一系列消极影响,使欧洲各国经济增长动力减少、社会矛盾增加,从而引发各种社会问题。该学者旨在说明欧洲(     
A.国家贫富差距日益的凸显B.政治危机引发深层次反思
C.人口问题威胁全球化发展D.传统治理模式遭受新挑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由于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愈来愈容易,欧元的启动引起的欧盟内部企业的优胜劣汰,区域内的企业更加倾向于向大型化、联合化的欧洲跨国集团发展。由此可知,欧盟的发展(     
A.旨在促进成员国之间的合作B.推动了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发展
C.开启了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D.提升了欧洲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一些较有影响的国际组织的情况。

组织名称建立与发展一体化概况
欧洲联盟
(EU)
1993年宣告正式诞生,不断吸收新成员,2013年7月1日,克罗地亚成为第28个欧盟成员国。2020年,英国“脱欧”给欧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在欧共体原有的建立关税同盟、实施共同农业政策、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和统一大市场基础上,政治一体化不断推进
北美自由贸易区
(NAFTA)
1994年1月1日正式成立,创始成员国是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从成立起15年内逐步取消货物和服务贸易以及资本流动的所有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亚太经合组织
(APEC)
1989年11月,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倡议的“亚太经济合作部长会议”(亚太经合组织)正式成立,在目前的21个成员中,大国与小国、强国与弱国并存,各国的政治制度、文化背景、宗教信仰以及发展模式,都存在很多的差异亚太经合组织共有贸易、投资、通信、运输、技术转让、人力资源开发、能源合作、海洋资源保护以及旅游等10个专题组,属于一种多边合作与双边合作交叉并存的经济合作模式
东南亚国家联盟
(ASEAN)
1967年8月8日在泰国曼谷成立,现有10个成员国。2001年,中国与东盟签署经济合作框架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是亚洲地区出现的第一个区域性贸易集团

——据时雨田主编《世界经济概论》整理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10-10更新 | 205次组卷 | 2卷引用:湘豫名校联考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完善,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幸福安康。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中国的中央政权非常强大,即统治者和中央政府掌握了强大的统治权,在其兴盛时期,能够通过郡县制直接统治辽阔的疆域和众多民众,所谓“天下之势一矣”。但是,强大的政权弱化了国家本身的凝聚力,即国家作为疆域内所有地区和人民组成的政治共同体,主要依赖统治者及其官僚系统作为联结纽带;随着中央政权衰落,这种联结纽带也就断裂了,国家将面临瓦解,所谓“天下震动,有土崩之势”。这种国家形态被概括为“强政权、弱国家”。

——摘编自曹正汉《“强政权、弱国家”:中国历史上一种国家强弱观》

材料二   近代欧洲民族国家接受契约论的洗礼,才逐渐转化为现代性的国家。在契约论国家观里,有以下几个普遍的原则:国家主权来自于国民的权利让渡,即主权在民原则;个体优先于国家的原则;建立国家的首要目的是维护和保护成员个体那些不可让渡的权利,以及基于这些权利应享有的利益;代议原则,通过委托和被委托的原则实现立国之目的。这种现代性的民族国家形态被学界概括为“强社会、弱国家”。

——摘编自黄裕生《民族国家观与契约论国家观》

材料三   人类对超国家的构想由来已久,20世纪以来付诸实践的超国家影响力最大的当属欧盟。从本质上看,欧盟是一种基于市场的经济共同体而非政治共同体,其成员国保持着自身主权、独立的政治系统以及其他一切民族国家的基本结构。欧洲的一体化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服务于工业化与资本主义逻辑的超国家,而非一个以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世界共在秩序为理想的超国家。

——摘编自柳亦博《环世界与超国家:民族主义退场后的世界秩序重构》


(1)简析材料一中古代中国“强政权、弱国家”形态形成的背景。
(2)指出材料二中近代欧洲国家“现代性”的内涵,并简述其意义。
(3)评价材料三中欧盟的超国家形态。
2022-09-23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在研究近现代欧洲某国际组织时,某学者选用了下面图示。该图示可以用来说明(     
A.西方大国争相控制欧洲地区B.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C.冷战对抗导致欧盟逐渐分化D.欧盟的发展面临诸多困难
2022-08-27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7 . 二战后初期,英国反对舒曼计划中涉及的超国家原则,对欧洲一体化保持距离;60年代申请加入欧洲共同体遭法国拒绝;70年代加入欧共体,但对一体化的态度与法、德等成员国并不完全一致;80年代末以来处于一种自我选择的孤立状态。这说明
A.英法间矛盾不可调和B.英国追随美国的冷战政策
C.英国立足于国家利益D.欧洲一体化进程举步维艰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停战车厢

材料

在巴黎东北部的贡比涅森林停着一节编号为“2419D”的车厢,这节车厢极富传奇色彩。据说它曾是拿破仑三世的御用车厢,但18709月拿破仑三世在与普鲁士的色当战役中战败被俘,成为法国历史上最屈辱的一幕。19181111日,法军最高司令福煦元帅作为战胜国的代表,在这节车厢中与德国代表签订了停战协议。之后它正式以“停战车厢”之名,进入象征法国军威与战功的荣军院,接受人们的致敬。而在1940621日,这节车厢又被德国人从博物馆里拉出来,做为法国停战役降文件的签署地,并被当作战利品运回德国,变成德国民众瞻仰的“爱国主义景点”,直到德国战败前夕被战火焚毁。

19509月,法国政府将一节与“2419D”号车厢同一生产批次的车厢,布置成“停战车厢”原来的模样,重置于贡比涅森林。与此同时,“舒曼计划”开启了西欧以煤钢联营为序幕的经济、政治合作进程。此后针对这节“停战车厢”的纪念,则更多地反映了人们对战争的追忆与反思,对过往的包容和理性。20181110日,法国总统马克龙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停战车厢”前共同参加了一战停战百年的纪念活动,携手跨越历史恩怨,开创了合作的新篇。

——摘编自江天岳《贡比涅森林“停战空地”历史文化聚落的形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停战车厢与法德关系”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2-05-10更新 | 535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2022年2月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爆发了大规模的武装冲突,这对欧盟来说无疑又是一个新的危机。在此之前,欧盟已经出现了欧债危机、英国脱欧等等重重危机。这表明
A.区域集团化遭遇严重挫折B.欧洲联盟没有存在的必要
C.欧洲联合出现重大的挑战D.美国主导欧洲的国际关系
2022-05-05更新 | 640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2022届高三选考模拟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由于世界贸易转移的效应,大部分区域组织协定的目的实际上是从区域外的竞争中产生贸易转移,即通过内部合作来对抗区域外国家。如欧共体成立以来,各成员国相互间的利润从1958年到1980年以年均19%的速度递增,但发展中国家对欧共体的出口却大幅下降。这表明
A.欧共体对外贸易额居世界首位
B.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途径
C.区域经济组织本身具有排他性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实现了资源的互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