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及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1 道试题
1 . 当今世界越来越紧密地成为一个整体,相互间的联系和依赖空前增强,这种趋势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波音公司的777型客机由13.25万个主要零部件组成。这些零部件由全世界的545家供应商生产。其中,8家日本供应商制造飞机机身、机门和机翼,1家新加坡供应商制造机头起落架的舱门,3家意大利供应商制造机翼阻力板。

材料二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

          年份19701992
32个发展中国家108美元279美元
2个发达国家3129美元22185美元

——《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


(1)材料一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
(2)材料二主要反映了这种趋势下存在什么问题?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联系所学知识,谈谈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这种趋势的挑战?
2022-05-17更新 | 114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2013年1月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人在掌握了先进的航海技术和丰富的天文、地理知识之后,率先进行了跨越大洋、联系外部世界的远航。在此后的几百年间,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确立和西欧国家的对外扩张而不断推进。但在19世纪结束之前,由少数发达国家强行推进的全球化主要还是体现在对外贸易的扩大和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政治统治上。

——摘编自查尔斯·欧蒙《全球化和地区开发》

材料二   发达国家将继续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只有1%,而且形式各不相同:日本稳步增长,美国小幅减速,欧元区则进一步收缩。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产出中所占的份额从2000年的22%上升到2012年的36%。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期经济体将以类似去年的速度增长,增速分别略高于4.5%和2.5%,约占2013年全球产出增长的三分之二,仍将是拉动世界经济的主要动力。作为最大的新兴经济体的中国的影响力正日益增大,未来国际社会有好多游戏规则需要中国参与制定。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13年贸易与发展报告》

材料三   目前全球化过程中,大的跨国公司在全球电讯市场份额中占86%,在农药类占85%,在计算机方面占70%,医药类占60%,其他重要经济领域内其所占的份额也都举足轻重。……为了更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利益,欧洲的众多国家开始了联合起来共同发展的历史进程,这在人类的现代发展史上的确是一个新的现象。在北美和东南亚地区,区域性的经济合作组织也开始出现。

——陈晓律《全球化进程中的民族主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欧洲人“率先进行了跨越大洋、联系外部世界的远航”指代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事件发生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的经济全球化现状对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影响?
(3)据材料三,归纳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4)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历程经历了三次浪潮。第一波浪潮发生在16世纪……第二波浪潮出现在18151913年间……第三波经济全球化浪潮出现在二战后特别是冷战后时期,并持续至今。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写出第一波浪潮开始的史实依据。以交通工具为例,指出推动第二波浪潮形成的两个重大发明。

材料二   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并在全球范围蔓延的逆全球化运动愈演愈烈。在贸易、投资、金融、资本、信息和政治、文化等方面对经济全球化进程造成重大阻力,全球化进入阶段性调整新时期。逆全球化的影响虽然还没有充分呈现出来,但有必要透过逆全球化复杂多样的现象对其成因进行深入反思,以更加开放的行为准则构建新型全球化。

——摘编自洪小兵《逆全球化成因反思与新型全球化建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逆全球化”的现象。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构建新型全球化的合理建议。
2021-01-22更新 | 193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众多研究发现气候冲击引发的经济冲击是造成暴力犯罪、冲突和内战的重要原因……事实上,气候变化不仅影响宗教活动,从更广义的范围观察,它通过经济冲击直接威胁社会稳定,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经济的脆弱性在气候冲击下更是暴露无遗。通过对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的研究发现,气温的降低会显著增加社会不稳定程度,且具有长期的持续效应。学者考察了2000年来干旱与洪涝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王朝的影响,发现降雨量越少,游牧民族的入侵的概率越高,反之则越低。在温暖期,中国经济繁荣,民族统一,国家昌盛;寒冷期,气候剧变引起经济衰退,游牧民族南侵,农民起义,国家分裂,经济文化中心南移等。

——根据梁若冰、【美】布雷特·辛斯基的文章整理

材料二   早在2007年,由英国电视导演马丁·德肯执导的纪录片《全球变暖大骗局》指出:1940年至1975年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不断上升,但气温却连续30多年下降,可见二氧化碳和气温上升没有直接关系……无独有偶,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前夕发生的“气候门”事件引发轩然大波: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的电子服务器被一名黑客入侵,上千封英国和美国科学家在过去13年里通过邮件交流的记录遭到窃取,并被公诸于众。在一封被公布的电子邮件里,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小组的主人菲儿·琼斯写道,在编辑新的数据时,他将实际气温数据添加到过去20年里的系列中的工作,同时还有对1961年以来气温下降趋势的隐瞒。而菲儿·琼斯正是政府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负责全球气象数据整理的关键人物。……发达国家率先完成工业化,自身发展高端服务业之时,突然竖起环保大旗把主要依靠资源出口和制造业的发展中国家摆上全球气候变化的谈判桌,受到国际社会的怀疑和非议也无可厚非。

——沈立《全球变暖背后的博弈》


(1)根据材料一,概括分析气候变迁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的背景,分析国际社会质疑谈判的原因。
2020-12-19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外国语学校2021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陆上丝绸之路在古代中国曾长期是东西方贸易的主要通道。但是自从8世纪初海上丝绸之路日益发达之后,已有衰落的趋势。到1516世纪,这条曾经为古代文明建立过丰功伟绩的陆上丝绸之路,伴随着东西方海上直接贸易的开始,终于变成了象征中西人民世代友好往来的历史遗迹了。

材料二   从出现伊始,丝绸之路就始终主宰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它仿佛是一条无形的纽带,将沿途的一个个亚欧文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各民族、各文明的科技、制度和文化不断地发生剧烈碰撞,最终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摘编自【英】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材料三   习近平提出,要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沿路国家可以更加深入全面地认识一个改革开放40多年后的中国,可以更直接细致地感知和了解优秀的中华文明,进而接纳甚至吸收其优秀的成分。

——摘编自张勇《略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发展战略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陆上丝绸之路衰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亚欧文明交流方面归纳丝绸之路所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历史基础和时代背景。
2020-12-11更新 | 545次组卷 | 15卷引用: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课时练习卷第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正式签订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建立“欧洲联盟”。
       材料二:1992年,美国、加拿大、圣西哥三国政府首脑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从而形成了北美自由贸易区。
       材料三:1991年,中国、中国台北和香港地区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标志着这个地区的经济合作将进一步加强。
       材料四:20世纪80年代末,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比80年代初增加了两倍。这方面,跨国公司起了主要作用。目前,跨国公司越来越重视在原料产地就地生产和销售。全世界生产和销售只有20%是在国内进行。
(1)材料一、二、三说明了什么?
(2)材料四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一趋势?
(3)材料三中,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对亚太地区经济有何影响?
2020-11-17更新 | 276次组卷 | 3卷引用:人民版历史必修二课中思考题和课后习题 简答题专练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自由贸易的发展演变


——据金卫星《从“门户开放”到世界贸易组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美国提议创建国际贸易组织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自由贸易在20世纪的发展趋势和作用。
2020-10-22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2020三年高考真题历史分项-专题13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现在面对的现实是,不同的国家将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来构建经济体系,而这反映了不同国家的价值观和信仰。并不是所有人都想要实现有企业强权和人与人之间待遇不平等的美式资本主义。一个不受约束的,没有价值观的全球化体系是行不通的,但也不能完全交由某个国家来制定全球化的游戏规则。

——《美国真相》

材料二:1995年新年伊始,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关于争端解决的规则与程序的谅解》(以下简称“谅解”)作为该组织所管辖的协议之一也同时生效。随着“谅解”所规定的有关机构的相继成 立,世贸组织已开始受理一些成员国所提出的申诉,新的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开始形成。与原《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相比,该“谅解”所确定的规则与程序将加强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作用。有人认为这“可以说是这一机制的一次革命——从论坛和调解委员会变成法院或仲裁庭的革命”。

——《原关贸总协定争端解决机制的缺陷与世贸组织新机制的特点》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述20世纪20年代列宁在工业、商业方面如何“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构建经济体系”。根据材料指出全球化体系应该如何构建。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说明关贸总协定的局限性及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积极意义。
(3)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传染病横行、环境污染、毒品泛滥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 我们应如何应对?
9 .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严酷现实是:受益者永远是那些事有特权并主宰世界经济的发达国家,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却被甩到世界经济的边缘,贫困不断加深,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在加大……许多发展中国家债务负担不断增加,自然灾害不断,加重了经济发展的困难;人口增长过快,甚至超过粮食的增长速度;食品缺乏,贫困化问题严重,出现生存危机;生态环境度恶化;政局动荡、社会不稳定。

——摘编自王慧媞、韩玉贵主编《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概论》

材料二随着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不断加深,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不仅是发展中国家自身的问题,更是关系到发达国家的发展和世界共同发展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问题。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是发达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在经济上互补的传统使这两类国家在当前全球化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具有更为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据世界银行统计,美国42%的出口,西欧47%的出口,日本48%的出口均依靠发展中国家,其次,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长期不发达,贫困问题不解决,世界的发展与繁荣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摘编自王慧媞、韩玉贵主编《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概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谋求世界经济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的资金流动、人才流动和技术转移日益频繁。从1930年到1990年,随着世界全新沟通的实现,空运成本已从平均每英里68美分降到11美分,纽约与伦敦的三分钟的电话费从244美元降到3美元。1964~1965年在纽约举行的世界展览会上,沃特·迪士尼公司的一句广告语说:“世界太小了。”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等

材料二   海南在30多年里书写全国最大改革“试验田”的春天故事,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具有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和试验最高水平开放政策的独特优势。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这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审时度势作出的历史性战略决策。

——摘编自《人民日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世界太小了”这一广告语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对支持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意义。
2020-10-05更新 | 2917次组卷 | 26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全国二真题历史变式题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