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2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5、16世纪后,各大洲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开始形成一个统一的市场;19世纪50—60年代,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0世纪初,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写出推动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的三个重要史实。

材料二   “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摘自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2)有学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结合所学分析其推动因素。(说出两点即可)

材料三   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江时学:《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三的观点
2020-03-02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1980-1995世界贸易情况表》
1980-1995世界贸易情况表
年份1980年1985年1990年1995年
总计100100100100
农产品14.6913.5912.0211.41
燃料及矿产品27.5321.8414.1610.56
工业制成品53.7160.5169.3372.01

这表明
A.传统贸易优势影响强大B.国际贸易对主权国家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C.国际贸易发展日益受阻D.贸易竞争力取决于经济水平、技术优势
2020-02-20更新 | 334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联合国难民署资料显示,国际难民移民总数在1976年是280万,1980年达到820万,1985年猛增到1160万,到1993年已经有1890万。这说明(     )
A.难民问题成为全球化深入面临的难题B.经济全球化加速跨国间人员自由流动
C.多极化趋势导致全球政局的动荡不安D.发展中国家面临全球化趋势严峻挑战
2020-02-20更新 | 667次组卷 | 14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是近几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是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是靠全球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材料二   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凭借全球性技术(无线电通信技术、核武器、计算机网络等)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的利益。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于掌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国家主导之下。”

——《技术演进与全球化》

材料三   有一观点认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江时学《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

材料四   下表是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提供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

国家类别

1970年

1992年

33个发展中国家

108美元

297美元

21个发达国家

3129美元

22185美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三的观点。
(3)材料四反映了什么问题?其根源何在?
(4)你认为我国应该怎样应对全球化的趋势?
2020-02-07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铁人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1960年,石油富集的中东地区成立了以保持石油市场稳定与繁荣为宗旨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在协调各国石油政策、控制石油产量和价格、保护石油生产国利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74年,美、英、德、法等能源消费国组建了国际能源机构(IEA),展开国际能源合作,降低石油依赖,分享石油消费。两个组织的先后建立表明20世纪后半期
A.经济外交拆除各种围墙藩篱B.经济全球化推动国家间合作
C.国际秩序与国际格局相适应D.发达国家主导石油生产消费
2020-01-17更新 | 377次组卷 | 21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调考(11月)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指出:如果WTO是全球贸易的1.0版本,那么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则无疑是全球贸易的2.0版本。经过近70年的关税减免,基本上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都很低了,只有2%左右,发展中国家的关税水平也已降到9%左右,可供减免的空间其实不大。此言论旨在说明(     
A.经济全球化应向纵深发展B.欧洲关税同盟基本上已经实现
C.南北贫富差距在逐步缩小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
2020-01-16更新 | 279次组卷 | 20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源于西方的快餐连锁店进入印度和日本以后,导致了当地传统食品也建立起自己的快餐分店。西方时装进入日本以后,日本传统服饰形成了自己的时装业,它有一套典型的日本式审美标准。上述现象说明
A.全球化趋势削弱了民族国家的特色
B.东方各国本土文化被西方文明同化
C.经济全球化导致各地文明产生冲突
D.经济全球化可能导致本土文化复兴
2020-01-13更新 | 406次组卷 | 17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8 . 1950年,国际贸易值在世界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为16%,1980年为32%。世界出口总值在世界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从8.5%上升到17%,同期,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出口系数从7.7%增加到26.8%,苏联及东欧国家的出口系数从2.6%增加到9%。这表明
A.两极对峙格局日益瓦解B.苏联及东欧的市场化进程加速
C.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D.关贸总协定超越社会制度差异
2020-01-01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化以金融资本的全球扩张为主导,其进程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促进着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另一方面,它服从资本追求高额剩余价值的目的,使剥削、贫富差距等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弊端在全球蔓延。跨国资本的全球流动造成整个社会的分裂状态,形成长期失业和贫困人口,民众因此而发起反全球化运动。由此看,经济全球化的负面作用,源于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源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分配不公,导致社会两极分化,人民不能公平地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利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大国经济复苏乏力、陷入长期停滞状况,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等更加严重,促使保护主义更加严重,民众的反抗运动持续深化。同时,资本主义大国的逆全球化突破了经济行为,发展成为政党、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实施一系列逆转经济全球化的措施,排斥外来民族。各种反全球化、去全球化、逆全球化充斥西方,成为西方国家政治主流。

——摘编自栾文莲《对当前西方国家反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分析评判》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10 . 据欧盟统计局统计,2015年欧盟有510万人出生,520万人死亡,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人口负增长;但同期欧盟总人口却从5.08亿上升到5.1亿,移民人口抵消了本地人口的萎缩。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B.经济区域集团化的不平衡
C.市场经济在各国实行D.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