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算。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春秋战国时期的这些主张
A.体现了儒家对仁政的追求B.反映了平民阶级的诉求
C.带有一定的无为而治色彩D.顺应了改革变法的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战国末年思想家荀子提出“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的理念,指出:“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自古及今,未有二隆争重而能长久者”。荀子的这一思想
A.成为秦朝统一的理论基础B.带有天人感应的色彩
C.有助于巩固儒学正统地位D.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
2021-05-28更新 | 856次组卷 | 8卷引用:【必刷题】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练习(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虎溪三笑”原为晋代佛门传说,传高僧慧远居东林寺时,送客不过溪,一日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来访,与语甚契,相送时不觉过溪,虎辄号鸣,三人大笑而别。故事本为虚构,却在唐宋时期受到推崇,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这说明唐宋时期
A.文学创作出现了全面繁荣局面B.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受到冲击
C.儒、道、佛三家出现融合趋势D.以形写神的绘画风格开始形成
4 . 成书于唐代的道教经典《玉清经》中说元始天尊讲十戒,第一戒不违戾父母师长,第二戒不杀生,第三戒不叛逆君王,谋害国家。这反映了
A.道教地位上升B.道教深受理学影响
C.儒佛道出现融合的趋势D.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2021-06-13更新 | 205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6届广东惠州高三第一次调研文综历史试卷
5 . 玄学的代表王弼(226-249年)认为“崇仁义,愈致斯伪……顺自然而行,不造不施”才是治国根本,故应当“从事于道者,以无为为君”。魏晋士人崇尚“无为”反映出当时
A.门阀制度受到抨击B.儒学面临信仰危机
C.无为而治成为主流D.三教合一趋势显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大夫把道家的《老子》《庄子》和儒家的《易》称为“三玄”。玄学的代表人物王弼注《易》和《老子》。主张虚无的“道”或“无”是产生万物的“宗主”,认为“圣人体无”,效法自然,所以人君应该拱默无为,委政臣下,“从事于道者,以无为为君”。魏晋士人崇尚“无为”反映出当时(   )
A.士族门阀受到抨击B.儒家思想受到挑战
C.无为而治成为主流D.三教合一趋势显现
2021-06-03更新 | 362次组卷 | 7卷引用:2021年秋季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试卷-课标全国专用-单科历史卷03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城隍与传统文化

材料一   从先秦城隍的源起看,城隍本是作为自然神来崇拜的。从汉代开始,人们将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化为城隍神。各地城隍庙崇奉的神主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实体,多是正人直臣或造福地方百姓的忠烈义士在死后被追尊为城隍神。唐代开始,城隍崇拜得到普及。入宋以后,朝廷对祠神赐封的制度逐渐完善,城隍崇拜被正式地纳入国家祀典。宋代城市经济的发展使民众主体意识增强,宋代树立的城隍神带有强烈的人格化色彩。人们的城隍崇拜已经糅合了诸如善恶报应、礼仪道德等思想观念。

材料二   自明代朱元璋确定了城隍的地位后,城隍崇拜在明清时期就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更强烈的政治色彩。明清时期将祭祀神祇与官员治理地方结合起来,《明史·职官志四》记载:“布政史掌一省之政……祀典神祇,谨其时祀”。明清时期,人们赋予城隍神的职能涵盖了民众社会生活的全方位,城隍神由最初守护城池的单一功能,演变为负责整个城市的秩序平安、水旱吉凶和冥间司法等事务。民众赋予城隍神最大的权限,上到国家的政治稳定,自然中的风雨雷电,下到百姓的升官发财,民间婚姻求子,城隍神无所不管。

——摘编自邢薇薇《郑州文庙、城隍庙所存碑刻资料整理与研究》等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城隍崇拜的演变趋势。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演变趋势产生的原因。
8 . 战国时期,墨家将孔子塑造成乱贼形象,道家学派在《庄子》中发挥想象将孔子描绘成道家代言人,法家学派在《韩非子》中将孔子法家化。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了统一趋势B.儒家思想受到人们普遍认可
C.孔子思想与各派学说有交叉之处D.战国时期思想环境相对自由
2021-09-09更新 | 1303次组卷 | 42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表为宋代太湖流域苏、湖、常、秀四州乡名统计表。这反映出宋代
儒家用字
数量(个)1310975332
乡名
示例
崇仁
怀仁
德政
德化
积善
从善
至孝
旌孝
思贤
奉贤
道义
习义
遵礼
复礼
守信
良信
A.儒学主流地位确立B.经济重心南移趋势
C.政府发展文教事业D.伦理道德受到重视
10 . 东晋元帝即位,于建武元年(317年)设立了太学。教学内容也主要还是经学。这个时期经学的特点是由汉代的注重章句训诂变为注重义理,注经的特点是广采众说,自出新意,其成就超过了汉代经师。以上材料反映了
A.儒学思辨化趋势愈发明显B.儒家思想体系多元化
C.三教合流现象初现端倪D.社会生活显示出包容性
2021-05-26更新 | 21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历史模拟好题精选(第1期)-专题16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