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部分正史中表彰忠孝节义的“列传”一览表


表格能够反映我国古代正史在表彰名教方面变化的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2020-06-07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表格,回答问题。
时期代表人物思想主张
春秋孔子“仁”“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战国孟子
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合一”“君权神授”
宋朝朱熹“存天理,灭人欲”;三纲五常就是天理
明清之际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①②处的内容。(至少写出两种思想主张)
(2)结合所学知识,为表格内容拟定一个恰当主题。
(3)新文化运动期间,有人甚至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请谈谈如何正确看待儒家思想?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上表列举了17、18世纪部分中外思想家及其代表作品,表格反映了丰富的信息,请从中选择相关信息提炼出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材料一: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也,非为君也;为万民也,非为一姓也。——黄宗羲《原君》
材料二:卢梭提出了“公意”和“众意”两个概念,“公意”是代表全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的意见,他说“治理社会就应该完全根据这种共同的利益”,这才符合“国家创制的目的。”
——《西方民主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两位思想家政治主张的共同特点。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位思想家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能产生共同思想的原因。
材料三:阅读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表格材料
人物
编号
人物
人物速写
人物编号
人物
人物速写



广东新会人,发表《变法通议》号召变法



民族英雄,领导了“虎门硝烟”



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被指为“卖国贼”



广东南海人,著有《孔子改制考》一书



著有《海国图志》一书



曾任北大图书馆主任,著有《庶民的胜利》一书



《新青年》的创办者



创建了“湘军”,镇压太平天国,创建安庆军械所


(3)从对“西学东渐”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将上述人物分为四类。并概括这四个派别的名称及其向西方学习的态度。
2012-02-01更新 | 5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西省赣州市信丰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为不同时期的学者对相关历史现象的描述:
(北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五代之乱,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而天理几乎灭矣。”
赵世瑜《文化发展历程》社会的动荡不安造成人们对宗教信仰的渴求,道教、佛教相继兴盛发展。
孙学功《(宋代)商品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商人唯利是图,社会上出现道德下滑的现象。……人们追求财富的欲望、奢侈享受的欲望不断膨胀。
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社会环境深刻影响经济发展B.程朱理学的产生有其必然性
C.君主专制加强的历史必要性D.伦理纲常在五代时渐趋崩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先秦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史实是(     
相关记述出处
管仲“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史记》
韩非子“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韩非子·定法》
商鞅“能制天下者,必先制其民者也;能胜强敌者,必先胜其民者也。故胜民之本在于制民。”
“法者,所以爱民也。”
《商君书·画策》
《商君书·更法》
A.战国时期出现各家学说融合趋势B.社会转型带来了空前的理论创新
C.法家的思想和言行都体现“忠君”D.法家学说蕴含了“民本”的思想
2022-10-23更新 | 287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下表为先秦传统文化中忧患意识演变的情况。这种演变反映了
时期忧患意识主体忧患意识表现
商周统治者所忧在于失天命
春秋孔子等儒家知识分子所忧在于失“道”、失“德”
战国以孟子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所忧在于统治者失“民心”

A.民本思想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B.统治者重视天人关系旨在教化百姓
C.社会变革推动天人关系重心的变化
D.早期政权日益重视以神权维护统治
9 . 下表是先秦秦汉思想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据此可知
观点出处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庄子•达生》
“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A.天人合一思想的大致形成过程B.儒道两派的思想主张基本一致
C.古人已经注意到生态保护问题D.思想家都有维护君主专制愿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所示是利用大数据技术,对通行版的《论语》“热词”进行检索的结果(由高到低)。表中数据可用于佐证早期儒学
字/词君子
次数2191141111088976665049

A.揭示了天人关系的基本内涵B.蕴含对道德人伦的深切关怀
C.主张用“仁”的思想改良制度D.提出了影响深远的民本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