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 道试题
1 . 领略巴黎的风情在咖啡馆,领略重庆的风情在茶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咖啡馆使原来上层社会封闭的沙龙生活走上了街头,它成了雄心勃勃的共和党人的政治沙龙,是 启蒙主义的信徒传播激进思想和文化上的“芬尼大学”(便宜的大学)。是自由报界新闻来源的俱乐部, 诗人、文学家和艺术家相会的乐土。法国人从此有了最经济的消遣方式,最方便的聚会场所,而18世纪 最大胆的思想,也因而有了最畅通的传播渠道。

——张克毅、邢娜《论文化传播在法国启蒙运动中的作用》

材料二   旧重庆众多的茶馆并不仅仅是品茗解渴的场所。明末清初,随着商业繁盛和城市的发展,茶馆成 为各行各业、各个阶层、三教九流的社交和交易活动的场所。人们在茶馆里陈列货样、散发仿单(广告) 宣传推梢,解决债务纠纷和民事纠纷。以茶会友,谈天说地、交往叙旧,有的作家就在茶馆写作,记者在 茶馆交换新闻,赶写快讯,实是文化人休息的好去处。

——摘编自《重庆的茶馆文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最大胆的思想”指什么。
(2)比较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咖啡馆和重庆茶馆的共同特征,并说明两者对社会发展的 积极意义。
2021-03-22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觉得应该好好思考一下孔夫子,对于他的国家的上古时代所作的见证。因为孔夫子决不愿意说谎,他根本不做先知,他从来不说他有什么灵感,他也决不宣扬一种新宗教,他更不借助于什么威望,他根本不奉承他那时代的当朝皇帝,甚至都不谈论他。再说一遍,中国的儒教是令人钦佩的。毫无迷信,无荒诞不经的传说,更没有那种忽视理性和自然的教条。

——摘编自伏尔泰《哲学辞典》

材料二     马克思主义是为了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弊端而诞生于西方社会中的理论,对于历经数千年之久的中国文化传统来说,是一种外来的哲学,在20世纪初传进中国以后,能够席卷中国大地,成为主流思想意识形态,除了理论本身强大的生命力以外,还因为它与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有着内在的相通性、相融性,这也是其作为外来的哲学而能迅速的被中国民众所接受的一个重要原因。

——摘编自魏丕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和中国国情及儒家思想交融的历程》

材料三     钱穆先生说过“今天的世界,交通方便,全世界如一国。我认为儒家对今天以后的中国,仍当有其不可磨灭的贡献。其对世界文化亦自有其应有之影响。”两千多年来,儒家“仁者爱人”的思想不断被深化和提升,儒家思想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也是联结世界人民命运的文化纽带,可以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思想滋养和文化支撑。

——摘编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纪念孔子诞辰25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伏尔泰的主要观点,他是如何借助儒家思想支撑这些观点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能被中国民众所接受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学文化如何能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思想滋养和文化支撑?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2   文艺复兴时期部分作品信息表

组别

作者

国家(地区)

作品

完成时间

提示信息

第一组

但丁

意大利

《神曲》

1315年

地狱、炼狱、天堂

第二组

米开朗琪罗

意大利

《大卫》

1504年

豪放、刚健、雄伟

第三组

达·芬奇

意大利

《蒙娜丽莎》

1506年

妇女、微笑、佛罗伦萨

第四组

伊拉斯谟

尼德兰

《愚人颂》

1509年

国王、教皇、愚人

第五组

拉斐尔

意大利

《西斯廷圣母》

1513年

圣母、天使、人间

第六组

马基雅维里

意大利

《君主论》

1513年

君主、狮子、狐狸

第七组

莫尔

英国

《乌托邦》

1516年

平等、公有、空想

第八组

拉伯雷

法国

《巨人传》

1532年

知识、真理、情感

第九组

维萨里

尼德兰

《论人体的构造》

1543年

解剖学、人体构造

第十组

莎士比亚

英国

《威尼斯商人》

1597年

高利贷商人、资本家

第十一组

塞万提斯

西班牙

《堂吉诃德》

1615年

瘦马、盾牌、长枪

第十二组

哈维

英国

《论心脏与血液的运动》

1628年

心脏、静脉、动脉、血液循环理论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世界历史》等

以“人文主义”为主题,参考表2中一组或几组信息,结合世界近代史知识,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不重神权的思辨哲学和伦理本位的道德意识,与强调理性的资本主义思想体系异曲同工……启蒙思想家从中国文化中汲取了丰富的思想养料,锻造了他们进行反专制反神学斗争的锐利武器。启蒙思想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崇和向往,始终是以自己的国情或需要为出发点……启蒙思想家把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看作构建自家思想学说不可或缺的精神参照,用以抨击法国的专制统治,谋求建立“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国家。

——摘编自陈超《对明清之交“东学西渐”的思考》

材料二   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和平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例如曼彻斯特,1760年至1830年,居民从17000人增加到180000人,变成第一个典型的工业城市;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工人及其家庭……没有起码的卫生设施;疾病和瘟疫开始蔓延。空气和用水都受到严重的污染,那时工厂的烟囱没有任何保护措施而随意排放。   

——摘编自《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启蒙思想家推崇中国传统文化的出发点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政治体制”的名称。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个“政治体制”给英国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大国崛起的历程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周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从这时起,中国哲学便将兴趣集中在对社会性和政治性的人的考察之上了。这是一种压倒一切的“人道主义”或曰“社会性的”思路,因为它着重的是社会而非个人。很难解释为什么中国思想是向这个方向发展。也许在一种巨大的单一文化格局下,东周列强纷争形成的无政府状态,使中国人感到政治和社会问题格外突出和迫切吧。……我们惊奇地发现,中国这一思想繁荣的时代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时代几乎是同时产生的。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二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年)是开创希腊哲学研究新方向的划时代的思想家。他针对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於丧的现象,认为放弃对人自身的探讨而去研究自然是愚蠢的,是不守本分。所以他的哲学追求便集中在认识人自己上。他提出的命题围绕人的精神修养,比如什么是幸福、美德、真理、正义等等,其中所贯穿的一个最严肃的主题就是说人们不要专注于对身外之物的追求,而应去改造自己的灵魂,追求真理和智慧,成为道德完善的、真正的人。从此,希腊哲学开始迈向一个新的高峰。

——据周启迪《世界上古史》等整编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周时期中国思想繁荣的表现。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思想家开展哲学思想探讨的政治背景。
(2)根据材料二,归纳苏格拉底哲学思想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
(3)综上,你获得了怎样的认识?
2021-01-0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18年12月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6 . 思想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同时影响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其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孟子》

材料二   进入明代中叶以后,新经济因素滋长,城镇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危机在不断加深。王阳明以为当时读书人沉溺于理学,无补于社稷安危,他力求建立有效的统治学说,认为一切事物都产生于人心,说“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同时王阳明也提出人人皆有良知,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他还提出“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不必以孔丘和朱熹的语录为真理。王阳明良知自律思想架起了道德内化与道德外化的桥梁,高扬了个体的自主性和自律性,从而把人从外在天理的奴性中解放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人称王阳明为中国的马丁路德有一定道理。

——摘编自胡万年《王阳明良知自律的研究》等

材料三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然而,这一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述孟子对“良知”的认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王阳明思想出现的历史背景,并指出王阳明“良知自律思想”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康德的核心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康德对启蒙运动的贡献。
2021-01-0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18年6月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起源于英国的启蒙运动及其思想很快就传播并影响到了邻国法国,但是与英国不同,18世纪法国的启蒙文学声势浩大,以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卢梭为代表。18世纪法国的启蒙文学目标明确,“最典型明确地为启蒙运动的中心任务服务,密切配合产阶级反封建的政治和思想斗争,战斗性特别强烈”。

——摘编自黄琛《启蒙思想对欧洲文学的影响》

材料二 白话文学运动的开展,导致无论是社会精英,还是普通大众,看书读报、开口讲话、提笔写作,都采用白话,昔日的文化隔绝从此不复存在,这对于全社会的文化普及、教育推广,意义极为深远。在白话国语迅速普及的情形下,新文学建设的成绩也甚为可观。胡适、陈独秀、鲁迅、周作人,刘半农等新文化人纷纷投身新文学创作之中,一批特色鲜明的小说、诗歌、散文等作品喷薄而出。

——摘编自王学斌《新文化运动四大实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法国出现启蒙运动的原因,概括法国启蒙文学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概要指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根据材料二,归纳开展白话文学运动的意义。
(3)综上,就文学与时代的关系说说你的看法。
2021-01-02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19年6月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世纪,意大利一些爱好文艺的贵族经常与诗人、作家聚会,进行文艺创作和学术争论,被称为“沙龙”。17世纪,这一社交形式传到法国,巴黎的贵族常把客厅变成社交场所,邀请社会名流到家里谈论文学、艺术、哲学等问题,参加沙龙的人必须拥有高尚优雅的言谈举止,遵守沙龙的礼仪规范。朗布依埃侯爵夫人是法国举办沙龙的第一人,因其房间的装饰均采用蓝色调装饰,故得名“蓝色沙龙”。18世纪,沙龙在法国达到鼎盛。

参加沙龙的人从作家、哲学家、政治家到科学家、宗教人士等,各种身份地位的人,只要拥有一定的才能就可以在沙龙中寻求到一席之地,沙龙谈话的主题往往以科学、政治、宗教为中心。

——摘编自郭莹莹《近代西欧沙龙文化探析一以法国沙龙为例》


概括指出16-18世纪欧洲沙龙文化的发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时期欧洲沙龙文化的发展进行解读。(要求:史论结合,解释合理)
2021-02-05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合检测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法国思想家从中国文化中看到了许多他们正在试图证明或正在热切期望的东西。狄德罗赞美儒学“只须以理性或真理,便可治国平天下”;霍尔巴赫认为“(中国的)悠久历史使一切统治者都明了,要使国家繁荣,必须仰赖道德”;伏尔泰也认为中国没有宗教专制,人们享有充分的信仰自由。可以说,在当时的法国出现了“中国热”。那么,何以中国文化会在启蒙时代饱受法国人的青睐?这显然是因为中国文化的独特气质和当时西欧的精神气候之间产生了某种不期然的契合。

材料二   中国的20世纪就是从对法国革命思想文化的大力张扬开始的。1901年,《国民报》第一、二期即连续发表文章宣传法国大革命,并公开鼓吹在中国推行法国式的革命,其他进步报刊纷纷效法,中国舆论界刮起强劲的“法国风”。190612月,湖南醴陵一带发生了一场颇具规模的反清起义,被普遍比附为“攻打巴士底狱”的壮举,湖南省也因此得到了一个“小法兰西”的雅号。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何芳川主编《中外文化交流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文化的独特气质和当时西欧的精神气候之间有哪些契合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初中国刮起强劲“法国风”的原因。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材料二   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 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

材料三   欧洲汉学家们称 18 世纪的欧洲为“中国之欧洲”。当时欧洲的思想精 英,尤其是启蒙思想家们对中国的概念主要是通过文字获得的。法国启蒙运动的先驱 培尔断定中国人无神论最彻底,并试图以此为例,证明“由清一色的无神论者所组成 的社会是可能存在的”,认为一个健全的社 会不一定需要宗教的维系。伏尔泰认为, 中国的宗教(儒学 )是一种普世性的人道的、理性的宗教。以奎奈为代表的重农学 派认为中国实行的一种自然法。德意志启蒙思想家莱布尼茨深信,中国合乎理性的道 德规范是救治人类罪恶的良药,并将中国描绘为一个致治的理想国。莱布尼茨的学生 因为在大学作《关于中国人道德学的演讲》而被解除了教授职务,还被勒令在 48 小 时内离开国境。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 政治主张。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根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 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文化与欧洲启蒙运动的关系,并分 析形成这一关系的原因。
2021-01-23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