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0 道试题
1 . 16世纪德意志宗教改革的旗手是维登堡人学的神学教授(     )
A.彼特拉克B.加尔文C.马丁●路德D.亚当●斯密
2024-04-2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试卷(专家版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有学者指出:“如果没有马丁·路德的《圣经》,也许直到19世纪,德国依然因为各种各样完全迥异的方言,都还不能拥有国家的自觉。马丁·路德的德语,抑止了德国人语言上的分裂,促进了德国人的整合。”这反映了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A.得到德国社会各阶层的强烈支持B.有利于近代德意志民族国家形成
C.推动了德意志教育事业繁荣发展D.以建立统一民族国家为主要目的
2022高一下·浙江·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启蒙运动时期,某思想家称:“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做得更对。”该启蒙思想家是(     
A.孟德斯鸠B.伏尔泰C.卢梭D.康德
2022-08-10更新 | 350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卢梭认为最高统治权必须体现“公意”,“公意”就是社会中每个人的意志的统一,“公意”是不能分割的,不能转让的。卢梭在此阐释的理念是(     
A.天赋人权B.分权制衡C.自由平等D.主权在民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文主义的特点:一是宣扬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对抗以神为中心的旧观念。人文主义者对人的价值、地位和权利给子充分肯定,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众多奇妙造物中最奇妙的”。人文主义者并没有否定上帝的至高无上地位,但他们关注的焦点由上帝而转向了人。……二是重视尘世生活,强调个性解放和自由发展。人文主义者认为人应该享受尘世生活的快乐和幸福,积极地生活。他们赞美爱情,歌颂创造,追求平等自由,肯定财富占有,把中世纪天主教的禁欲、苦行、守贫等观念弃置不顾。

——摘自徐国辉《论彼特拉克的人文精神》

材料二   启蒙学派的思想家们公开宣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是他们的思想先驱。但在启蒙学派那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思想已具体化为人的“自由、平等、博爱”等内容,而这种政治经济上的要求迫切需要理性加以论证,要求获得法律上的保证,理性成为人们评判一切的标准。而理性与科学又相互联系,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科学理性精神更加根深蒂固,甚至哲学研究、社会研究、政治学研究、伦理学研究等都深深打上科学的烙印。

——摘编自韩庆祥、王勤《从文艺复兴“人”的发现到现代“人文精神的反思”》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根本原因。
(2)综合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关系。
2022-07-22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大练习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新航路开辟时期的探险家、航海家、地理学家和商人,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人”而不是为了“神”,都是为了现实的人世而不是为了来世的天堂。这主要表明(     
A.追求人性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动力B.新航路开辟推动人文主义在全球扩展
C.文艺复兴鼓励了新航路开辟的步伐D.新航路开辟得益于社会各阶层的支持
2022-07-22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大练习历史试题
8 .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中的人物,包括耶稣,都没有圣光,取而代之的是自然的窗口光:所有人的形态与常人无异。该作品体现了
A.人文主义B.蒙昧主义C.专制主义D.理性主义
9 . 孟德斯鸠认为:贸易的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贸易时而被征服者摧毁,时而受君主骚扰,于是贸易就远离遭受压迫之乡,走遍全球,落脚在可以自由呼吸的地方”。他意在强调(     
A.贸易发展蕴含自由精神B.君主专制阻碍经济发展
C.资本主义发展符合潮流D.实施三权分立势在必行
2022-07-11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10 . 契约精神是西方社会的重要精神,推动西方文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协约,因我委身授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

——【美】约翰·巴克勒等著,霍文利等译《西方社会史》第一卷

材料二   随着个人主义的兴起和身份社会的瓦解,欧洲17-18世纪的契约出现“从身份到契约”的新变化。西方近代对契约关系的解释理论以社会契约论为主,它一方面批判了中世纪的封建神学,同时又补充了理性主义原则,不仅考察了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契约关系,更看重分析了从个人与社会公民与国家的契约关系。近代西方社会契约理论的典型用法,是用以解释为什么人应该服从国家、法律或主权体。

——【英】约翰·麦克里兰著,彭淮栋译《西方政治思想史》(上)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制度,并结合所学说明该制度的主要特点。
(2)结合材料二分析17-18世纪西方“契约论”的意义。
2022-07-09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