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古希腊一位哲学家认为:研究物质世界的构造和法则、探索外界事物的本质不能够说没有意义,但对于哲学家来说,应该有比树木、石头和星辰更有价值的问题,这就是心灵问题、道德问题。下列属于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思想主张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认识你自己
C.理念是万物的本原
D.真理高于一切
2 . 下列关于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B.立法属于人民代表,司法独立,行政权则集中于由人民选举而产生的临时机构
C.三权互相独立又互相监督
D.未体现人民主权的原则
2020-08-29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中卫市中宁中学2019-2020学年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文艺复兴时期,最早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的是
A.薄伽丘B.但丁C.彼特拉克D.莎士比亚
5 . 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们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A.使因行称义主张被广泛接受B.打击了天主教的精神统治
C.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充分舆论准备D.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在此之后,对本原的思考被抛弃了,以智者运动为代表的新思潮取代了自然哲学的地位,哲学家们探讨的核心问题不再是‘本原’而是人的行为与社会生活的秩序。”材料中的“新思潮”
A.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B.是西方资本主义萌芽时代产物
C.崇尚理性和自由的社会秩序D.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天论》

材料二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材料三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一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在认识人与万物(自然)的关系问题上的观点。应如何看待材料二的观点?
(2)概括材料三体现的主要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产生的背景。
(3)简要说明三则材料的共同之处。
8 . 如图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绘画作品《蒙娜丽莎》和《西斯廷圣母》,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是以宗教为题材的作品   ②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③都表达出了对神性的赞美   ④都体现高超的绘画水平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9 . 以魁奈为首的重农主义认为,和物质世界一样,人类社会中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秩序,因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有必然规律和可以测定的。拉美特利直接宣称人是机器,他说:“人的身体是一架钟表,不过这是一架巨大的、极其精细、极其巧妙的钟表。”这表明启蒙思想家
A.对理性主义质疑和反思B.力图融合自然与社会法则
C.揭示了人类社会的规律D.从自然科学中受到了启示
10 . 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唯独禁人的本能。”你若同意上述的观点,主要依据是
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B.人文主义;存天理,去人欲
C.因信称义;天人感应D.信仰得救;致良知,有孝道
2020-03-10更新 | 209次组卷 | 55卷引用:2016届宁夏银川市第九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