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 道试题
1 . 假如你是《十日谈》作者的朋友,那你在与作者交流本书时,不会谈到的思想是
A.讴歌人性,讽刺基督教会的虚伪、腐败
B.揭露、批判封建等级观念
C.肯定人的价值,提出人类平等
D.“人是万物的尺度”
2018-01-3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木头凳中学2017-2018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在使这层“纱幕”烟消云散的过程中,其思潮重点是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这主要是因为
A.“天圆地方”说被打破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
C.天主教会的地位被动摇
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创立
3 . 阅读材料:

近代东方曾有一些人鼠目寸光,只看到科学革命的“形而下”(指具体的事物)的意义……其实科学革命显然还有“形而上”(指思维活动)的一面,就是说它凸显了理性的价值……以科学的精神来重塑人类的整个生活方式。人文主义演变的轨迹与科技进步的过程之间存在着某种交叉互动、共同发展的关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马克垚关于西方人文主义与科技关系的观点。
4 . 他们在批判中世纪神学思想时,并没有完全采取纯粹的世俗主义态度。相反,他们创造性地阐发了基督教神学文化传统的某些想想资源,采取了“借神颂人”的理论模式。借助上帝至高无上的权威来颂扬人的自由意志和理性尊严。属于“他们”主张的是
A.实现人的彻底解放
B.反对世俗君主专制
C.追求人的价值尊严
D.怀疑神灵人性至上
5 . 下列关于西方人文精神初期,新型道德观的主要表述正确的有
①彻底公开否定宗教、改变封建的传统观念
②研究“人”的价值
③攻击矛头对准封建社会里最神圣的王权、神权和特权
④对人类与环境有一定的重视
A.①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18-01-0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巨鹿县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史上两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们提出并发展了人文主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
材料二 科学的人文主义是在保持和广大旧人文主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给它注入旧人文主义所匮乏的科学要素和科学精神。其新颖之处在于:明白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以此作为安身立命的根基之一;对激进的唯意志论和极端的浪漫主义适当加以节制;依靠科学自身的精神力量和科学衍生的物质力量,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自我完善;科学理应是而且必须是为人的和属于人的,为的是人的最高和长远的福祉。没有人文情愫关怀的唯科学主义是盲目的和莽撞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马龙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科学的人文主义的内容。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科学的人文主义”。
2017-08-04更新 | 2186次组卷 | 46卷引用:2018衡水名师原创历史专题卷:专题十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7 . 创新是思想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首先,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希腊在希波战争中获得胜利,奴隶制经济进一步繁荣;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达到高峰期,这是智者学派产生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其次,随着平民地位的提高、个人主义的成长,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忽略了人类的活动和创造性的自然哲学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并导致反对旧思想方法运动的出现,这是智者学派产生的直接原因

——《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


(1)与自然哲学相比,智者学派有何进步之处?根据材料分析智者学派产生的时代背景。

材料二   文艺复兴运动打着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的旗号,以研究古典文化为掩饰,并借助古典文化去研究新问题、创造新思想。在复兴古文化的旗号下“中世纪的幽灵消失了”。文艺复兴的目的是要去拥抱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期的法兰西诗人罗沙尔的诗句一语中的“我研究了古人,为自己开辟了道路

——《中国明清进步思潮与欧洲文艺复兴》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   十七世纪中后期到十八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传自由之风、播理性之光、颂个体之高、求应然之真,通过广泛的传播和学习,在欧洲乃至世界发起了一场比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更加深刻的思想革命。资产阶级在完成自身原始积累的同时,提出自由、平等、博爱、人权等价值理念,把这些价值诉求逐渐外化为占据统治地位的政治和法律制度。

——《论启蒙运动在法律思想中的地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更加深刻的思想革命”的主要依据,并指出其“更加深刻”的根源。

8 . 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

——《中国的本土人文精神》

材料二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既是旧传统的批判者,也是新制度的设计者……他们的著作的确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的热爱思考和正义的人们

——摘编自《马克思选集》中文版第3卷

材料三与西方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文艺复兴)、人的自由权力(启蒙运动)作为基本起始点,而且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也是西方思想启蒙的一般归宿。而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

——《五四:未完成的启蒙》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提出的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中西人文主义思想出现差异的社会根源。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启蒙运动在批判对象、政治追求方面是如何发展人文主义的。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近代中国与西方的思想启蒙在内容上有何不同。分析中国“偏离了方向”的原因。

2017-11-1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中国儒家创始人孔子与苏格拉底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上有着不同的着眼点。孔子与苏格拉底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强调
A.人的平等
B.社会的等级秩序
C.道德的重要性
D.人的尊严和价值
10 . 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卢梭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料: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他说:“天下之乱治,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史论: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道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材料二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但是,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                                   

——莎士比亚剧作摘录


材料三   人生来平等,这是自然赋予每个人的权利……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道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
(2)材料二的语录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思想?根据材料概括它表达的思想内容。
(3)卢梭是一场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这场运动的核心是什么?概括材料三中卢梭的主要思想,并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概括这两场运动的相同点。(至少三点)
(4)试从社会转型角度来阐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和欧洲启蒙运动分别产生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