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苏格拉底经常在公共场合与人交谈,通过谈话揭露对方的无知,以此来刺激人的求知欲,因为他的论辩方式,苏格拉底也被看作是智者学派,其实二者有本质区别。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
A.适应现实需要追求功利
B.研究重心转向人和社会
C.强调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
D.追求知识及人的自我约束
2019-06-01更新 | 878次组卷 | 1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西省临川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文科选择题训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只有真正地认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这说明他:
A.主张人的品德高于一切
B.注重人的理性和价值
C.强调个体的感受和自由
D.研究的重点是社会秩序
2019-02-06更新 | 39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西省祁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二考试历史试题
3 . 智者学派运动被看作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其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则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普罗泰格拉的核心思想内容是
A.强调追求真理
B.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地位
C.尊崇理性,强调道德作用
D.提倡人性,强调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泰勒斯因为见到水有三态的变化,进而推想其他物质的形成也是依据相同的原理,提出“万物皆为水”的理论;苏格拉底认为“人应该节制肉身的欲望,解放灵魂,以唤起因肉体牵绊而被遗忘的知识”。柏拉图认为“所有人类感官感受到的知识和价值,都源自于理性世界”。三位古希腊哲学家的思想
A.形成于雅典民主由盛转衰的时期
B.与智者学派的基本观点完全对立
C.启迪着人们理性思考问题的智慧
D.以隐晦的比喻来解释事物的成因
5 . 普罗泰格拉使“人为之物”同“自然之物”区别开来,但他没有贬低“人为之物”的价值,而是认为“人为之物”在价值地位上高于“自然之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普罗泰格拉
A.认为人类与自然对立
B.注重人的主观感受
C.强调人的价值与作用
D.重视人而怀疑神灵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綷。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

材料二   科学的人文主义是在保持和光大旧人文主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给它注入旧人文主义所匮乏的科学要素和科学精神。其新颖之处在于:明白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以此作为安身立命的根基之一对激进的唯意志论和极端的浪漫主义适当加以节制;依靠科学自身的精神力量和科学衍生的物质力量,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自我完善;科学理应是而且必须是为人的和属于人的,为的是人的最高和长远的福祉,没有人文情愫关怀的伪科学主义是盲目的和莽撞的。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马龙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思想的相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者的共同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科学的人文主义。
2019-01-13更新 | 46次组卷 | 2卷引用:【校级联考】吉林省榆树一中五校联考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代,中国出现了一次重大的思想危机,中国思想家产生了强烈的忧虑情绪,出现了激烈的意识争论。这使人联想起公元前5世纪到前4世纪的希腊,以及古希腊出现的后来孕育了科学精神的哲学思想。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创建的大学传授的是“五经”,包括《易经》《诗经》《尚书》《春秋》和《礼记》,此五经据认为代表了孔子的传统。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出现了种种修正、新的注解和具有真正价值的“概述”。

儒教使之与政治局势相适应,并经受往了道教和佛教的宗教压力而存在下去,把它重新塑造成为自13世纪以来一直居主导地位的新儒教。新儒教不仅是对世界作出理性主义解释的一种尝试,而且是一种政治和社会伦理体系。直到1912年中国帝制时代结束,新儒教一直是中国哲学中不变的指南和正统学说。

——摘编自(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和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异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儒家思想不断发展完善并在13世纪占居主导地位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与中国儒家思想的共同价值。
2019-05-08更新 | 119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3天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2019年暑假作业总动员》高二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人文主义者的最终目的并非从根本上否定基督教信仰,而只是想驱散笼罩在基督教之上的那片虚伪的灵光,破除强加在基督徒身上的禁欲主义的符咒,用人性的、感性的和个人主义的因素来充实和改造基督教。”这里的人文主义者
A.提倡因信称义,倡导王权至上
B.反对禁欲苦行,追求民主政治
C.抨击君主专制,提倡宗教自由
D.汲取传统养分,彰显人性价值
2018-12-11更新 | 289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8年5月26日 周末培优——《每日一题》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必修3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卢梭认为使公民国家共同体经久长存,必须确立“美德”的统治,确保每个公民真正成为祖国的公民,永不堕落为祖国的敌人;专制王朝国家,人民缺乏爱国美德。所谓“美德”,是指每个人的个别意志与公共意志的协调,在“公共性”的要求下,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美德的核心和本质即为公民的爱国思想,这种爱国思想本质上体现为对社会契约、人民主权及法律的热爱。通过儿童时代开始的公民和爱国者教育,把自己和祖国视为一体,把对祖国的热爱与热爱民主共和紧密联系起来。创立公民宗教,通过宗教的神圣性增进公民的爱国美德——神圣而崇高,使祖国成为公民崇拜的对象。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材料二   1900年,梁启超著《少年中国说》,指出:“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1902年,梁启超撰《论公德》,指出“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公德基本精神即“牺牲个人之私利,以保持团体之公益”。“今吾中国所以日即衰弱者,束身寡过之善士太多,享权利而不尽义务”,为官者既然“受一群之委托而治事”,他就必须承担本身对于社会的义务,同时又要履行对于委托者的义务。号召进行“道德革命”,以爱群、爱国作为判别是非、善恶的最高道德准则,努力建设自由、平等、独立、利群为主要价值内容的“新道德”,铸造“新民”,挽救危亡,振兴中华。

——摘编自史义银《浅论梁启超的道德观》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卢梭美德观和梁启超公德观内容上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卢梭美德观和梁启超公德观出现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两种观念有何共同的积极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只有真正地认识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这说明他
A.强调个体的感受和自由
B.研究重点是社会秩序
C.主张人的品德高于一切
D.注重人的理性和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