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在其主要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1762年)一书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熔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经过四个月的讨论和妥协产生的宪法是一份4000字的简短文献,为新政府勾画了一个最为简要的框架。宪法包含了两个最为基本的政治原则——联邦制和联邦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的“制衡”机制,前者有时也被称作为“权力的分割”(divisionofpowers),后者则被称为“权力的分立”(separationofpowers)。

——【美】埃里克·方纳《给我自由!一部美国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思想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述材料中的“权力的分割”与“权力的分立”,并简要说明这样设计的意义。
2019-08-19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浙江省诸暨中学高中历史选考模拟卷2
2 . 周有光称,“理解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历史意义,是知识青年的时代需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但丁宣称人是高贵和平等的,因为人都有上帝赋予的“意志自由”来判断选择,获得“为自己而生存”的自由。彼得拉克强调,“宇宙是以人为中心的,是上帝为人类的世俗生活而造就的东西”。与此同时,他还将矛头直指宗教禁欲观,大胆歌颂人的生活欲望和世俗享乐,他嘲笑经院神学家只是一些总想了解“深奥的上帝秘密,漠视人性和人欲的傻瓜。”

——摘编自孟广林《意大利人文主义人本观与明清之际人文观的异同》

材料二: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弘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主义精神的继续弘扬。

——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指出但丁的地位和代表作。
(2)指出材料二中“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的表现。结合所学,分析促使启蒙运动发生的“新的历史条件”。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唯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人民是国家主权的主体、拥有者和行使者。主权“是完全绝对的、神圣的、完全不可侵犯的”。主权“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既然只是一个集体的生命,所以就只能由他自己来代表本人”;“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一样,同理,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人民主权只能通过直接民主实现。如果任何人拒不服从公共意志,全体就要强迫他服从,“这即是说,人们要迫使他自由”。

——摘编自卢梭《社会契约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政治启蒙运动批判封建专制的主要思想武器。
(2)根据材料二,概括卢梭人民主权思想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指出这一思想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2019-11-23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西方人文主义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历程,具有丰富的含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苏格拉底之攻击,哲学史家颇轻忽辩者(智者)的地位。但事实上,辩者对希腊人文主义之发展甚具功绩。普罗塔戈拉以人为万物之权衡,近人论西方人文主义者犹多奉之为不祧之祖……大体言之。辩者思想乃是对于此前重自然之哲学的一种反动。……“人为万物之权衡”一语虽提高了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但也有其流弊。因为此所谓“人”乃指个别的人而言。个人与个人既不能尽同。而宇宙之本物又万殊,这样一来就非演成“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局面不可。

——余英时《西方古典时代之人文思想》

材料二   建筑是一件合作的事业,故不甚能代表个性,但对于民族性和时间性,他却能表示出来。上古之时,希腊与罗马的人生观,是偏于现世的,他们的眼光,是侧重地面的,故他们的建筑,方基巨柱,使观者的目光,左右行而不上下行。到了中古之时,人民以宗教为人生的依据,所以中古的建筑都不含告诫,观者说:“你们且忘了地下,望着天上,使你们的灵魂,随着那颗巍巍尖塔,去与上帝接近罢!”到了文艺复兴之时,人民的希望及目的,又渐渐的由天上移向地上,由世外移归世内,于是宽基厚柱、圈拱低窗的建筑,又成为近世人生观的表征了。

——陈衡哲《西洋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指出并评价智者学派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指出文艺复兴的形式并概括该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内涵。以圣母玛利亚大教堂为例,说明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如何表征“近世人生观”。
2019-11-19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仿真模拟卷二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一时期希腊人的思想、创造、艺术都进入了一个高潮,……这种精神活动的领导及中心是雅典。因为30余年(公元前466年—公元前428年)中,雅典由一位朝气蓬勃思想自由的伯利克里统治着。他立志把被波斯人所蹂躏的城市在废墟中重建起来。雅典现存的名胜古迹中多数是这一次伟大重建的遗物。伯利克里不仅在物质上重建了雅典城,而且复兴了雅典的精神。他不仅召集建筑师和雕刻家,更与诗人、戏剧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是好朋友。

——(美)H·G·威尔士《文明的溪流》

材料二   对于欧洲的现代化进程而言,真正的文化起点不是文艺复兴,而是宗教改革。……文艺复兴说到底是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场华丽而感性的时髦风潮,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

——《在天国与尘世之间》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时期古希腊雅典在“精神”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2)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的爆发与上述大教堂的修建有何联系?根据材料二,概括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之间的区别,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教改革对欧洲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2019-03-05更新 | 145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仿真样卷)
6 . 法国是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伏尔泰曾对中国非常着迷,当然大家都明白他是把中国当作一个参照系,借以评判欧洲本身的种种事物,特别是妨碍政治近代化的那些痼疾。

——朱维铮《走出中世纪》

美国的精神资源是什么呢?实际上还是从英国《大宪章》、欧洲文艺复兴、宗教革命、启蒙运动传过来的自由主义精神。

——资中筠《美国十讲》

材料二:对两极世界第一次直接的攻击来自戴高乐总统领导下的法国。戴高乐梦想欧洲成为世界事务中的第三种力量。戴高乐独立的原因是他不满于美国和苏联领导人所规定的国际秩序,他尤其认为屈从于美国的权威和无限制地支持美国的全球目标是无法忍受的。

——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不顾美国的掣肘,1960年,法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同年,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全家访法……1964年,中法建交。

——吴于廑等《世界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材料一中“痼疾”一词的主要表现,同时概括指出法国启蒙运动对美国在“精神资源”方面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后法国“攻击”两极世界的主要表现及影响?
2019-06-2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19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机器思想也推崇备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料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工之以群工。
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臣之与君,各异而实同耶。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史观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谋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绎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纬度》
材料三 史观
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传统”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得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他们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得原因做出解释。
——【美】杰里·本特刊《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   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
(2)   材料二主张用什么犯非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3)结合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
2019-01-30更新 | 1539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3-2014年浙江富阳二中高二下期第三次质检历史试卷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不亦并传子之意而失者乎!……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


(1)概括材料一中黄宗羲的主张。结合明末清初的政治经济状况,指出其主张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   一旦这项社会公约被违反,每一个人便又回到立约前的权利状态,恢复了生来就有的,但为了社会约定的自由而放弃的天然自由。……人因社会契约而失去的,是天然的自由以及对于一切对其有诱惑力和其所期待的事物的无尽权利。人因社会契约所得到的,是公民自由,以及对其所占有的一切的所有权。

——《社会契约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卢梭的政治观点并分析其历史影响。
9 . 【加试题】西塞罗说:“事实上有一种真正的法律,即正确的理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人类历史上,是希腊人第一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性自然观,这正是科学精神最基本的因素。希腊人认为,自然界是有别于人的东西,也是有规律、有秩序的……但更重要的是,它的规律和秩序是人可以把握的,因为它是数学的。希腊人相信心灵是掌握自然规律最可靠的保证,因而极大地发展了逻辑演绎方法和逻辑思维。在几个特殊的科学领域里,希腊人成功地将它们数学化。希腊科学是有缺陷的,它不重视对自然现象实际的、细致的考察。它注重的是说明和理解自然……如果考虑到今天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用“缺陷”来评判希腊科学无论如何是不恰当的。

——根据吴国盛《科学的历程》摘编

材料二   这种对理性的信任是启蒙运动的另一个基本特点……自然神论者受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他们拒绝接受上帝支配世界并任意地决定人类的命运这种传统的信仰,相反,他们寻找一种与理智的判断相一致的自然宗教……他们坚决认为,上帝创世后,允许世界按照某些自然法则运转而不加以干涉。因而,自然神论者能同时做两件不相容的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理性自然观”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启蒙时代“理性”的基本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从思想和科学的角度简述“自然神论”在这一时代的意义。

10 . 知识分子在社会的转型中起着重大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传统儒生)一旦抛弃了这种认同于“祖宗礼制”的陈腐思维范式,晚清知识分子群体中之先觉者就会以一种全方位的变革姿态出现于政治角逐场中。

——许纪霖等《中国现代化史》

材料三 欧洲是人类思想的福地。欧洲知识分子不仅有锐意进取,其中也有迷茫;不仅有孤独,还有抑郁……但无论是非曲直,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尖锐的碰撞激越,……知识分子总是努力寻找思索碰撞的空间,并为此锲而不舍。

——(德)沃尔夫•勒佩尼斯《何谓欧洲知识分子》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兴起的历史条件。

(2)结合维新变法思想,论述材料二中“全方位的变革姿态”的涵义。

(3)结合材料三,列举15世纪以来在欧洲出现的被广泛采纳的政治思想。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