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体(政府)以一人为统治者,凡能照顾全邦人民利益的,通常就称为“王制”(君主政体)。凡是政体以少数人,虽不止一人而又不是多数人,为统治者,则称“贵族(贤能)政体”。……以群众为统治者而能够照顾到全邦人民公益的,人们称它为“共和政体”。……僭主政体以一人为治,凡所设施也以他个人的利益为依托;寡头(少数)政体以富户的利益为依托;平民政体则以穷人的利益为依托。三者都不考虑城邦全体公民的利益。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材料二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三   法律是最优良的统治者。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1)根据材料一,说明亚里士多德对“政体”分类执行的标准。
(2)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治国主张。
(3)结合所学,指出他们在教育内容方面的不同点。
2018-12-0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浙江省慈溪市六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曾说,三代皆敬事鬼神。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而其弟子问鬼神事时,孔子答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材料二   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

材料三   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作家说:“人是可以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人文主义重视科学实验,鼓励冒险和发财致富,认为事业的成功和发财致富是一种道德的行为。

请回答:

(1)与夏商周时期相比,材料一中孔子的认识有何变化?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概括中国古代和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

(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国和西方不同时期“人文主义”对各自区域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

3 . 材料一卢梭所处的时代是怎样的呢。“文艺复兴”和它引出的遍及欧洲的“宗教改革”都是对中世纪的反动,欧洲社会到十七、十八世纪活跃起来了,工商业、科学技术、水陆交通发达起来了,印刷术的进步使出版业成为一种“行业”,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思想的流通。荷兰和英国先于欧洲大陆腹地的法国和德国已是自由贸易和自由思想的发祥地……十八世纪的法国还处于社会动荡之中,王权和宗教暴政威严仍在,然而敏感的知识分子动起来了。

—陈乐民《启蒙札记》

材料二梁启超对世界形势的认识,跟过去诸人(王韬、郭嵩焘、曾纪泽等)比较起来,又有了很大的发展。最主要的有两点:第一,他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发展和进步的历史观,肯定了“凡在天地之间者莫不变”这个前提……第二,他已经不只是在日记里自言自语,也不限于向朝廷陈述意见,而是向整个知识阶级大声疾呼,让大家都来看清“大地万国”的历史和现状,从中得出中国必须变法才能自强的结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启蒙思想的时代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卢梭思想的进步意义?

(2)指出材料二中“发展和进步的历史观”的核心内涵。概述以梁启超等为代表的思想家对当时整个“知识阶级”产生的历史作用?

2018-08-2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返校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宗羲在明亡之际,不能不思考亡国亡天下的道理。他提出了相当接近民主制度的设计,以为君民之间,不是主从尊卑,政府是为民而设。地方发展,犹如诸侯,有相当的自主权。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材料二   私有财产出现后情况会变得更糟糕,因为有财产的人会联合起来保护财产,并且剥夺、压迫和欺负没有财产的人,国家因此而出现了……为了改变这种状态,人应该回到自然状态的出发点去,设计出一种制度,让每一个人的平等权利和自由权利都受到保护……卢梭的理论对法国大革命造成最直接的影响,为社会底层包括最底层提供了行动的依据。

——钱乘旦《西方那一片土》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宗羲“相当接近民主制度”设计的构想,并简要指出其思想对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卢梭对理想社会的设计主张。综合上述材料,指出黄宗羲、卢梭对理想社会设计的相似点。

5 . 【加试题】18、19世纪的法国风云激荡,并影响了整个欧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卢梭的政治思想提前建立了后来雅各宾主义和革命语言的概念框架……在他那里,历史行为新意识与人民本身行使主权的必要条件的理论分析严谨地结合起来了。其实卢梭没有哪一方面该对法国大革命“负责”,但的确是他无意之中制造了革命意识和革命实践的文化材料。

——摘自弗朗索瓦·傅勒《思考法国大革命》

材料二在论及拿破仑在当时的表现,有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拿破仑无意维持民主政体。②拿氏政权在欧洲所产生的影响乃是民主原则的广泛的滋长。

——摘编自余英时《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

(1)根据材料一并联系所学,指出卢梭“理论分析”所涉及的核心观点,并简要分析该观点对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

(2)阅读上述材料,您更侧重材料二中哪一种认识?侧重分析①,请结合史实进行说明。

侧重分析②,请根据所学加以阐述,并用一句话概括拿破仑在当时欧洲历史转型中的作用。(只作选择不分析说明,不得分)

2018-02-09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衢州丽水2017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联考
6 . 意大利有两个历史的骄傲:一个是古罗马的鼎盛;一个是文艺复兴的辉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罗马大事记

时间事件
约公元前753年罗马建城
公元前509年王政时代结束,共和国建立
公元前449年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
公元前265年罗马统一意大利半岛
公元前2世纪左右希腊哲学的斯多亚学派传入罗马
公元前51年西塞罗《论共和国》等发表
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成立
公元80年罗马大斗兽场建成
公元113年图拉真广场和图拉真纪功柱建成
公元120—127年重建万神殿

——摘编自杜艳丽《古罗马文化》

材料二 随着修道院农耕地生产力的提高,这些土地的“地主”罗马教廷的财力随之增强。到了中世纪后期,包括农业在内的整个罗马社会经济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景象,罗马教廷“什一税”的税收进一步增加。文艺复兴的导火索是复兴古代,所以一旦染上这种精神,罗马无疑比佛罗伦萨有利得多。

关于米开朗基罗与文艺复兴的罗马的关系,不同的学者得到了不同的认识:

观点一: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造就了米开朗基罗

观点二:米开朗基罗造就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

——摘编自《文艺复兴是什么》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文明发展的表现。以万神殿为例,简述罗马建筑风格的特点。
(2)阅读材料二,你认同哪种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7 .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材料二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古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的制度.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曰诗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三大发明传入欧洲的影响。材料中“……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中的“精神发展”指哪些事件?

(2)根据材料二分析说明四大发明没有起到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原因。

2018-05-07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诺丁汉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思想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中叶以来,学术界“高谈性命”、“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等现象不断蔓延。黄宗羲以“求同存异”的方式评析明代学术。黄宗羲主张“学者必先穷经,经术所以经世,乃不为迂儒”,同时他又将重视儒者的道德操守和经世能力判为具有正面意义的明代思想。

——摘编自史革新著《清代理学史》等

材料二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黄宗羲的思想与明代儒学的“求同存异”之处。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哲人”在经济、宗教和政治领域中提出的具体建议,指出其建议本质上所体现的当时社会人们的思想追求。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62年,隐居在巴黎近郊的卢梭完成了他最为人知的著作——《社会契约论》,这部著作以“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开头,阐发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建立于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一个完美的社会是为人民的“公共意志”所控制的重要观点。……卢梭还正式出版了一部关于道德问题的充满激情的感伤小说《新爱洛绮思》,似乎欧洲的所有妇女和一半男人都为之落泪。人们常说,浪漫主义伴随着这部小说而诞生。

——摘自【美】克里斯蒂安松《文件中的历史》等

材料二18世纪晚期,工厂制度出现了。钟表、机器和车间的规定创造了新的劳动节奏。产业工人一般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2至14小时。他们还要面对时时刻刻的严格监督,打个盹或是和同伴说句话都不行。男人、女人和孩子加紧生产,工资却很低,没有完成定额就要受到惩罚,无论是机器还是工序都没有考虑安全因素,因此早期的工人总是要面临发生事故致伤甚至致死的风险。19世纪30年代,有学者一语揭破:“在这里,文明表现了它的奇迹,文明的人几乎变成了野人。”

——据【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等整理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17、18世纪体现人文主义发展的启蒙思想内容。

(2)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上半叶,启蒙思想家倡导的社会理想与现实出现了强烈反差。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欧洲社会“理想与现实”反差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简述19世纪上半叶欧洲工人阶级和科学社会主义者在机器轰鸣声里的抗争与思索。

10 . 【加试题】思想是人类最美丽的花朵。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治权力是每个人交给社会的自然状态中所有的权力,由社会委托给统治者,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当统治者滥用权力,破坏而不是保护人民财产的时候,人民可以反抗甚至推翻它。

——《政府论》

材料二   最近十年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由孔子本身转移到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儒家思想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尤为学者关注。有的学者认为儒学与现代化存有尖锐的矛盾,儒家思想的流毒依然存在,并以新样式出现。有的学者认为儒家思想尤其是其中的精华与现代化不仅不矛盾,而且对现代化起促进作用。

——颜炳罡《五十年来孔子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来自哪位著名的思想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这些主张的历史影响。
(2)简要概括孔子的核心思想。近年来,学术界对孔子儒家思想的地位和作用有不同的认识。对材料二中的两种看法,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请结合所学谈谈自己的认识。(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