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人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
A.社会契约B.人民主权C.自由平等D.三权分立
2020-02-11更新 | 971次组卷 | 26卷引用:三年(2021-2023)学考真题分类汇编之第8课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
2 . 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B.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C.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D.使基督教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
2021-04-02更新 | 399次组卷 | 27卷引用: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历史试题
3 . 中、法两国都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17世纪的中国出现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著名思想家,18世纪的法国则涌现出了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举世闻名的大启蒙思想家。中、法两国思想家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A.倡导理性主义,批判封建教会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2021-03-22更新 | 323次组卷 | 55卷引用:陕西省华县咸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2019年2月份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他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善功称义”,认为只是信,才使人称义、使人得救。《圣经》是基督教信仰的唯一权威,他轻视信仰外在的形式化表现,注重内心的信仰虔诚,使得信仰从外在形式变成了内在的精神自由。这里的“他”
A.掀起智者运动B.推动文艺复兴C.发起宗教改革D.领导启蒙运动
6 . “中世纪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了解放:无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到19世纪这一过程基本完成。最终,个人的神圣化终于成为习俗和法律。”其中使个人从政治的外在束缚中获得解放的是
A.智者学派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2017-03-10更新 | 269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7届江苏省南京市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试卷
7 . 有学者认为:“科学能揭示‘自然之光’,也能点燃‘理性之光’,引导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这里的“科学”具体指
A.经典力学体系
B.生物进化论
C.量子论
D.相对论
8 . “他将政治体制划分为共和、君主、专制三种,其原则分别是品德、荣誉和恐惧;他崇尚英国的君主立宪,提出的分权理论实质是‘阶级分权’,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需要;他认为法律应考虑地理环境因素。”材料中的“他”指的是
A.伏尔泰B.孟德斯鸠C.卢梭D.康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马克壵《世界文明史》:“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欧洲率先冲破“传统束缚”、开启“转变进程”是在
A.智者学派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英国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更重视
A.对人类社会的研究B.对自然界的研究
C.对人的伦理道德的探讨D.对人性的研究
2016-11-27更新 | 174次组卷 | 16卷引用: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