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1 . 秦慕阳同学以”思想的力量”为主题对近代西方思想解放进行探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对“人”进行了广泛的论述,赞扬人性、人的卓越能力以及人在改造世界方面的作用。人的自我创造,人的自由意志等一系列强调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也纷纷被提了出来。神的作用、神的权威隐退到了一个次要的位置。讴歌人的价值、尊严和力量成为这一时期的共同目标。

——摘编自王小侠《西方文化史论》


材料二 经过长期的经济政治发展和民族意识和熏陶,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德意志民族主义思潮达到了历史上第一个高峰。此时发生的宗教改革是德意志人为民族利益反抗民族敌人的政治斗争。推翻罗马教廷统治,争取民族教会独立是它的主要内容。德意志民族同罗马教廷矛盾日益激化,是它爆发的主要原因。

——摘自修海涛《德国宗教改革的起因》

材料三 启蒙运动部分思想主张逻辑示意图

中世纪启蒙时代
国家权力起源君权神授社会契约论
主权归属主权在君(①)
权力分配君主专制(②)
人权学说等级特权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据岳麓版、人教版、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3整理

对法国来说,启蒙思想培育出整整一代革命家。在未来的革命中,几乎所有政治派别的活动家都是在启蒙思想影响下。同时,启蒙学说也通过各种途径甚至民间说唱艺人的演唱,在人民群众中广泛传播开来,极大地启发了人们反封建意识,为未来革命做了舆论准备。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材料一体观出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潮是什么?指出材料地图中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写出字母),并说明发源于此地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德意志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
(3)结合所学推断材料三①②处应该分别填写什么?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欧洲启蒙运动的主要影响。
2022-01-04更新 | 22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时代,工商业发展、平民地位提高及由此产生的个人主义的成长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以普罗塔戈拉、苏格拉底为代表的哲学家放弃对物质世界的探索,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重视道德、尊崇理性、追求思想自由。西方人文主义由此起源。

——摘编自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三册

材料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事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

——摘自《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列举一条即可)并指出其产生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的主要内涵。
2022-01-08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2022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诗歌取得了极其辉煌的巨大成就。……从中外历史上文化繁荣与哲学思想的关系,也证明了唐代开放性文化对唐诗发展的重要影响。我国历史上有过三次较显著的文学繁荣,这就是战国时代、唐代,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考察这几次文化繁荣的历史背景,不难发现其与哲学思想的解放和活跃关系重大。

——王定璋《试论唐代诗歌繁荣与思想解放》

材料二   卢梭在其主要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1762年)一书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融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从欧洲政治革命的观点看,重要的一点在于卢梭强调了人民的主权。他把统治权只是看作一种“代办权”,从而证明把人民的合法权力归还给拥有最高权力的人民的革命是正当的。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陈独秀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孙中山更加彻底的革命,陈独秀是要把欧洲两千多年发展起来的自由、民主和科学应用于中国,彻底改变几千年以来中国人民处于奴隶地位的旧伦理、旧道德、旧政治、旧思想,建立起人民本来就是主人地位的新伦理、新道德、新政治、新思想。

——余孚《重新启蒙: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反思》

材料四   1840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说,个别概念之琐屑,复不可胜计,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述诗歌的发展在唐朝进入黄金时期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卢梭的主张并分析其影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陈独秀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孙中山更加彻底的革命”?
(4)指出材料四中近代中国新思潮不断涌现的“最基本之原始动力”。
2021-08-16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年天津市河北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检测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伏尔泰心目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有真正的信仰自由,佛教、道教、喇嘛教都可以自由传道,政府只管社会风化,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他还说中国人是“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人”……孔子和西方古代贤哲一样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的信条,并“提倡不念旧恶、不忘善行、友爱、谦恭”,显然,这就是“博爱”的本义。

——摘编自高毅《法国启蒙运动中的“中国热”》

材料二   中国的20世纪就是从对法国革命思想文化的大力张扬开始的。1901年,《国民报》第一、二期即连续发表文章宣传法国大革命,并公开鼓吹在中国推行法国式的革命,其他进步报刊纷纷效法,中国舆论界刮起强劲的“法国风”。190612月,湖南醴陵一带发生了一场颇具规模的反清起义,被普遍比附为.“攻打巴士底狱”的壮举,湖南省也因此得到了一个,“小法兰西”的雅号。

——摘编自何芳川主编《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   可以说,我们的文明的显著长处在于科学的方法;中国文明的长处则在于对人生归宿的合理解释。人们一定希望看到两者逐渐结合在一起。

——摘编自【美】罗素《中国问题》(1922年)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伏尔泰对中国儒学所持的态度及他心目中理想的政治制度模式。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20世纪初中国刮起强劲“法国风”、不断爆发反清起义的时代背景。
(3)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你对不同文明的认识。
2021-08-0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1年高中学业水平模拟历史试题(合格考)
5 . 思想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同时影响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其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孟子》

材料二   进入明代中叶以后,新经济因素滋长,城镇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危机在不断加深。王阳明以为当时读书人沉溺于理学,无补于社稷安危,他力求建立有效的统治学说,认为一切事物都产生于人心,说“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同时王阳明也提出人人皆有良知,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他还提出“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不必以孔丘和朱熹的语录为真理。王阳明良知自律思想架起了道德内化与道德外化的桥梁,高扬了个体的自主性和自律性,从而把人从外在天理的奴性中解放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人称王阳明为中国的马丁路德有一定道理。

——摘编自胡万年《王阳明良知自律的研究》等

材料三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然而,这一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述孟子对“良知”的认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王阳明思想出现的历史背景,并指出王阳明“良知自律思想”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康德的核心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康德对启蒙运动的贡献。
2021-01-0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18年6月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是一个巨人辈出的时代……归结到根本点,应该说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还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或正当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以往一直受到严重抑制的个人创造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欧洲文艺复兴初期,中国四种发明的传入流播,对现代世界文明的形成,曾起重要的作用。造纸术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指南针的发明导致发现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的舞台。

——摘编自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时期倡导“个人主义”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四种发明的传入流播”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从社会发展角度谈谈你对人类不同文明交流的认识。

7 . 追求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夫治天下犹曳(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孟德斯鸠的目的是,不让人民占上风,出现一个平民政治的国家,不让君主独揽大权,出现一个专制国家。

——王养冲《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材料三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孟德斯鸠、卢梭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黄宗羲在限制君权方面的主张。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孟德斯鸠主张实行的政体名称,为了避免“出现一个专制国家”,孟德斯鸠提出了什么政治学说?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根源、思想内容两方面分析黄宗羲和孟德斯鸠的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的原因。

8 . 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就必须与时俱进,勇于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教拒绝了罗马教廷为基督教会当然领袖的传统,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他将直接与上帝对话…更为重要的是,新教置宗教和教会于政府行政和国家法律的掌管之下,从而消除了教会对于世俗权威的威胁。…宗教改革使中世纪的宗教开始向近代过渡,同近代社会的政治、文化融为一体。

——摘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中华民国的创立,结束了绵延两千多年的专制统治,代之以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在中国的确立,经历了一个由不完整到逐渐完整、先地方后中央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民主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法律制定、修改和存续的过程。

——摘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上卷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鼓励外来投资和引进外国技术。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1992年政府发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信号。事实上,过去的计划型经济体系已经让位于以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来决定产量和价格,政府作用仅局服于为市场经济提供稳定的竞争环境。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导致的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化。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政府发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信号”的重要意义。
9 . 思想文化的进步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卡尔·雅思贝尔斯认为,公元前500年左右,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的先哲将道德置于精神生活的中心,他们并非在田园牧歌式的环境中创造了其富于同情的伦理规范。

——《轴心时代》


(1)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列举“轴心时代”东西方先哲的代表人物及核心主张,并概括他们思想的共同特点。

(2)有学者称文艺复兴是“人的发现”。结合所学,以《十日谈》为例进行说明。

关于新文化运动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一种看法是新文化运动造成了传统文化的断裂;另一种看法是仅凭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就断言传统文化断裂,实在是低估了文化本身的顽强生命力。


(3)你对上述看法持怎样的观点?结合所学,对你的观点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合理,阐释清楚)
2020-08-1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2015年春季普通高中会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什么这一划时代的发展(科学革命)会出现在西方呢?……文艺复兴期间工匠的地位的提高,使工匠与学者之间自文明开始以来一向非常脆弱的联系能得到加强。……工匠拥有古代的旧才支术,并在旧技术上添加了中世纪期间发展起来的新发明。同样,学者提供了关于被重新发现的古代、关于中世纪的科学的种种事实、推测及传统做法……威廉哈维(1578-1657年)之所以能作出关于心脏和血液的运动的伟大发现,是因为他坚决不理睬对体力劳动的这种藐视。数十年间,他一直进行各种艰苦的实验。他切开从大动物到小昆虫的种种生物的动脉和静脉,谨慎、耐心地观察和记录血液的流动和心脏的运动。……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地区的开辟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新的植物、新的动物、新的恒星甚至新的人们和新的人类社会相继被发现,所有这些都向传统的思想和设想提出了挑战。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科学的进步通过广大公民的个人启蒙促进了社会进步。启蒙思想高扬人的自由探索和创造精神,为启蒙运动时代科学的繁荣开辟了道路。19世纪被称为“科学时代”,对思想文化的影响日益显著。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广泛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使人们发现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还导致发展演化的世界观形成,并深刻影响到文学艺术的发展。

-----(摘编自马龙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材料三古代科学的发展主要依赖学者的潜心研究,而技术的进步则主要依赖工匠 及其他直接参与生产劳动的人员对各种实用技艺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和技术两相分离。 近代以来,科学与技术开始相互联系,并逐步走向密切结合,技术在科学的指导和推动 下取得了长足进步,大大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摘自人民版必修三教材《近代以来 科学技术的辉煌》)


(1)阅读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在牛顿、爱因斯坦、巴斯德、达尔文中选择两位,分 别举出其在近代科学领域的主要贡献。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启蒙运动时代,以卢梭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思潮对于 “理性”的质疑。
(3)材料三中“技术在科学的指导下大大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指什么史实?
(4)阅读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助推近代“科学革命”的至少三种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