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国民议会。行政权委托给国王。司法权委托给人民按时选出的审判官行使之。每年缴纳直接税达三天工资以上者,被编入居住地国民自卫军的男子,享有选举权,属于“积极公民”;而处于奴仆地位的、被提起公诉的、破产和不能清偿债务的以及其他不具备“积极公民”条件的人,则属于“消极公民”,无选举权。

——《1791年宪法》

材料二凡出生于法国并在法国有住所的男子而且年满二十一岁者……均有行使法国公民权利的资格。立法权由普选产生的国民议会掌握。行政权由24人组成的执行会议行使。大理院为最高审判机关。

——《1793年宪法》

(1)在国家政治体制的设置上,材料一、二体现了什么共同原则?该原则源于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哪部著作?

(2)指出两则材料在国家政体与公民权利规定上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二的相关规定。

2017-11-20更新 | 311次组卷 | 6卷引用:2015年上海市行知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卢梭说:“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上的”这句话体现的观点是(       )
A.自然权利说B.公共意志论说
C.社会契论说D.三权分立学说
2018-03-10更新 | 211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5年上海市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3 . “人类将自己智慧与才华创造的一切,都看作是上帝的恩赐”,这种观念最初受到冲击,主要始于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欧洲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魁奈十分推崇中国文化。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举世最优秀、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文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这足以证明
A.中国文化在欧洲启蒙思想家中产生过影响
B.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比欧洲各国优越
C.儒学主张和启蒙运动的精神相似
D.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评价表达了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共同看法
2019-01-08更新 | 111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南汇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卷
5 . 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在论述法国大革命曾指出:“人们应当预见,大革命不是由某些集体事件引导,而是由一些抽象的原则和普遍的理论所引导。”“抽象的原则和普遍的理论”主要是指
A.君权神授
B.基督教思想
C.启蒙思想
D.马克思主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做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该历史学家得出这一结论,主要是因为文艺复兴运动
A.使罗马教会权威遭到理性否定
B.构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
C.把人性从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
D.促进民主法治思想的发展
2019-02-09更新 | 93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5年上海市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7 . “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己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极富幻想天分的法国人由自然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为此,法国思想家
A.反对教会垄断教义解释
B.打出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
C.主张世俗权力高于教权
D.提倡用理性迎来民主科学的新时代
8 . 英国现代化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是文明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交替进行的过程。马格纳雷拉指出:“现代化是经历了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一般而言,其内涵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等。”


根据马格纳雷拉现代化的内涵,叙述17世纪开始至19世纪中期,英国的现代化进程。
9 . 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
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
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
2019-01-30更新 | 107次组卷 | 68卷引用:2015年上海市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史学家甲:“文艺复兴不只是文学或艺术的再兴,也是人类智识和个人之觉醒或再生,而为近代世界的开始。”史学家乙:“文艺复兴是中古时代转移至近代的过渡时代,它同时具备了两个时代的特性。”以下选项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恰当的是(  )
A.史学家甲关注历史的延续和连接B.史学家乙侧重历史的新异和变迁
C.两位史学家的解释并无明显差别D.两位史学家论述视角有较大不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