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0 道试题
1 . 薄伽丘确信,人的高贵并不取决于出身,而是决定于人的才智。即便是伺候国王的马夫,其仪表和聪明同国王相比,毫不逊色。据此可知,薄伽丘
A.肯定人的价值B.崇尚科学知识C.具有平等理念D.抨击封建专制
2020-01-2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0年高三上期阶段考试历史试题(二)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希望用法先王、行德治的方法,使当时动乱的社会恢复稳定,人民所受的痛苦得以减轻。孔子认为,要实现“德治”(礼治),必须提倡“仁”学,即通过各人内心修养,形成“仁”这个无美不备的德性。“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是他给“仁”所下的两个最主要的定义。孔子倡导的“仁”学,是以调整阶级关系为出发点的。他把伦理范畴的“仁”和政治范畴的“礼”密切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摘编白朱绍侯、王育济等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

材料二   与孔子的“仁”相对应,并能与之媲美的是古希腊雅典伦理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善”。苏格拉底是在对宇宙进行思辨以及对自然哲学的批判中提出了“善”的根源性思想的,把“善”的根本性意义贯彻于对伦理道德的研究,致力于人的心灵的改造。苏格拉底提出改造人的自我灵魂所依靠的根本力量是知识。

——摘编自刘彦生《论中西哲学伦理方向的分异一孔子“仁”与苏格拉底“善”的比较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仁”学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020-01-17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0年高三上期阶段考试历史试题(二)
3 . 15世纪的意大利画家贝诺佐・哥佐利在作品《三王来拜》中以《圣经》故事的形式,不仅使作品具有浓烈的民俗气息和节日气氛,而且描绘了佛罗伦萨银行家美第奇家庭在节日游行时的隆重场面。由此可推知,该作品
A.刻意揭露天主教会的腐败B.意在拉远人与神之间的距离
C.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追求D.讽刺了富有阶层的奢侈生活
2020-01-0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第二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18世纪的法国哲学家狄德罗讲述了一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一天,朋友送给他一件精美的睡袍,为了能使书房中的家具与睡袍相称,最后他把书房中的家具全部换掉了,但他却感觉“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狄德罗意在
A.指明国家政治要顺应民主潮流B.批判人们对于财富的无限追求
C.揭露封建神学束缚了人们精神D.告诫人们应该理性地对待生活
5 . 尽管古希腊神庙都用神的名字命名,但有些神庙不拘一格地把人像设计为柱子形式(下图中的女神柱),而且神庙广场多为集会场所。这反映出古希腊
A.建筑理念尚未成熟B.把人视为神的奴隶
C.注重民主政治需要D.对人文精神的崇尚
6 . 达·芬奇在绘画时常思考,一个人哭时看起来是什么样;笑的时候,身体内在的情形——肌肉、骨头和筋——又是什么样子。于是,他对人的遗体进行解剖和研究。这表明,达·芬奇
A.旨在进行实验科学研究B.超越了文艺复兴的时代
C.探求对人体的理性认识D.不再以宗教为主要题材
7 . 智者们从概念式、习惯的思想中解放,而不只是怀疑神的存在,利用语言起舞,让语言发挥自身的作用。智者运动的真正效果更在于能揭示语言本身,以企更好的认识真实的世界和真理,以致打开人的思想眼界。材料表明智者运动
A.源于雅典民主制B.只是怀疑神的存在
C.局限于哲学领域D.有利于思想解放
2019-12-2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19年高三上期第五次质量考评历史试题
8 . 以法国为中心的思想启蒙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以及狄德罗的《百科全书》被称为资产阶级的“福音书”,这次思想启蒙……直接结果是,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至此,资本主义制度在法国确立。材料表明
A.启蒙思想推动法国社会转型B.卢梭提出社会契约论思想
C.大革命促进启蒙思想传播D.孟德斯鸠倡导三权分立
9 . 意大利思想家弗吉里奥(1349—1420)在其著作《论绅士的风度与自由研究》中阐述了自己的教育观即博雅教育,它包括德育、体育、智育和军事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他认为体育与知识学习同等重要,体育就是要对身体进行锻炼,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服从理性。弗吉里奥的教育观
A.体现了文艺复兴的精神实质B.受到启蒙思想的深刻影响
C.摆脱了神学教育思想的束缚D.成为全面教育思想的源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苏格拉底说他一辈子除了考虑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并且实行正义和避免非正义以外,任何别的事情都没有做。柏拉图最重要的理论著作《理想国》主要讨论的就是正义。亚里士多德更关注什么样的正义是最现实和可能的。据此可知,这些主张
A.试图提升公民的道德素质B.源于对当时民主政治的反思
C.捍卫思想自由与民主权利D.致力于实现公民内部的平等
2019-12-25更新 | 717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预测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