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美国宪法将政府分为相互独立的三个部分,并伴之以制衡制度,以防止其中任何一部分明显地高于其它部分。这实现了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伏尔泰B.卢梭C.孟德斯鸠D.康德
2021-07-06更新 | 244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拉斐尔笔下的圣母是妇女形象,跟中世纪的圣母像完全不同。中世纪的圣母表情沧桑,态度坚定,紧扣基督教的核心意义。而拉斐尔作品中的圣母表现出慈爱世人的怜悯之情。这说明拉斐尔的作品
A.摆脱了宗教的束缚B.体现人文主义色彩
C.赞颂神性力量巨大D.着力抨击封建专制
3 . “如果说启蒙哲人是一个家族的话,那么这是个喧嚣的家族。他们是战友,而且常常有深厚的私人友谊,但是,除了以推动共同的事业为最大乐事外,其次就是以批判战友为乐事了。”下列主张能体现启蒙哲人“共同的事业”追求的是
A.君主立宪B.自由平等C.直接民主D.自由竞争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某学者)的话总结了18世纪激进学者和知识分子们最热切的信念和最远大的构想。他的话暗示,人已经足够成熟,能够不依赖一种父亲式的权威找到自己的道路;这些话鼓励人们去使用科学的方法来了解他自己的本质和自然世界。”这段文字描述的是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科学革命
5 . 14世纪以后,无论是佛罗伦萨、威尼斯,还是米兰、罗马,城市中教堂及其他宗教性建筑退居次要地位,大型的世俗建筑成批出现,如大型城市广场、图书馆、博物馆等。近代西欧城市建设的变化从本质上(     
A.促进了人文精神的萌发B.反映了宗教改革的要求
C.推动了民主政治的构建D.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021-01-08更新 | 1239次组卷 | 32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马丁·路德提出:“基督徒具有‘精神的属性’,在精神方面,他们是自由的,只服从于上帝;基督徒还具有‘肉体的属性’,在物质方面,应当服从世俗权威,可以当兵,可以嫁娶,可以过任何世俗生活。”其主要目的是
A.主张因信称义B.否定教皇权威C.反对禁欲主义D.强调王权至上
2020-11-18更新 | 475次组卷 | 19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薄伽丘通过小说歌颂现实生活,反对等级观念;马丁・路德宣扬因信称义,挑战教皇权威;伏尔泰等人主张天赋人权、民主自由,抨击专制制度。这反映出
A.反封建斗争形式多样B.人文主义深入发展
C.反封建内容发生了变化D.思想解放的曲折历程
9 . 欧洲在从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反封建反神权的文艺复兴运动。下列能反映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内涵的一项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B.我是一个凡人,我只要尘世的幸福
C.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D.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
2020-07-04更新 | 411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图是17世纪30年代荷兰画作《阅读的老妪》,图中老妪阅读的是荷兰语版本的圣经。这一现象
A.弱化了荷兰人民对上帝的信仰B.展现了荷兰人安逸的世俗生活
C.表明新教理论在荷兰得到传播D.推动理性主义思潮兴起于荷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