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路德声称,教会不是立法机构,它是信仰者的无形共同体,在此,所有的信徒都是教士,彼此服侍,在同上帝的关系上,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私自的人”,并且单独对“神的话语”-《圣经》做出呼应。

——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

材料二   1545年由罗马天主教主持的特兰托会议宣布,通过善行与信仰相结合,可以获得救赎。会议宣布教士宣誓担任神父职务后就是不同于俗人的特殊等级。会议把《圣经》和口传教义等量齐观,看作是天主教信仰的源泉。会议宣布,由圣日罗姆在公元4世纪翻译的拉丁文《圣经》,是天主教教义可以依据的唯一文本。否定个人判断,即否定个人有权认为他们自己对《圣经》的解释比教会当局的解释更为真实。维护教士的独身生活制度。重申赎罪券的理论和正确的做法。

——摘编自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其宗教观点的异同。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材料二宗教观点出现的原因。
2021-08-28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15届高三5月适应性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420世纪初世界历史大事简表

时间大事主要内容
14世纪至17世纪文艺复兴冲击宗教神学的世界观,高扬人文主义旗帜,追求人的价值和尊严。
15世纪至16世纪新航路开辟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葡萄牙、西班牙早期殖民扩
张,世界市场初现。
16世纪宗教改革打击罗马教廷的权威,扩大世俗权利,建立民族、民
主、节俭的新教会。
1718世纪启蒙运动冲击封建王权等级特权,提倡理性,提出天赋人权、自
由、民主、平等、权力互相制约等。
17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美国建立联邦制共和国。
18世纪至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机器的发明和应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无产阶级
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18482马克思主义诞生《共产党宣言》发表,国际工人运动兴起。
19世纪6070年代至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的发明和应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摘编自《世界近代史》

从上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两件大事,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3 . 如图是法国自称“自由波拿巴主义资产阶级”的德拉克洛瓦,为《哈姆雷特》而创造的系列版画中的第15幅,被著名诗人波德莱尔称为是西方最伟大的浪漫主义代表。由此可推知,当时法国
A.推崇莎士比亚剧作B.理性精神光芒万丈
C.浪漫主义艺术盛行D.启蒙思想得以传播
2021-08-26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适应性月考(二)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英国约翰·洛克(1632-1704年)的政府学说影响巨大。其在1669年为北美殖民地起草的《基本法》中主张建立一个“最适应君主的政府”、避免“多数人的民主政治”。20世纪美国学者梅里亚姆据此评论“洛克害怕建立‘多数人的民主”’。但洛克1689年出版的《政府论》却主张理想的政府形式是“多数决定原则”的完全民主制。并且强调政府应按协议保护“所有公民”的所有物,即生命、自由和财产不受侵害。中国当代学者刘祚昌曾据此评论“洛克站在大有产者集团的立场上竭力维护大有产者的利益”。但洛克的“所有物”其实不只有“财产”的含义。且为了保障公民的“所有物”,洛竞进一步认为:掌握政府权力的“同一批人,既拥有制定法律的权力,又拥有执行这些法律的权力,就会诱惑其去以权谋私,这与政府成立的目的相悖”。20世纪英国哲学家伯林据此评论:“洛克是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国)主流政治传统的始祖。”

——摘编自[英]约翰·洛克《政府论》(下)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洛克政府学说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题中三种评论产生的主要原因。
2021-08-2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第三次双基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5 . 在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中,故事情节的展开是以对文书词意的巧妙解读来推动的,而在《哈姆雷特》中,丹麦王子纠结于自己杀死现任君主的合法性和国家失去君主的可怕后果中,一再延宕自己的复仇。这反映了莎士比亚的思想倾向是(     
A.理性主义B.人文主义C.浪漫主义D.契约精神
2021-08-26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第八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6~18世纪,“中国热”席卷欧洲。莱布尼茨撰写《论尊孔民俗》,积极推进欧洲多国科学院下设专门机构研究汉学。伏尔泰认为儒学是一种宣扬道德的宗教,乾隆是开明君主的代表。“中国热”的出现
A.表明中外交流深入到思想领域
B.说明儒学是启蒙思想的渊源
C.顺应当时西欧社会转型的需要
D.表明当时中国文化领先西方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的国家哲学则更加伦理化,连上天都被中国圣哲赋予人格意志。宋代“二程”——程颢、程颐创立了“性即理”的理学唯心主义国家哲学,认为人们内心本来就具有一切事物之理,具有封建伦理纲常,要求人们“去人欲”,维护和身体力行三纲五常,不要犯上作乱,才能“存天理”。之后,朱熹构建的以儒学纲常名教为核心的庞大唯心主义国家哲学体系更加理论化、系统化,其地位几近孔子。继宋之后,元、明、清三代统治者把发挥孔孟之道的宋代程朱理学钦定为国家哲学。

——摘编自于今《国家哲学与社会主义国家哲学的理论概述》

材料二 《论法的精神》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而不是一部纯粹意义上的法律书。作为西方政治学的一部经典,它在当时思想所能及的范围内,细致地讨论了自由、民主、平等的问题。孟德斯鸠最大的历史贡献在于其对政府架构的思考。在《论法的精神》里,孟德斯鸠延续英国先贤洛克的观念,归纳出“三权分立”的治理格局。其理论特点在于,治理国家的三个权力部门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似乎能够支撑起一个稳定的平面;立法、司法、行政之间恰似“石头、剪子、布”一样相生相克,分权制衡,应该能够很好地治理一个社会(国家,或者国家之下的行政单位)。

——摘编自何志鹏《孟德斯鸠与〈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程、朱构建的国家哲学的内涵并分析其对后世及其他国家的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孟德斯鸠构建的政治哲学与程、朱构建的国家哲学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2021-04-20更新 | 309次组卷 | 25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被誉为“自画像之父”的丢勒于1500年创作了下图《皮装自画像》。画中的丢勒有着蜷曲的头浓密的胡子,没有表情,双眼直视观者。其反映了这一时期
A.市民对未来的迷茫B.人们对自我的关注
C.人文主义从质朴走向高雅D.民众思想获得了普遍解放
10 . 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对立造成的B.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
C.两人对专制自由的观点截然相反D.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
2021-04-01更新 | 341次组卷 | 7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